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儒出了惊人的价格,购买杨浩然的《竹石》,竟被拒绝。
杨浩然拒绝的言论一出,引发众人震惊。
比起李孝儒随口给出的天价。
杨浩然的拒绝,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杨浩然诗才再高,若是惹得李知府不悦。
“他也得完蛋。
“凭着李知府的人脉和手段,他能让杨浩然在皇城里,一首诗都卖不出去!”
“杨浩然若是抓不住眼下的机会,那可能会葬送自己的一生。”
李孝儒修为高深,对身体的掌控能力极强,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宾客们的议论声,都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不过,李孝儒倒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对杨浩然,做出什么狠事。
他只是很平静地问杨浩然:“需要我再加十两黄金吗?
“以后可不能拿我当冤大头。”
杨浩然拒绝道:“君子爱财。
“但我现在,更缺一点实用的东西。”
李孝儒温和地笑道:“实用的东西?
“玉兰竹扛走?
“《竹石》一出,其他人没什么竞争力,它已经是你的了。”
杨浩然觉得,不便在众人面前多说,便道:“倒不是能摆在明面上的东西。”
李孝儒懂了,站起身来,道:“既然如此,你与我来书库一叙。”
言罢,杨浩然跟着李孝儒,离开了诗会的园子,前往书库。
望着一老一少,离去的背影,黄清鸣愤怒的眼中,似乎是要喷出火焰。
他太嫉妒了!
心中的憋屈和怒吼,如同山崩地裂、海啸吞天!
“人人都夸,我的诗写得好!
“人人都说,我是文道的天才!
“人人都说,未来将会由我,挑起儒道的大梁!
“可是我写的诗,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买?
“你们对我,为什么没有对杨浩然的半分热情?
“为什么,为什么?”
他正感觉。
他的一切,都要被杨浩然拿走了!
杨浩然正在取代他的人生!
黄清鸣的口中,像是中了咒一般,疯狂地念念有词!
“杨浩然,杨浩然!
“我必要将你,踩在脚下!”
……
书库与书房不同。
书房是平日里,李孝儒处理政务、读书写字的地方。
书库是李府,存放书籍和一切文卷的地方。
那些以书卷形式,记录的功法、武技或者神通,同样被摆在书库中。
功法是最能抵钱的东西。
杨浩然快步走上来。
他打算示弱,哄一哄这位权臣。
以便从李孝儒手中,套一些好东西。
“李知府。
“刚才没在众人面前,答应您买诗的价格。
“驳了您的面子,唯恐惹您生气。
“还请您大人大量。”
李孝儒没想到。
杨浩然整场诗会,先是高冷得一字不动,尔后又怼李穹龙,最后又拒绝他李孝儒。
刚强无比、强硬到底。
竟会在此时此刻,说出这么柔软的话?
杨浩然也没想到。
李孝儒竟然也一改在人前,永远都温和、笑眯眯的模样。
朝杨浩然抱怨道:“你刚才真是吓我一跳!
“如果再往上加价,那我不就成冤大头了吗?
“倘若我花远超实际价值的钱,买下你的诗。
“过段时间,皇城里,绝对会有‘李孝儒是个傻子’。
“或者‘李孝儒在把黑钱漂白’之类的谣言出现。
“倘若我不买你的诗,又会有‘李孝儒仗着位高权重,想要空手套白狼。
“‘诗会上出价了却不付钱。’
“或者是‘李孝儒心眼极小,诗会上被人拂了面子,竟针对一位刚成年的小秀才’之类的谣言出现。”
杨浩然微微发怔。
这李孝儒,居然还人前人后,两幅面孔。
李孝儒见杨浩然不说话,有些步步紧逼的意思,笑道:“怎么?
“不言语了?
“心里是不是在想,我为何不再保持,人前那种儒雅随和、好好先生的气质了?
“以你杨浩然的聪明才智,看不出来我是装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浩然只得承认,道:“晚辈感觉出来了。
“但仍然相信,李知府是好人。”
李孝儒轻蔑地笑道:“好个屁。
“要不是为了在朝廷中,苟延残喘。
“谁愿意活得像个皮影戏里的纸板?
“脾气大的,或者不装模作样的,都被其他政敌攻奸。
“找到罪行后,发配边疆,甚至诛了九族了。
“倒是你小子,把自己的诗才,藏得够深。
“诗会一开始,你的嘴,就没停过。
“我还以为,你小子,压根就不咋会写诗呢!
“没想到,写出一首比你那篇文章,还要厉害的惊世之作!
“我把原迹弄到手以后啊,就可以显摆了!”
眼看李孝儒在他面前,吐露真心,杨浩然也给予同等的对待。
他道:“我还是要感谢您。
“没有用权势,强抢这首诗。
“而是认真地和我商量价格。”
李孝儒笑道:“你这傻小子,是不是忘了?
“我不刚给你说过,我害怕这皇城里,出现关于我的流言蜚语吗?
“我不买,都有人造我的谣。
“更别说抢了。”
杨浩然问道:“诗会中都是儒学一派的自己人。
“谣言为什么会流传出去?”
李孝儒不假思索,道:“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儒家学派分裂严重,主要是旧派儒学,与新派儒学之间的矛盾。
“儒家衰败,急需救亡图存。
“只可惜,使儒家东山再起的方法没找到。
“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与撕裂,反倒是加剧了。
“法家学派在朝廷里、在各地方官、在我们能看得见的一切地方,攻城略地。
“儒家学派在内斗,势同水火。
“在这种情况下,同为儒生,却有人造我的谣,太正常不过了。
“政敌攻奸却来自于同一学派的人,很是难办。”
杨浩然能感觉到李孝儒的压力和疲惫,道:“我明白了。”
李孝儒继续道:“第二个原因,就是。
“‘御史台’。”
杨浩然接话道:“我似乎听你们提过。
“不过,若是不邀请御史台的人,这第二点隐患,不就迎刃而解了?”
李孝儒苦笑道:“今日,确实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