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失去了自己派出去的人的消息,陆丙之便颇为忧心,但不是担心计谋不成,而是担心计谋败露。
数日前,邻近的谭拓县县城李崇联系自己,告诉自己他手上有县令蔡元启的把柄。
希望借助自己的手除掉蔡元启,不管李崇是何用心,但结果都是他想要的。
谭拓县和太仓县紧邻,然而因为谭拓县占据了天元府的交通枢纽云集镇,在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上都远高于太仓县。
云集镇之所以得此名,便是取了天下云集之意。
所以在琼方洲以及朝廷那帮核心人物眼中,蔡元启的业务能力比陆丙之强得多。
蔡元启虽然得罪了朝廷的核心大佬,但那名大佬也并不是最核心的人物。
若是蔡元启一直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官路必然畅通无阻。
人不怕龊而怕比。
跟蔡元启这样的人比较,是陆丙之最大的悲哀。
所以陆丙之恨蔡元启,至少只有让蔡元启倒台,他才有在那些上层大佬面前表现的机会。
所以得到了李崇的信息,陆丙之二话不说,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他。
李崇虽然和陆丙之品级差不多,然而毕竟只是一个县的二把手。
而陆丙之作为一县之父母官。在权限上自然比李崇要高上不少。
所以陆丙之立马联系李崇,让他即刻带着自己掌握的秘密赶往太仓县。
李崇要求要带上一家妻小,以免事发之后被蔡元启作为威胁。
陆丙之思索稍许,也很快答应了他。
李崇带着一家老小赶到了太仓县,将蔡元启的秘密上交给了陆丙之。
陆丙之看完后大喜,命令手下将李崇一家好生安顿并嘱咐县尉杨凌,要求北城们守卫不得暴露李崇一家行踪。
同时,陆丙之还从李崇哪里得知了云集镇陆家私货被孤儿道狼牙山上狼牙寨打劫了的消息。
就在他不以为然之际,李崇又告诉他蔡元启已经亲自带兵帮助陆家夺回私货。
得此消息,陆丙之大喜。
赶紧向云集镇陆家自己的二弟陆少之询问。
陆少之告知陆丙之他已经按照后者的要求跟蔡元启结了好。
陆少之的这一消息让陆丙之心中乐开了花。
这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他之所以让陆少之搭上蔡元启的线,是因为他已经绝望了。
他找不到任何蔡元启的破绽,那人就像一堵不透风的墙,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陆少之的商路上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以前基本上是他帮助他摆平的。
那时陆丙之还只是太仓县的典史。
然而一直仅凭陆丙之的帮助,陆少之的生意不能发展到更大。
加之有当时云集镇最大的王家制约,陆府生意一直做不大,也一直只能是王家的附庸。
然而十年前一个难得的机会让王家走向了灭亡。
而陆丙之也借此机会成为了太仓县县尉,数年后又因新皇登基,恩泽天下,他上任成为太仓县县令。
数年来一直无变动,陆丙之觉得自己的仕途算是到头了。
这一是因为蔡元启,二是因为他也算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以他的能力能当到现在的职位,已经算是将祖上几代的运气都用光了。
所以为了壮大陆家生意,他也能从中多分点油水。
不得已之下,他告知陆少之可以找蔡元启谈谈。
可没想到蔡元启还真答应了。
这事情若是到了此处结束也就罢了。
但偏偏陆府的私货被山贼截了,偏偏蔡元启还答应帮陆府剿匪。
这件事情说大也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若是想借此扳倒蔡元启,以陆丙之为官多年的经验来看是断然不可能的。
只要蔡元启不将私盐交还陆少之,而是直接充公。
不过就是为民剿匪,不仅他蔡元启不会被降罪,甚至还是剿匪有功。
但是若是结合上李崇掌握的蔡元启的把柄,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只要自己将这件事向朝廷中与蔡元启结仇的那位抖搂一些,那位再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所谓的剿匪有功,立马就会被坐实官商勾结的罪名。
如此一来,必然会连累陆少之,但自己首告有功,加之朝廷那位在故意隐瞒一些。
到时随便在陆府找个人出来顶包,再花点钱便能够万事大吉。
而经此一番折腾,蔡元启即便不被打入死牢,也断然会被贬职。
借助新捡的功劳,加之帮助朝廷那位除去了一个眼中钉,只要那位大人真正的替他美言几句。
那时,整个天元府能够接手谭拓县县令这个富得流油的职位的就必然是他陆丙之。
而当他当上谭拓县县令之后,陆家的生意又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他即刻叫来了自己的师爷陆显,让他亲自带他的信件前往黑风寨。
拿贼拿赃,捉奸捉双。
陆丙之自然知道黑风寨不可能是蔡元启军队的对手。
但蔡元启大部队行军,必然走不快。
加之太仓县到黑风寨的距离比谭拓县到狼牙寨的距离近得多。
而黑风寨又离狼牙寨不远。
只要自己休书一封,然后陆显快马加鞭送到,黑风寨揽下了活。
假意帮助狼牙寨对付谭拓县的军队。
实则是为了加大蔡元启的损失。
而一旦谭拓县出现大规模兵力减员,那么蔡元启面对此前的各方运作之下必然百口莫辩。
陆丙之相信在陆显的帮助下,狼牙寨和黑风寨能够做到这一点。
做完这一切,他还不放心,于是又利用自己的权限,紧急联系了最近的梅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