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其他类型 > 1908大军阀 > 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

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1 / 1)

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

京兆

满清即划其京都及附近30余县为一特别行政区,称顺天府。民国初年仍沿清制,其辖区缩小为宛平县等20余县。1914年10月,改称京兆,其行政长官称京兆尹,颁布了《京兆尹官制》,设立京兆尹公署,京兆的地位与省同。

内蒙古区域

民国初年对这三地区(热河、察哈尔、绥远)的行政区划均较少涉及。1914年6月,北洋政府决定在这里实行都统制,颁布了《都统府官制》,设都统府为各该区最高军政与民政机关。都统由大总统简任,略低于各省长官(后者均为大总统特任)。各省一般置军政、民政两名长官,而上述三地区只设都统一人,兼管军政民政。1928年9月17日,南京**宣布将热河、察哈尔、绥远改为省,同年10月,察哈尔、绥远两省政府正式成立。12月,成立热河省政府。各设委员5—7人,并暂先设民政、财政2厅,以后在需要时酌设教育、建设2厅及省政府组织法所规定各机构。

川边

为藏族聚居地,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才开始建立县治,全区共约30县。北洋政府期间,其行政机构设置多变,1913年6月设川边经略使,主持行政。其职衔与省之都督同。1914年1月,降为川边镇守使,掌理区内军民二政。1916年1月,经四川巡按使之请,另设川边道尹一职,在镇守使指挥下,负责民政事项。镇守使的职权,准予按照《都统府官制》的规定实行。1925年2月,四川发生事变,川边改称西康,镇守使一职被裁撤,改设屯垦使,仍兼管军政民政。1928年9月17日,南京**宣布将西康改为省,1934年8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设立西康建省委员会,该会直隶中央,除筹备建省外,同时执行地方一切政务。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成立。

东省特别区

原为中国与俄国合办的中东铁路的附属区域,以哈尔滨为中心,南至长春,东至绥芬河,西抵满洲里,亦即中东铁路沿线两侧各30公里的土地。北洋政府划出这一地区为特别区,系出于司法上的考虑,见于1920年11月公布的《东省特别区域法院编制条例》京”秉承札萨克之命管理旗内民众,类似民政官员。“拜生达”掌管王府(札萨克府)的会计、钱物、仪仗等事项。旗的基本组成单位称“佐领”,通常每150“丁”组成一“佐领”,每10丁置一“什长”,“什长”不以官吏对待。蒙古因情况特殊,不设省,为中央政府管理下的两地方。

西藏

清代,由中央政府向西藏派出驻藏办事长官,其职权是监督西藏地方行政。但由于西藏僻处西陲,交通十分不便,兼有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时时作祟,因而,民国初年,中央政府难以对西藏地方政务进以监督,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亦未派遣中央官员驻节拉萨。西藏地方行政采政教合一制度,宗教领袖亦为行政首领。**居于拉萨,为前藏的政教领袖;班禅喇嘛居于日喀则,为后藏政教领袖。1923年班禅离开西藏后,全藏政教统归**掌领。**以下的主要职官有:

