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内。
蒋怀英跪在卓玉宸的面前。
宫人已经去叫三司会审的三位大人, 而卓玉宸,他点了个头之后, 就一直坐在那儿没有说话。
只是他能够忍得住武英殿的安静, 卓宇耀不行。
卓宇耀只安分了一会儿,就让人将糕点端上来,还赐给了在下头的蒋怀义。
蒋怀义吃了一口, 感觉还挺熟悉的, 很像在康复营里面厨子的手艺。
难不成军营里头的厨子,还是御厨教出来的?
现在人才已经这么多了吗?多到可以让御膳房的厨子随军去做大锅饭了?
很可惜, 这里没有了那群叽里呱啦的看守, 并没有人能够给蒋怀义解释。
“喀嚓”
卓宇耀吃的时候, 也没忘记自己在旁边面无表情的大哥:“皇兄, 你也吃。”
卓玉宸可没有他们两个人这么好的兴致, 吃了两口就放下了, 武英殿这头的糕点是御膳房做的,手艺比沈无忧差远了。
他宁愿赶紧将事情办完,回去吃媳妇儿亲手做的:“人怎么还没来。”
“奴这就让人去问一下。”
几个大人正值壮年, 其实早就应该赶到了, 只是他们心中有些拿不准主意, 就在外头商量了一下对策。
刑部尚书齐老大人:“有什么好商量的, 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 回头细细地查便是了, 陛下也不可能让咱们今天就拿出一个真相。”
大理寺卿没有说话。
御史台的却有些犹豫了:“这么多年前的旧案, 可想而知涉及的人有多少,难免有些担忧啊……。”
齐老大人哼了一声:“判案不能徇私枉法,涉及的人再多又有什么关系。”
“话是这么说, 只是 ……”
“……”
一个太监急匆匆地从远处赶来:“可算找到几位大人了, 官家那头都在催了。”
听到太监来催,便也来不及多想了,赶紧先去面见了圣上再说。
卓玉宸要交代的都在案宗里头,证人也没留着,全数给了齐老大人:“你们将东西都带回去,细细查问,千万不能够有任何疏漏。”
这次当着这么多人把他们都聚在一起,只是想要当众表明一个态度:“案子如果错了,便不能一错再错,如若没错,那也容不得别人在上头栽赃,你们可明白?”
“是。”
大理寺卿跟御史台对视了一眼——
好了,他们现在也不用纠结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对了,”卓玉宸最后补充了一句,“有些相关的人,不必瞒着他们,有需要就传唤让他们提供线索。”
三个大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齐老大人先反应过来:“是。”
目前来说,跟这个事情相关的人基本都在官家的手上。
除了一个,贤王妃。
“咱们这真的要将王妃叫来一起查吗?”
武英殿里。
卓宇耀也跟几位大臣有一样的疑问:“皇兄,将贤王妃叫来,那咱们就要跟贤王合作了。”
贤王那个人……如果能不招惹还是不要招惹比较好。
“仅限这个事情。”卓玉宸道。
前几日探子将假消息传给了贤王,如果他们这边不采取一些行动表明态度,按照贤王的性子,很可能会出手干预。
本来案子就已经足够复杂了,卓玉宸不想给自己人惹上这样的麻烦。
卓宇耀轻叹:“也是,希望他看在自己夫人的面上,别捣乱就好。”
“行了,”卓玉宸拍拍弟弟困惑的大脑袋,“忙你的吧。”
卓宇耀叫他:“皇兄,来都来了,不如带些奏折回去吧?”
武英殿特产啊!
他话都还没说话,卓玉宸就已经离开了武英殿。
卓宇耀疑惑地看着陈公公:“皇兄最近的康复进度这么好吗?”这个速度,他是不是跑着走的?
卓宇耀倔强地跟旁边的陈公公说:“将这儿的奏折分一半,拿给皇兄。”
陈公公应下。
心里默默给卓宇耀点蜡,难怪官家经常被陛下嫌弃。
真的每一次都不长记性。
***
另一边。
从皇宫离开之后,几个大人坐下来合计了一下,决定兵分三路,刑部先将相关的证人移交到自己的手上,大理寺把相关的案宗都整理一遍,而御史台则去找贤王妃。
贤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愣了许久:“你再说一遍?”
御史大夫脾气很好:“按照证人的说法,这个事情涉及了王妃的父亲,所以我们依例传唤询问。”
贤王打量了这位大人半晌,确定他没有说谎才缓缓开口:“你暂且在这儿坐着。”
说完,便起身回了后院。
支从英正在院子里面翻书。
自从上次听了探子的消息之后,支从英就将自己父亲的遗物全都翻了出来,一件一件细细地看,生怕错过里头任何的蛛丝马迹。
贤王走到她的身后:“夫人。”
“嗯?”
“不必再看了。”
“什么?”
贤王:“官家派了人过来问话。”
“问什么话,难道他们查到我之前去找蒋大人了?”
“是关于当年那个案子的。”
支从英手上一顿。
贤王:“他们想看看你有没有新的线索。”
啪嗒——
支从英手上的书掉了。
*
贤王府经常被人盯着,不是一个适合说话的地方,支从英便跟着御史大夫回去了。
贤王自己一个人在王府里面更加坐立不安。
公公:“王爷您放心,王妃冰雪聪明,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我不是在担心王妃,”贤王道,“只是我在想,今天官家这个架势,不像是要将事情瞒下来,这跟当天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