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其他类型 > 1908大军阀 > 福建近代军史(不错的资料)

福建近代军史(不错的资料)(1 / 1)

福建近代军史(不错的资料)

闽都督府

民国初,闽都督府其少数高级官员由临时大总统委任,余则用旧人员,全府实有官佐职员159名,福建都督孙道仁。都督府设参谋长、军政**长、高等顾问及行政**处。主要办事机构为军务司,下辖八科:有军务、人事、军事、经理、军需、执法、医务、总务科等,共76人。军务司辖卫队、陆军医院、陆军监狱。此外,都督府有将校队安排编余军官。都督府除一些差役为雇员外,余皆军人。多数人有军衔,校尉官分步兵、炮兵、骑兵三类,担任文职工作的军法官、**、**等不授军衔。

陆军轮流入学,另招自费生,一年或一年半毕业,两期约百余人;后复设讲武堂,由各营选送学员,7个月毕业,约90人。学校官员设监督、提调、**官、军械官、军需官各1,队长2,区队长5;助教1,教员11(分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理化、英文、东(日)文兼军歌);内外科医生、稽查员、司务长,会计员、军械司事、库储司事各1,司书生3,共设教职员34人。

福建陆军测量局及军械各局厂等,每局设文职二三人。

福建护军使署

民国3年至11年(1914~1922)李厚基统治福建,其头衔时有变换,但始终由其独揽全省军政大权。李自直隶(今河北)入闽时带一个旅,不久,即拥有三个混成旅(陆军(1924.11~1925.12)

杜锡珪(1925.12~1929.3,其中1926.6~1926.9兼代国务院总理)

海军总司令:

蒋拯(1922.1~1922.6)

杜锡珪(1922.6~1925.2)

杨树庄(1925.2~1929.4)

(1922.1~1922.6)

周兆瑞(1922.6~1925.2)

陈季良(1925.2~1945)

第二舰队司令:

甘联璈(1922.6~1923.4)

林景曦(1923.5~1925.2)

许建廷(1925.2~1926.1)

陈绍宽(1926.1~1929)

练习舰队司令:

杨敬修(1921.9~1923.1)

杨树庄(1923.1~1925.2)

李景曦(1925.2~1927)

福建民军

民国7年(1918)粤军许崇智部进至长汀,各地民军自起而响应。翌年分别编为护法军与靖**。福建护法军总司令宋渊源,司令部设於永春县;福建靖**总司令方声涛(是年春广州政府委林葆泽为福建督军,方为军务帮办)。方以帮办名义收编安溪一股民军为第三旅,旅长杨持平,第四旅旅长张贞。后护法、靖国两军冲突,护法兵败,宋走投许崇智。靖**拥有晋江、南安、仙游、德化、安溪、同安的地盘,不久,被李厚基联合陈炯明部所击败,遂放弃永春、德化、安溪等地,退守南安诗山及晋江九都等地。9年2、3月间、张贞部吞并了杨子明部(方声涛带入闽的滇军杨子明团,先驻仙游,此时退驻安海、同安之间,张贞见方回广州,杨部人少力薄,乘其不备,将其缴械),并全部上山为匪。

民国9年福建各地民军在上海议定,以“闽人治闽”为号召,统一组织福建自治军,以黄展云为自治军总指挥,后秦望山上同安凤巢山(玉巢山)收编民军,并以王荣光部为第一路(活动于永春、德化),卢兴邦部为第二路(活动于闽北),吴威部为第三路(活动于莆仙两地)、秦望山为第五路(活动於晋江南安等地)。陈国辉、王振南两部均附于秦望山。黄廷经部取得联系,秦委其为自治军漳属指挥区。胡柴坊、叶学魁在归化县组织自治军。11年元旦,自治军分六路进攻南安、仙游等地的北洋军,兵败后调整番号,以杨汉烈部为第一路,许卓然部为第二路;陈国辉、王振南、秦望山各部为第一、二、三支队。是年冬,许崇智师回粤时,将各路自治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军第八军。12年初,孙中山任命方声涛为福建民军总司令。不久,许崇智又委方的旧部张贞为东路讨贼军独立团团长,驻诏安,张部在此修整补充,逐渐形成闽军一支部队。此外,东路讨贼军,留在闽南的尚有福建各军总指挥兼闽南善后总办何成睿;讨贼军第五旅旅长孙本戎,驻泉州莆田;讨贼军浙军旅旅长陈肇英,驻云霄平和。方声涛委任的民军有:第一路司令卢兴邦,驻尤溪、大田;第二路司令高义,驻泉州;第三路司令杨汉烈,驻安溪;第四路司令吴威,驻仙游;第五路司令叶定国,驻同安;第六路司令陈国辉,驻德化。

福建民军是杂凑而成的一伙,各有背景,各有打算,为政治需要或自身利害关系,时而联合,时而火拼。他们在驻地截留税收,擅加捐款,横征暴敛与北洋军如出一辙。陈国辉部还常用掳人勒赎的手段,绑架华侨或侨眷,索取巨款,积案甚多。尤其在民国19年后,方声涛为解决财政拮据,竟然暗中通知张贞、陈国辉和其他支持他的原民军部队,在驻区漳州、泉州和兴化一带,种起罂粟,使过去暗地干的勾当公开化、合法化,给福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摘自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一○一一,卷793,福建都督府孙道仁1912年2月20日电报)。

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

前身为奉军补充步兵第一旅,民国7年9月改编为援闽陆军第一混成旅,11月5日分水陆两路入闽。翌年1月改编为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归陆军部辖。旅长王永泉。辖步兵团二(每团三营,每营四连),机关枪连,炮兵连,工兵连各一(省图书馆特藏部《福建三十年来省政暨民军嬗变纪略》称:王永泉部有步炮工辎机骑电教共26营,16000余人。所部运抵黄浦滩头,忽变计不由海道入闽,开入浙江江山,转由浦城、崇安入驻闽北,指定延平府为该军驻地)。

闽口要塞司令部

民国3年4月闽厦要塞改称闽口要塞,许济川任闽口要塞司令官,要塞所辖的炮台除不含厦门(归厦门要塞司令官管辖)外,无甚变化。

最新小说: 总裁,我有了 为了不离婚 至尊主神进化史 别跟我讲大道理 冷情帝少,轻轻亲 农家小福女有空间 穿成豪门恶毒寡夫[穿书] 快穿之男配要翻身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末日之无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