司伦(亦称藏王),代**治理政务。

噶伦(4人),以合议制总揽行政、立法、司法等权。

噶伦会议为西藏最高政务机关,藏语为噶厦。

仔琫,掌管财政。

协尔帮,职掌民刑诉讼。

马基,藏军总司令。

戴琫(代本),藏军最高单位的指挥官,相当团长。

如琫,直隶于戴琫,相当营长。

甲琫,相当连长。

协敖,相当排长。

久琫,相当班长。

堪布,宫内之官,掌最高宗教领袖之起居,颂经礼拜等,而对下对外之实权甚大。

西藏基层政府为“宗”,相当于内地的县,其长官称“宗琫”。宗多设于人口众多或要隘之地。全藏曾设立过53宗。西藏因情况特殊,不设省,为中央政府管理下的两地方。

------

何宗莲(1861—1931),字春江,号澄溪。1861年生,山东平阴县平阴镇南门村人。其幼年家贫,父母早亡,与兄嫂及侄子何丰林、何锋钰一起生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何宗莲驻守奉天海城牛庄,曾率部数百人与日本侵略军战于摩天岭、两夹山,屡挫强敌。1895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何宗莲任左翼步兵前队领官,后升营管带。1902年,袁世凯奏准清廷,以原武卫右军为基础,按西法编练北洋常备军,何宗莲初任左翼。性浑穆,品孝友,有胆略,善采纳。其面笑,有笑面虎之谓。十五岁取廪生。戊戌年,随父办新学,直言科举之弊,兴义以此领黔省之风气。又办团练,以防会党之变。庚子后,多与会党战,能苦战,擢为管带。三十一年(1905),林绍年行新政于贵州,显世愈倡新学,延请名流,选派留学,创设天足会,声誉隆于乡里。其弟兄有留日者,皆师从梁任公,显世亦以为荣。辛亥年,四川保路,黔军援川。党人欲趁虚起事,巡抚沈瑜庆急之,调显世率五百卒援省。甫至安顺,闻自治学会已取贵阳,即通电拥护共和。党人怿之,遂得长驱入贵阳,任枢密员,兼军政股长。翌年二月,党人纷乱,显世等欲独霸黔中,故遣周沆、戴戡赴昆明乞师。蔡锷素与戴戡相得,遂令唐继尧平黔乱。继尧督滇,委显世为军务部长。越明年,蔡锷赴京,唐继尧继任滇督,戴戡主黔,委显世为护军使。显世乃合黔军为六团,委其甥王文华为为巡按使,阴欲夺黔军。显世因此衔恨。已而唐、蔡反袁,显世犹疑未决,王文华、戴戡力谏之,终决意独立,自任贵州都督。令王文华率三团攻湘,熊其勋率两团,随戴戡北进。已而洪宪覆灭,显世领督军兼省长,独霸贵州。民六(1917),督军集会,显世遣王文华与刘显治为代表往,二人素不相得,适段祺瑞不好士官生,竞禁文华出席。文华愤而走,投效孙文。是年孙文南下护法,以文华故,显世亦通电护法。时唐继尧自领滇、黔、川、陕、豫、鄂六省联军总司令,委显世为副。孙文乃曲己意,拜继尧为川、滇、黔三省靖**总司令,以显世为副。显世委文华为黔军总司令,率六团人马入川,与熊克武部并辔,大破吴光新军,取重庆。翌年,逐周道刚、刘存厚,取成都。未几,继尧自称滇黔川鄂豫五省靖**总司令,以显世为副。已而岑春煊卸任政务总裁,补选显世继任。时黔军多归心王文华,显世甚惮之,遂擢袁祖铭为师长,以牵制文华,黔军自兹多内讧。民九(1920),唐继尧欲以韩凤楼代文华,显世犹疑。文华时在川作战,闻此大怒,乃集众曰:“副帅今一傀儡耳,黔事皆归于郭重光、熊范舆、何麟书之辈,何堪复问!”遂携朱绍良、袁祖铭赴沪客游,以避时议,令卢焘、古正伦、孙剑峰、何应钦等回师贵阳,托言清君侧,杀郭重光、熊范舆,逐显世返兴义养疴。文华领贵州省长。显世奔昆明,乞师于唐继尧,适顾品珍政变,卒不成。翌年,袁祖铭刺王文华于上海,贵州无主,窦居仁、谷正伦、胡瑛、张春圃、何应钦五旅争权,袁祖铭、张彭年于鄂组定黔军,欲假道川、湘回黔。已而,孙剑峰逐何应钦,黔中纷乱,孙文委袁祖铭为黔军总司令,显世为省长。时唐继尧已杀顾品珍,显世正乞师,适何应钦亦在滇活动,疾视如仇,互行暗杀,皆得幸免。翌年,袁祖铭入贵阳,驱卢焘,拒不迎显世赴任。时驻桂滇军胡国秀部撤返,假道贵州,祖铭缴其械。唐继尧大怒,遣唐继虞、张汝骥伐罪,轻取贵州,驱祖铭入川。显世乃复任省长,继虞任军事善后督办,汝骥、刘显潜任会办。滇军跋扈,显世不能止。黔军[1]之张三元、凌国先部皆遁迹山谷,投身绿林。俄而,财政厅长唐忠为滇军团长戮于道路,此显世之亲旧也。显世恸之,自此不问政事,甘为傀儡。曹锟贿选,孙文兴师伐罪,显世虚名建**副总司令,然已全无力气。时袁祖铭已拥兵五万余,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中央亦授川黔边防督办之职。唐继尧畏其实力,与通使交好,愿交还贵州。民十四(1925),唐继尧电曰:“黔省内政,概由黔人自理。”祖铭乃任彭汉章为贵州清乡总司令,卢焘为行政委员长。显世遂奔昆明养疴,显潜返兴义,欲东山再起,卒为彭汉章所破,刘氏遂不能复振。民十六(1929),病逝于昆明,年五十九。

--------

步队二团团长定勋

步兵炳荣

步兵。备杂志》刊有奏陈。1916年10月13日,黎元洪颁给铁良一等大绶嘉禾勋章。

凤山

清末汉军镶白旗人,刘氏。字禹门,又号茗昌,盼云轩(存疑)。曾任西安将军、荆州将军、广州将军等职。清政府赠太子少保,谥勤节,予骑都尉世职。

何宗莲

字春江,山东平阴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察哈尔都统、总统府侍从武官。1918年2月2日,授将军府弼威将军。

蔡成勋

字虎臣,天津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总统府侍从武官、陆军部总长、援赣总司令等职。

冯绍闵

陆军**,曾任赣南镇守使。

邓如琢

字和璞,安徽阜阳人。曾任赣北镇守使、五省联军赣军总司令,江西军务督办。

最新小说: 总裁,我有了 为了不离婚 至尊主神进化史 别跟我讲大道理 冷情帝少,轻轻亲 农家小福女有空间 穿成豪门恶毒寡夫[穿书] 快穿之男配要翻身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末日之无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