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由平继续给杨浩然,介绍“黄清鸣”这号人物。
“体力比黄清鸣好的,舍得用灵感的,诗才又比不过他。
“简而言之。
“在同龄人之间,黄清鸣无敌。”
兼由平望了杨浩然一眼。
“不知道你在黄清鸣手中,作三首诗,能不能顶得上他一句?
“能顶一句,就算你很厉害了。”
杨浩然并没有被兼由平的这句话,激起战意。
相反,他表现得满不在乎。
很佛系。
杨浩然对玉兰竹挺感兴趣。
想要争取一下。
但不是非要在作诗作词上,压别人一头。
……
不多时,三人前后脚,来到了李府的阁楼。
杨浩然以前读过,讲风水阵法的书,不过只是涉猎。
整座园林,应该是一座凝聚天地灵气的大阵。
不过,相关的书籍,比较稀少。
杨浩然了解的,自然也就不多。
找不出大阵的阵眼。
兼由平让杨浩然,在大厅里歇息,自己去书房,找李孝儒。
万万没想到,杨浩然一推宅门,李孝儒居然在大厅里。
李孝儒年愈不惑,帽子遮不住得头发稀少,反而却不显老。
双目炯炯有神,丝毫不像年过四十的状态,精力过于旺盛,看上去倒是像三十多岁的青年书生。
李孝儒正悠哉地,倚在一张棕黄色的竹制躺椅上。
吹着穿堂的小风,很是惬意。
见到杨浩然,李孝儒很是惊讶。
说话非常中听。
“咦?
“这是哪来的小伙?
“长得品貌非凡、仪表堂堂,高大威猛、器宇轩昂!
“这面相,一看未来就是大富大贵之人啊!”
杨浩然同样表现得很谦虚,道:“借李知府吉言。
“在下杨浩然,奉您邀约,前来一叙。”
李孝儒不大的眼睛,瞪得浑圆。
他猛地从躺椅上蹿起,躺椅差点没吃住劲,发出一声刺耳的“吱呀”声。
李孝儒赶忙穿鞋,穿上了一只,另一只却不小心踢远了,还差点摔一跤。
他没空管鞋,踉踉跄跄地下了躺椅,赤脚踩在地上,朝杨浩然“扑”了过来。
“贤侄,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
“你的那篇文章,写得真是好啊!
“里面的观点,我活了这么多年,也觉得耳目一新!
“睡前偶尔看一看,躺在床上,还能领悟出新的思绪!
“哎!
“别站着了,来,快坐,快坐!
“我去给你泡茶!”
李孝儒热情得,完全不像是堂堂正二品大员。
杨浩然也只好配合地,做出诚惶诚恐的表现。
“不用,不用!
“李知府,您太客气了!
“我不渴的!”
若是普通年轻人在这里,绝对会被李孝儒热情而亲和的态度,所震惊到。
他的身上,带着朝堂之上,舌战群儒时,杀伐凌厉、逼迫众人俯首的气质。
这是多年在官场上拼杀,洗不掉、褪不尽的“血迹”。
也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温和与疼爱。
两种截然相反的气场,围绕在李孝儒周身。
受到他影响的年轻人,自然是十分难受。
就连杨浩然,都感觉到不太轻松。
不过,杨浩然修为不算太低,身体强度也非同凡人,能禁得住李孝儒双重气场的压迫。
还有一点。
杨浩然看出来了。
李孝儒虽然态度极度热情,表现得求贤若渴。
但眼眸里,那股死灰般的冰寒,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的。
也就是说。
猛地起身、差点摔倒、来不及穿鞋、一只赤脚迎接。
全都是李孝儒,演给杨浩然看的。
杨浩然猜测,李孝儒的心,经历了这么多年,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早已如铁石心肠一般。
不会真正地产生,惜才之情、师徒之情。
只有利益。
对你好,全看你有没有用。
双重气场的压迫,更多的不是热情迎接。
而是对杨浩然实力的检验。
如果杨浩然在气场之中,表现得太过拉胯。
李孝儒不一定会立刻撕破脸皮,撵杨浩然离开。
而是会选择,让杨浩然碰上些“软钉子”和冷落。
等他自己明白后,再离开。
毕竟,杨浩然只是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不知具体实力如何。
灵感爆棚。
然后这辈子只灵感爆棚一次。
李孝儒也是见过的。
等哪天,杨浩然若是发迹了。
李孝儒又可以以曾经的导师身份、儒家学派领头羊的身份,再过来提携杨浩然。
正正反反,无论怎样,李孝儒都不亏。
目前看来,杨浩然是通过了李孝儒的压力测试。
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李孝儒现在,冲杨浩然,就是再做着以利、势、权相交的事情。
杨浩然心里门清。
李孝儒身居高位、见多识广、着作等身,不可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杨浩然认为。
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不够。
不足以让李孝儒,君子相交。
杨浩然无所谓。
这世道,全在相互利用。
如果能有李孝儒这座靠山,对未来做官等事,还是有颇多好处的。
杨浩然表现得也很乖,将李孝儒劝回去坐下、休息。
自己则为他奉茶。
李孝儒捧着茶杯,满意地点点头,道:“不错,不错。
“小伙子,你真不错。
“九月的举人,一定要考中。
“来年,就可以考进士了!”
李孝儒眉眼之间,皆是笑意。
可眼眸深处的冰寒,依然被杨浩然尽收眼底。
杨浩然恭敬地道:“借您吉言,绝不让您失望。”
李孝儒演得像个涉世未深的呆憨兄长,道:“考进士时,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不仅要一次中得进士,最好能状元及第!
“争取能成为大武仙朝立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
“给他们一点小小的儒家震撼!”
正在这时,兼由平推门而入。
“哟!
“李知府,您在这里。
“看起来,您和杨浩然,已经聊过了。”
李孝儒故作惊讶地问道:“兼参议,你们认识?”
兼由平道:“刚才在大门口,是我把杨浩然带进来的。
“还很巧地遇到了黄鹤。”
李孝儒道:“我刚唤黄鹤来,让他帮我传一道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