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刘协遇刺驾崩,谥号献帝。
裴潜连夜赶回郯城,先是自责用人不当,撤销了糜芳的禁卫军统率职位,然后发诏书痛述曹操的罪行,当众发誓定要替天子刘协报仇雪恨。
天子驾崩乃是国丧,裴潜下令各地军团暂停军事,为天子守灵七日。
身在郯城的朝中大臣们更是要披麻戴孝。
守灵期间朝廷百官可没闲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刘协没有子嗣,何人来继任天子便成了难题。
“古无后者可选兄弟继任,无兄弟者可在直系皇族中选择德行高尚者继任。”作为资格最老的老臣,杨彪建议效仿古时典法。
“此法可行。然而献帝无后也无兄弟啊!”钟繇说。
“无后无兄弟,那就只能从皇族中选了。”杨彪也表示无可奈何。
这时董承却说,“原本皇族直系血脉中刘虞的德行最为高尚,可惜三年前死于公孙瓒之手,皇叔刘表也算近枝可是也在上年被害,如今实在难以找出能被世人认可的皇族成员来。”
董承还说不能光要有德行,毕竟是乱世,找个毫无影响力的刘姓来当天子只怕根本就无法服众,最好有兵有地盘这样才有实力来继任天子。
“益州刘璋也算近枝,可否继任?”杨彪犹豫了一下,感觉自己有些多次一问。
果然大臣们都摇头反对,“刘璋昏弱无能,一个益州尚且无法守住,岂能接任天子之位,且如今刘璋身在何处也无人知晓啊!”董承说。
孔融接过话来说道:“听军中将领提起,刘璋现在成都大牢之中当阶下囚。”
“那就更不能让他继任大统了!”
这次没等董承开口,杨彪就彻底否定了这次选择。
只是如果不选刘璋,那现今在皇室近枝血统中好像真的很难找出更有更实力的继承者。
百官们沉默了,难道大汉真的就此绝后了吗?
“刘备,刘玄德如何?”侍中耿纪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刘备也曾获得皇叔称号,如今在也益州也算站稳脚跟……”
可没等耿纪说完,董承便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可!织席贩履之辈也敢轻言是皇族近枝,当年献帝有意扶持刘备去跟曹操抗衡这才口头承认了刘备是皇族,其实在皇族卷宗里根本就查不到刘备的名号。”
董承说完,黄祖也站了起来反对,“在下曾在江夏任职,听闻刘备收留了害死刘表的外族鸟国人,有如此德性之人实在是刘姓之耻!”
“若是刘备也不行,那天下间就没有哪个刘姓皇族是有兵有地盘的了。”杨彪失望的叹气。
首选不行,只能退而求其次,钟繇提议道:“在下认为,曾经做过诸侯的皇族近枝其实也是可以继任的。”
此言一出百官们便热闹起来。
“我推选陈王刘宠!”
“我认为齐王刘繇也不错。”
“琅琊王刘熙可行?”
“……”
正如百姓口中编排的那样,大汉刘姓多如狗,传了四百年的大汉,想找几个刘姓王爷的后代还是不难的。
至于百官反响如此热烈,自然是为了推荐跟自己相熟的王爷。
为保持血统正宗,大臣们共同翻阅典籍,最终选出十几个候选。
可是当派人去寻,却一个愿意来的也没有。
“齐王离开了府邸,带着小妾去游山玩水了。”
“其子刘基可在家中?”
“世子刘基外出游学,一时半会也联系不上。”
这是齐王府里给出的答复。
之后琅琊王,梁王,乐安王等等都以各种借口回绝了大臣的使者。
能成为大汉天子这得是多么大的荣耀和幸运,为何那些王爷们和后代们却要像瘟疫一样的躲避?
原因很简答,其实大臣们也都明白。
这些王爷的封地都在裴潜的地盘内,他们的土地良田早就被新政策收走,如今的衣食住行全靠着裴潜来供给。
他们能不能继任天子无所谓,关键得看是不是裴潜选择的他们。
来的是大臣们的使者,因此这些人为了避嫌都选择了消息。
为献帝守灵的第七天。
大臣们为选继任天子的事情忙乎了七天,结果毫无头绪。
这时坏消息接踵而至。
传言说交州士家要在日南郡自立为皇。
接着辽东玄菟郡也传来作乱的消息,称叛将卑衍自称天子,立国号为新。
荆南武陵蛮宣布脱离大汉,准备成立国家。
豫章山越的宗帅尤突率兵袭击了鄱阳地区,自称鄱阳王。
……
果然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才刚七天,天下就出现了不少称帝称王之人。
然而更可怕的传言还在后面,有消息称曹操欲称魏王,刘备则要自号汉中王。
这两位可是手握雄兵的大诸侯,连他们也开始蠢蠢欲动,汉室江山只怕真的很难保全了。
“实在不行,还是请陈王出来主持大局吧!”
眼看局面越加糜烂,大臣们纷纷建议请刘宠出山。
只是杨彪等人一是觉着刘宠年纪太老且无后,二来刘宠跟裴潜的关系实在太过密切。
若让刘宠继任天子,这大汉朝廷岂不更成了裴潜一人说了算。
可笑的是这天下其实早就裴潜说了算了。
看到杨彪还在犹豫,董承将他悄悄拉到一旁。
“杨公啊,此时还犹豫什么那,能保全大汉之名已是万幸了,我等生于这残末之年,既然无力回天,就尽人事听天命吧。再说刘宠也未必一定会出山!”
“这……”杨彪突然意识到,他们又一厢情愿了,之前那些个王爷世子没有一个愿意继任,刘宠作为裴潜的义兄,又怎么可能愿意出山。
“难道大汉江山真的要亡在我等手中吗?”杨彪欲哭无泪。
董承则再次提醒说,“若是司徒亲自去请,刘宠定会同意出山。”
“可之前裴潜当众说过,不会插手选任天子之事。我等去求,只怕他也不会同意帮忙。”
“杨公莫非忘记了,令郎杨修现在可是司徒跟前的大红人,让他去求,一定能成!”
…………
一日后裴潜送来答复,同意帮忙。
三日后刘宠从潜山归来,决定接任天子职位。
与此同时各地叛乱越演越烈,迫于压力百官建议刘宠立刻登基。
又过两日经过一上午的登基大典,刘宠终于是坐上了龙位。
成为皇帝后刘宠立刻下达了第一道圣旨。
“时叛党丛生,需人尽其用,朕年事已高,很多事情无法亲力亲为,特封裴潜为摄政王,替朕行事皇权,诸位臣公需鼎力相助,如有逆者,当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