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翊不敢相信这些话是安婧苏说出来的。
安婧苏可是安太傅一手教出的贵女的典范,她怎么能象个妒妇一样不能容人呢?
再说她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他身边会有很多女人,以前都不在意,为何突然在意?
这世间哪个男子不是三妻四妾的。
“你,你不是一早就知道我……”
再来挑这个理,不觉得有点晚吗?
“我以前是不在意,可我死过一回,我不想再委屈自己。”
闵子浔说得理直气壮,明翊的心却更冷了冷,原来她嫁给自己是委屈了啊。
明翊抿了抿唇,眼里暗了下来,就象一团火突然熄灭了。
心里却还是难受又不甘,冷冷说道:“那信阳伯府的小子以后就不纳妾吗?”
“没有我的同意,他敢。”
就是这么霸气。
明翊无话可说了,他是太子,纳不纳侧妃不是太子妃说了算,也不是他说了算,拿这个比,他确实比不上那信阳伯府的小子。
那他就看看,以后信阳伯府那小子是不是一直那么听话。
他最后深深看了闵子浔一眼,眼里翻滚着闵子浔看不懂的情绪。
“既你心意如此,那我祝福你。”
留下这句话,他头也不回的从窗口翻出去,走了。
窗外月亮已升起了,闵子浔看着那半圆的月亮,深深的松了口气。
信阳伯府。
紫竹院里,安婧苏也在看着窗外的夜空。
与安府的亲事定下了,她也松了一口气,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仿佛有一口郁气噎在胸口,吞不下吐不出。
她看着天上那缺了小半边的月亮,人生就如这月亮一般,总不会永远尽如人意,总有那么点缺失,让人既遗憾又怀想。
信阳伯府里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昨日礼部尚书府大夫人将话带回府里,老夫人高兴得当即赏了全府下人两个月的月钱。也等不得算个好日子,翻了皇历,今日宜出行,就巴巴的亲自去了安府一趟。
将闵子浔的生辰八字和定亲信物送过去。
昨日礼部尚书府大夫人一高兴忘了将定亲信物交给安大姑娘,这东西一日不送到安府手里,她的心就一日不安定。
因为这事太顺利了些,让她觉得象做梦一样。
信阳伯府老夫人上门,安大夫人虽然不待见她,还是将她接进了府里,态度虽是不冷不淡,谈不上客气,但信物还是收下了。
老夫人只要安府收了东西,至于态度啥的,也不在意了。
老夫人笑着进安府,出来的时候笑意更多了,回府的路上遇上熟识的夫人,她就笑着将府里即将到来的喜事告之了对方。
妇人总是喜欢传是非的,老夫人是故意这么做,她是巴不得大家都知道,免得安府有反悔的余地。
太子府侍卫十三出府办事,恰好听到了两个妇人的闲话,他不敢相信。
太子与安大姑娘的事,虽然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就连皇上差不多都默认了。
他们这些府里的侍卫也一直以为安大姑娘以后会是他们的主母。
没想到事情竟突然变了。十三不敢相信,他跑去安府求证。
因为经常跟太子去安府,安府的小厮认得他,小厮虽然一脸可惜,但还是肯定的告诉了他,大姑娘的亲事真是定了,定的是信阳伯府。
这事已闹得连守门的小厮都知道,还能有假?
十三只得回来禀报给太子。
明翊从安府出来,没有回太子的东宫,而是转去了静王府。
同样没有从正门进去,直接翻墙去了明昭的院子。
明昭正眯着眼,翘着二郎腿,享受着身边小丫鬟的伺候。
一个小丫鬟捶腿,一个小丫鬟捶肩,一个小丫鬟给他剥水果,还有一个娇滴滴的小丫鬟给他唱新学的小曲儿。
明翊跳窗进去时,吓得那些娇俏的小丫鬟花容失色。
但静王府的规矩确实好,纵吓得脸色发白,也没人尖声惊叫。
明昭是经常跳窗出入的,所以见怪不怪,挥手将小丫鬟打发了下去。
“太子哥哥,这么晚来可是有事?”他讨好的笑着上前招呼。
明翊看了他一眼,大马金刀的往桌前一坐,面无表情的说道:“我是来讨酒喝的。”
明翊脸上看不出喜怒,神色正常,但明昭就是从这正常里看出了不正常,谁让他对明翊太熟悉了呢。
他一时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能笑道:“难得太子哥哥想喝酒,那弟弟我一定奉陪,太子哥哥稍等,我这就叫人拿去。”
明昭开门出去喊院子里的小厮去拿酒。
吩咐完,明昭没有急着进去,而是朝着一根廊柱的阴影处招招手。
太子出行,肯定有侍卫跟随。
果然,从阴影处跳出一个人来,正是十三。
十三到明昭面前,拱手行礼。
明昭凑近压低声音问道:“太子哥哥这是怎么了?”
十三知道明昭是太子最信赖的人,他还希望着明郡王能劝劝殿下,所以也没有隐瞒,“安大姑娘与信阳伯府大少爷定亲了,殿下刚从安大姑娘那出来。”
明昭瞪大眼。
今儿他一天没出门,没想到就漏了个大消息。
阿浔竟真的与安大姑娘定亲了,这可是好事,明儿他得去闹闹。
想到这儿却突然一僵,太子哥哥好象也喜欢安大姑娘啊。
明昭自己没有喜欢的姑娘,也不太明白感情的事,他是知道明翊与安婧苏青梅竹马长大,关系很好,但在他的认知里,也就是一起玩耍的感情罢了,能深到哪里去。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衣服不好了,换一件就是。他没觉得有多重要。
可是今晚的明翊,那是很不正常,非常不正常,那么自律的一个人居然跑到他这里要酒喝了,再加上十三又这么说,难不成太子哥哥对安大姑娘情根深种了?
明昭皱着眉,他真的不懂感情的事。
这时小厮搬来了两坛酒。
静王府的酒自然是好酒,一开封就是扑鼻的酒香。
明昭拿出两个玉盏,准备将酒倒进去。
明翊却直接抓起一个酒坛子,仰头朝喉咙里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