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骤变(3)
尽管说充满了疑惑,但众人还是执行了李儒沛的命令,特别是高驰邦和黄彪等人,在他们看来,铁血军已经休整了够长的时间了,因为李儒沛考虑到军饷的开销,暂时不同意扩充军队的人数,故而休整的时间之内,他们以提高铁血军将士的作战能力和纪律要求为主,可以说这段时间的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可训练毕竟不能够和征伐比较,只有真正的在战场上厮杀,才能够迅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才能够令将士之间更加的默契和团结。
作战的准备可不一般,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粮草的补给,还要考虑到行军作战的部署,任何一个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伤亡的增加,甚至是战役的失利。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令人震惊的情况出现了。
首先是淮南的战况出现了巨变,黄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基本恢复了元气,得知高骈将前来增援的感化军、昭文军和义武军遣归本镇之后,立刻翻脸了,不愿意继续投降朝廷,而且主动派兵出击,攻打高骈的部队,高骈受到了戏弄,大怒之下,没有过多的考虑,派遣最为得力的部将张璘出击,结果屡次征战获胜的张璘,这次没有好的运气了,中了黄巢的埋伏,力战之下,还是被黄巢杀的大败,损失惨重,自身也被黄巢的部将所杀。
张璘是高骈最为倚重的部将,不夸张的说,高骈在进攻黄巢的所有战斗之中,都是依靠着张璘的勇猛,张璘战死,高骈等于失去了依靠。
黄巢极其部下,也是畏惧张璘的,以前的很多战斗,黄巢和部下都败给了张璘,这次终于扬眉吐气,杀死了张璘,军士的士气大振,进攻开始变得凌烈起来了。
两相比较,令淮南的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直处于进攻状态的高骈,立刻收缩军队,开始注重防守了,而一直处于防守状态的黄巢,完全采取了进攻的方式,而且屡屡取得了胜利,一方面是步步紧逼,一方面是后退防守,眼看着高骈无法完成皇上和朝廷的重托,不要说剿灭黄巢,能够不被黄巢彻底消灭,就算是老天保佑了。
其次是山南东道节度使人选的调整,于承惠等所有人,都认为刘巨容还是会继续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马腾云可能会加强协调,令刘巨容和鹿晏弘联合起来,共同来对付铁血军,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朝廷在如此之快的时间之内,就调整了山南东道的节度使人选,接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职位的,是神策军统军刘自恒。
刘自恒是田令孜的绝对心腹,这样的调整,预示着刘自恒将与鹿晏弘联合起来,开始全面进攻铁血军,这样的调整,更是表明了,田令孜在朝廷之中,掌握了绝对的权力,而且一门心思想着剿灭铁血军,想着置李儒沛于死地。
最后是朝廷之中也出现了变故,高骈大败,朝廷震动,原来非常信赖高骈的宰相卢携,一直都是要求朝廷赋予高骈极大的权力,认定高骈能够彻底剿灭黄巢,可这次高骈的惨败,等于狠狠的扇了卢携的脸,卢携暂时称病不上朝了,其实是避免遭受到众多文武大臣的攻击,卢携是事,在田令孜和马腾云的面前,还是不算什么的。鹿晏弘也是非常高兴的,刘自恒出任山南东道的节度使,肯定会倾尽全力剿灭铁血军的,只不过战斗进行的时间,可能要推迟了,毕竟刘自恒初来乍到,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
这样的部署,正好合乎李儒沛的心意,铁血军突然发动进攻,只要控制了梁州城的东南西北四处的城门,就等于是瓮中捉鳖,鹿晏弘和麾下的军士根本没有逃走的可能性,再说了,鹿晏弘做梦也想不到,铁血军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
(重新开始更新,有着不少的感受,后面一定会做出改变,请读者大大放心,感谢读者大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