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撒娇!
月底了,小媳妇儿们兜儿里的票子,别留了嘛,都入锅来煮起嘛。哈哈,如花锦拜谢!
------题外话------
“去,把耿三友叫到中军帐!”
较场上,京军列队整齐,杀声四处,呼啸阵阵,看上去极是威风。赵绵泽静静地负手立于远处,神色复杂地观察了好一会儿,方才转身,低低吩咐焦玉。
京畿大营里,赵绵泽去的时候,耿三友正在练兵。
在这个时间里,他要做的便是选一个能领兵的主帅。
所以,今儿一早,他便传令下去了,从附近州府征调兵源。而做这些事,与筹备粮草一样,同样需要时间。
赵绵泽非常的不服气,那是一种歇斯底里的难堪。他恨不得亲自领兵上阵,与他杀个你死我活,可如今,他不能冲动。而且,这京畿之地剩下来的三十万常备京军,更是不能再轻易调走。这是他最有用的家当,不敢再轻举妄动。
三十万人啊,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北平府给淹了,正常人都不愿意相信会输的结束,可偏偏邬成坤就这样折在了赵樽的手里。
三十万人讨伐北平,赵绵泽原以为怎样都足够了。在他的估算里,几日拿下北平府,邬成坤还可继续北上,为他守住国门。
战斗打响,便不容耽搁。调兵遣将也是当下的首先之要。只不过,集结队伍确实也需要时间。在京畿一带,原本有常驻京军约五十万人。邬成坤北上时带走了约摸二十万,后来中途在天津卫一带,抽调了地方军十来万,组成了一支三十万人的大军。
赵绵泽是穿着甲胄,骑马入营的。
当然,赵如娜永远也不会想到,正是自己的聪慧,被赵绵泽给反过来利用了。
利用自己的妹妹,他是万般不得已。可看到她与陈大牛两个的情分,若是抛去建章皇帝这个身份,他想,他会替妹妹高兴。陈大牛这个男人,属实称得上有情有义。
正如他拿赵如娜无法一样,陈大牛拿她也无法。
他去定安侯府,赵如娜必会以死相逼。赵如娜以死相逼,陈大牛便会更加的心疼她。有如此娇妻在侧,他又怎能舍弃她一人北上?
他昨夜去定安侯府,目的并非要用赵如娜让陈大牛助他出征,只想退而求其次——用赵如娜来拖住陈大牛,不让他北上。只要陈大牛不帮赵樽,便是让赵樽少一员虎将。说得再难听一点,陈大牛一人足可抵十万大军,甚至可以关系到战局的胜负。
说到底,他比赵如娜想得更远了一点。
对的,赵绵泽从来没有想过真的要用陈大牛。
就算他肯配合,赵绵泽又怎敢用他?
可他又如何肯配合?
原本陈大牛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他久经沙场,少有败绩,可攻可守,加上京军人数上的优势,只要他愿意,绝对可以阻止赵樽南下的脚步。
要知道,邬成坤在北平一战失利,不仅仅损失掉了京军中的精锐,更让赵绵泽头痛的还有一个问题——朝中真的没有可以与赵樽抗衡的将领。
他此行没有通知营中的将领,相当于微服私访。
皇帝。哪怕曾氏只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乡野妇人,但在定安侯府生活了这些日子,基本常识也是晓得的。
“大嫂!”赵如娜等她说完,微微抿唇,侧头看向赵绵泽,“这是我哥。”末了,她见曾氏张开一张鳄鱼似的大嘴却没有动静,又笑着补充了两个字,“亲哥。”
“反正是娘让俺来看着你的,免得给俺兄弟丢人。”
换以前找到赵如娜的“把柄”,曾氏早就呼天抢地的惊叫起来了,可这两年来,赵如娜长公主的架子越来越大,曾氏的底气也就没有那么足了,只能一次次把老婆婆吴氏搬出来。
“那大嫂的意思呢?是在搞么子事?”
赵如娜看着曾氏仰着下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笑了。
这是赵绵泽第一次来定安侯府,除了赵如娜和陈大牛,侯府中的人基本都不知他的身份。加上他穿着便服,样子斯文湿和,看上去就像一个生得俊俏的富家公子,谁能猜到他是皇帝?
“是娘让俺过来瞅着你的,说俺大牛兄弟被灌醉了,你却领了个野男人在屋里头……都好久的工夫,还不出来,哪个晓得在搞么子事?”
曾氏听得她的声音,晓得被发现了,硬着头皮从墙角出来,瞄她一眼,目光又不自在地望住了赵绵泽,哼了哼,有些紧张,又有些辣气壮。
“大嫂!”赵如娜喊住曾氏,脸上带着笑,“出来吧。”
虽然没有见到人,但那件衣裳她却认得,正是大嫂曾氏。
兄妹二人边走边叙着话,刚迈出客堂的门槛,赵如娜便看到墙根处有一抹鬼鬼祟祟的人影,见到她出门,便缩入了墙角。
念及兄妹之间的种种和他目前的处境,赵如娜原本还想再多宽慰他几句,可想想自个本是个妇道人家,又是陈大牛的妻,实在没有太多插嘴的立场,也就闭了嘴,默默地送他出去。
大敌当前,赵绵泽朝中事务繁忙,并没有坐太久。那一盏赵如娜亲自为他续的雨前龙井都没有喝到底,便起身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