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兰浏览着信件,赵渤的信件内容不长,主要内容是为了还银钱,借银钱的时候说两个月还,现在还不上了,需要等两年,赵渤十分的不好意思,但是为什么借银钱依旧没说,看样子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是好事会透露一二。
竹兰收起了信件,赵渤是个要面子的人,从借银钱到现在的信,看着笔迹,可见赵渤写信的时候心里多不平静了。
宋婆子走进来,“主母,汪大人娘子到了。”
“快请。”
陶氏不一会就进来了,手里拿着扇子,边坐下边道:“这天气真热,今年好像比往年都热呢!”
竹兰因为养身子,室内是没用冰的,对着宋婆子道:“送一些冰过来。”
陶氏知道杨氏养身子,摆手道:“不用了,我坐一会就凉快了。”
竹兰,“你今个不来,明日我也要去找你的。”
陶氏用帕子擦了擦汗,自从生了孩子,她就没瘦下来,越胖越怕热,“早知道我今个就不来了,话说回来,我接到弟妹的信,弟妹说我婆婆挺喜欢你的。”
竹兰真没想到汪老夫人会提起她,笑着道:“真假的?不会是你说的吧!”
陶氏接过丫鬟放下的凉茶喝了一口,觉得凉快多了道:“我说的可都是实话,我婆婆对你的印象的确好。”
婆婆眼光多高的人啊,婆婆对杨氏有眼缘,她最高兴了,她可不希望婆婆对玉露有偏见。
宁国公靠着椅子,注视着老儿子,幽幽的道:“我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你二哥一房也就这样了,他们日后还需要你多看顾,你还是多注意分寸的好。”
重孙子还太小了,等起来不知道多久,二房没有能撑得住的人,日后只能依靠老儿子了,老儿子没死而复活的时候,他不敢死,现在敢说出口了。
宁绪听着话,心里不是滋味,“爹,我心里分寸,您也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宁国公笑了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说来,你挺欣赏周书仁儿子和未来女婿的,这一次也是巧,你找个机会让我也见见这两位后生。”
宁绪,“......爹,等你养好身子的。”
宁国公瞪眼,“我这身子养不好了,人老了就喜欢后生,只是见见没事的,这样就安排在翰林院休沐吧。”
宁绪千算万算,没算到老爷子的脾气,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爷子,有的时候是真任性,“爹。”
宁国公,“嗯?”
宁绪觉得自己药丸,额头上都出了汗,“那个,儿子会安排。”
宁国公眯着眼睛,小儿子有事情瞒着他啊,而且还是大事,别看多年不见儿子,他还是了解儿子的,这人必须见,他要亲自看看才行。
津州府衙,周书仁和汪苣交接工作,周书仁两年多做了不少工作上的改革,现在府衙分工明确,他离开多日也没什么问题。
这些官员消息都挺灵通的,心里应该都有自己的思量。
周书仁脱了鞋子道:“试探呗,不过也不敢太过,都猴精猴精,都清楚多一份善缘的重要,既然阻止不了,如果尽可能的结善缘,今个要不是我说累了,他们是不会放我回来的。”
今日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请他喝酒了。
竹兰放心,“那就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五日,周老大和周老二终于回来,这两人瘦了不少,尤其是周老大最明显了,肚子都要看不出来了。
竹兰见两人精神头还不错,开口道:“你们辛苦了。”
周老二道:“大哥才是最辛苦的。”
因为大哥是老大,回族内祭祖大哥忙前忙后的,祭祖结束又启程去吴家,大哥就没歇着过,这些年大哥一直在努力学习,他不止一次见到大哥不耻下问,大哥手里有个本子,大哥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他好奇偷偷看过,都是大哥记不住的。
本子上面,大哥记住一条就划掉一条,虽然大哥不聪明,可一直用自己的方法努力,他震撼大哥的努力,也彻底的对大哥服气了。
他也没少反思自己,这次出门在外,他一直以大哥马首是瞻,从不会越过大哥,这是大哥该得到的尊重。
周老大憨笑着,“我不辛苦,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二弟也辛苦了,我不在周家村的时候,都是二弟和族内的族老周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