第16章 教化(1 / 1)

1628年6月2日,小雨。

米尔太太探头看了看食堂外细细的雨雾,似乎没有任何停歇的样子,不由叹了一口气。

看样子,稍后给田地里干活的男人们送饭时,免不了又要搞得一身泥水了。

“妈妈,我陪你到田里送饭吧。”正趴在一张木桌上写字的大儿子埃里希·米尔抬起头来,一脸的跃跃欲试。

“不用了,我的孩子。”米尔太太伸出手来,轻轻地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宠溺地说道:“外面下了雨,到处都是松软的泥土,而且还非常湿滑,会让你摔在泥地里的。你就在食堂里好好待着,将老师布置的课业认真做完。”

“老师的课业不多,我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做完。”埃里希嘟着嘴说道:“我不想留在食堂里,这里很无趣。而且,老师也说了,繁重的学习过后,要适当地进行户外劳作和运动,这样才能劳逸结合,更加有利于学习。”

“哦,我的小埃里希懂得可真多!”米尔太太微笑着说道:“你觉得在食堂里无趣,大概是不想照看你的弟弟和妹妹吧。”

“……不是的。”埃里希被母亲说破自己的心思,有些难为情,但仍旧强自辩解道:“我只是想帮帮你,顺便去看看父亲。这雨下了半天了,说不定父亲的衣服都淋湿了,我要去给他带件干衣服换一换。”

“我很高兴,你能这么关心你的父亲。但是,你若是想要跟你的小伙伴们出去玩耍,最好还是等我回来。因为,你的妹妹还很小,需要有人随时照看着。知道吗?”

“食堂里不是有这么多姐姐嘛,她们完全可以帮着照看一下。”

“她们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有食堂里的这些活。”米尔太太笑着说道:“好了,你稍后吃了午饭,就乖乖留在这里。你要觉得实在无趣,可以将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弟弟妹妹听呀!”

“他们什么都不懂,讲给他们听,也是白费功夫。”

米尔太太听了,笑着轻轻捏了捏儿子的小脸。

自两年多前,九岁的埃里希开始接受华夏人的授课后,不仅很快掌握了汉语的听说读写,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奇妙的知识。

比如,他懂得那些“复杂”的数学运算,可以很快地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数字相加问题解答出来。

比如,他知道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圆球”,所有人都住在这个“圆球”的表面上。

而且。受什么引力的作用,在“圆球”不停旋转的过程中,人们不会掉下来,或者被抛至空中。

比如,他还知道到了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水遇冷,为什么会结成冰,遇热为什么又会变成水蒸气。

比如,他还知道,鸡蛋煮熟了为什么会将蛋壳撑破。

更让米尔太太震惊的是,埃里希居然能简单地画出一张世界地图,并准确地指出西班牙王国在哪里,他们所处的启明岛又在哪里。

哦,上帝,小埃里希只不过跟着华夏人老师学了两年多,就懂得如此之多知识。

他的丈夫惊喜之余,还非常肯定地说,即使在西班牙本土,那些高贵的王室成员和教会神职人员恐怕都不一定懂得儿子所说的那些知识。

米尔太太虽然觉得丈夫的话语有些夸张,她认为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应该是知晓这些知识的,要不然,他们如何统治管理国家和百姓。

但米尔太太依旧为儿子所学到的这么多知识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要知道,不论是在西班牙本土,还是在墨西哥殖民领地,他们这种下层平民是没有受教育的的权利。

当然,他们自身也没有经济条件,去接受教育,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但到了始兴堡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华夏人将所有四岁以上的孩童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各科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教他们读书认字,教他们日常科学知识,甚至还教他们动手制造各种物什和工具。

两年多时间,他们的小埃里希已经认识并能书写出超过八百多个方方正正的文字,说得汉语也是越来越流利。

这让米尔夫妻感到无比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丝遗憾。

因为,小埃里希作为一个西班牙人的儿子,却是连一个西班牙词语都拼写不出来!

“我们需要给第三生产队的男人们送饭,他们今日上工的人数好像是五十二个人。”米尔太太正在安排食堂里帮工的大明少女们准备送餐事宜,“每个人两个玉米馒头,三个蒸土豆,还有一份菜汤,可不要拿少了,短了他们的午餐。”

“两个玉米馒头,三个蒸土豆……”两名大明少女有些发愣,掰着手指头,默默地算着该准备多少个馒头和土豆。

“一百零四个馒头和一百五十六个土豆!”站在旁边的埃里希很快便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啊?”一名少女脸色微微有些发红,转头看了看同伴,似乎想要确认这个夷人少年是否算的准确。

“他算的肯定没错!”尽管,米尔太太也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她却十分信任自己的儿子,随即大声地说道:“你们就按着这个数字,准备第三生产队的午餐。哦,为了确保有些人没吃饱,可以稍稍多带些馒头和土豆。……在田里干活,可是要下不少力气的!”


最新小说: 重生嫁厂长,小娇娇在七零赢麻了 弹幕剧透被换崽,真千金重生杀疯了 姝色在怀 偏执陆少宠妻如命 吞噬星空:坐山客你跑不了 成神在漫威 示众 从一人之下开始一人之下 疯了吧?抢婚抢到我帝族少主头上 D0214号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