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仁心道,战乱的时候,几位皇子的母族可没少捞银子,哪怕这些年花了不少,可也有进账,银子太多了不好,有银子就能搞事情,皇上是动了心思啊!
皇宫,皇上看着萧清送上来的折子,这么多年,二儿子几个买少收买人,都是需要银子的,这些年花了不少银子了,还能一下子拿出二十万两,几个儿子都精着呢,他们也不敢拿太多,卡的正好是海商拿出的银子。
所以,几个儿子手里还有不少银子啊,这一次借机试探,真是有惊喜。
皇上心里从二儿子母族陈家,三儿子母族齐家,四儿子母族冯家,一一转过,宁家建朝后一直低调,这三家这么多年了,从来不知道何为收敛。
一转眼就是两日,周书仁再次上了早朝,他和邱延二人是轮着上朝,这个月他上,下个月邱延上朝。
这一次朝堂上的官员少了许多,前排的都是固定上朝的官员,比如六部尚书等!
周书仁有些困,这起的有些早,其实,这朝堂上真没他啥事,问银子,有户部尚书在呢,他就是存打酱油的。
今个朝堂唯一大消息,大军三日后回朝,对于户部真不算是消息,户部早就知道回朝的具体时间了,谁让需要户部准备好银子呢!
周书仁动了动胡子,他其实想笑的,可能兵部的心眼子都长到李大人身上了,“大人说的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李钊眼里遗憾啊,这周书仁怎么就不是武将呢!
周家,徐赵氏到了,竹兰笑着迎徐赵氏进来,“我这里新得了两幅画,才请你来看看,你帮我长长眼。”
徐赵氏对字画还是很自信的,虽然是商贾之女,可该学的,她也是都学过的,后来嫁人了,她的喜好也没落下。
竹兰只是拿画当由头请人来罢了,不过,说出口了,自然要真一些,还是拿了画过来,这两幅画,她从三房拿的,现在她可没银子买画。
竹兰示意丫鬟打开画,站起身走到画前,两幅都是画的群山峻岭,竹兰感慨着,“这山河图,只有安稳的年月才多。”
徐赵氏不想回忆战乱,当年乱起,徐家也死了不少人的,“是啊。”
竹兰话一转,“这大军要回朝了,将士们打退了敌人,保护了山河不被外族践踏,他们都是好儿郎。”
邱延压低了声音,“我去送账簿,大人不知道怎么了,特别的高兴。”
周书仁抬起头,“应该是有高兴的事吧!”
邱延疑惑,“这能是什么高兴的事?这眼看着大军回朝,银子又见底了,这是多大的喜事,萧大人还能笑出来?”
周书仁心里清楚,一定是徐家来送银子了,“我先忙了,这边晚上要送给尚书大人。”
“啊,好。”
次日,周书仁和萧大人一起上了朝,到了宫门口,周书仁瞄了一眼萧大人的折子,这是萧大人昨晚写的。
朝堂上,萧大人道:“臣有事要奏。”
皇上看着折子,“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