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兰,“我想先将契书裱起来,免得时间久坏了。”
周书仁乐出声,“好,听你的。”
竹兰先将契书装起来,才问,“皇上竟然同意了。”
周书仁,“第一,你不能以真名出现在书册上,皇上心里有愧,第二,还是占了四舅去世的福泽,第三则是看在我多年功绩的份上。”
皇上沉默许久,还是写下了契书,一年二百两对于是皇上而言不多。
竹兰,“你说我要不要每年银子出去?一直到我死了?”
“随你。”
竹兰又重新放好,“是不是喜事?”
昌忠高兴的道:“自然是喜事。”
周书仁看着小儿子,又看了看匣子,最后收起了私心,百年后还是交给老大的好,抬起手摸了摸儿子的头,他依旧是凡人啊!
昌忠不明所以,“爹?”
周书仁放下手,“没事。”
竹兰多看了丈夫一眼,多难的心意相通,她瞬间明白过来,伸手摸着匣子,这是保证啊!
一转眼,翰林院休沐的日子,昌智和昌忠去永安国公府,明辉回京一直窝在家里,知道后也想去看看,又带了上明辉。
李氏好了就过来陪她,她撵都撵不走,这是将她当寄托了。
李氏缓了一会,才重新笑了,“我听相公说大妹两口子不回来过年了?”
竹兰,“嗯,冬日赶路遭罪,姜笃不让走,他们等开春再回来。”
李氏想起大儿子,“也不知道明云怎么样了。”
她生病没告诉大儿子,就怕大儿子担心,现在病好了,换她担心儿子了。
竹兰也不知道,最近没有草原送回来的信件,不过,现在明云在城池,应该过的还不错吧!
吴鸣,“哎,谁知道大雪什么时候停。”
明云就等着雪停送书信回京,他想念干菜,还有冻梨,想想冰凉的冻梨,嘴里的果干都不好吃了,“幸好家里提前给我送了几大车的木炭过来。”
草原什么都缺,大冷的天最缺的是柴火,城内卖炭火的商铺每日都有人排队。
吴鸣,“一会给我装一些果干回去。”
明云,“我真没剩下多少了。”
“每次京城给你送来不少,你吃的也太费了。”
顾昇坐下道:“周公子。”
昌忠笑着,“许久未见顾公子,顾公子最近可好?”
顾昇勾着嘴角,“最近很好。”
顾昇两边坐着未来驸马和周侯小儿子,翰林院嘲笑顾昇的人不吭声了,顾昇在翰林院很低调,从不宣扬自己认识谁,卓古瑜更不会帮着说,世家出身的背后没少议论顾昇。
卓古瑜面容没变,等人到的差不多了,笑着道:“今日鉴赏三幅画,两幅是我祖父收藏,一幅我最近得的画。”
说着,丫头捧着画进来。
昌忠撇嘴,什么收藏,明明是乱世时候强的,眼睛看着画卷,永安国公府的收场啊,的确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