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尸體
藍色的尸體
鮑母二人從哈爾濱凱旋而歸,雖說是為俄國老婦人伊莉娜個人的一塊金表,但是媒體炒作得太厲害了,把她說成是神仙一般的人,都是尼娜逢人便說,頻頻接受報紙雜志、電臺的采訪,當然免不了把自己也吹噓一陣,得意忘形,成了街頭巷尾的新聞人物,說她是“大喇叭”一點沒錯。
公的金懷表交到俄國老太太手上,她萬分激動,執意欲把母表相贈以表感謝之情,說是睹物思情一塊表也就夠了。同時對她的學生仲美和恨之入骨,萬萬沒想到她是一名日寇,禽獸不如的東西,說不定尤里也是她害的。
盛情難卻之下鮑母也就收下了,她也忒喜歡那塊表,不然尼娜也不依,認為是理當的,費了多少精力啊?還去了趟哈爾濱,容易麼!單單車馬費就花了許多,她就是這麼個人,愛憎分明。
真是好事成雙!期間,鮑丫頭生了個大胖小子,全家人樂不可支。興師動眾地積極準備辦滿月酒,正趕上過元旦節,喜氣洋洋,添丁之喜不亞於婚慶典禮,連從事地下黨工作的李忠父親都說一定要來祝賀。
喜慶日挑在元月一日,請帖都已發出去了。酒宴就擺在小洋房的客廳連花園。
姨娘照例早早起來灑掃庭院。剛開了院門,嚇得她鬼喊鬼叫,聲音恐怖森人。李忠聞聽,連忙披衣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哪知他也驚得連聲呼喊,原來大門口橫著一具尸體,一身藍衣服不算,露出的手臉、脖頸都是藍的,就像唐僧取經西天路上的妖精,能不嚇人嗎?趕緊打電話給老太太
鮑母得信火速趕來,一瞅尸體,天哪!正是從東北同車回來的楊龍海!幾天沒見想不到他死得這麼慘,頭頸上一道深深的勒痕淺而易見。尸身呈淺藍色,不曉得是生前被毒藥害的呢還是死後用藥水泡過的?總之一個字,“慘”!多數是遭了日本鬼子的毒手,鐵桿漢奸竟落得如此下場,太讓人震驚了!
這段日子里,謠傳閘北、虹口底下的荒郊出現過藍色的尸體,眾說紛紜,活神活現,卻沒有人真正見到過,今天不期在自己大門口出現,并且死者是老熟人、霞飛路舊貨商場的楊朝奉,看來謠言北非空穴來風,難道又是日寇造的孽?不得而知。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鬼子是故意給她顏色看,警告她不要再與其作對,否則絕沒有好果子吃!
鮑母哪吃這一套?立刻打電話給湯姆探長,人屬於他的,總得。二人借機碰頭,密謀了好一陣。
晚上,賓客散盡,鮑母一家人都在。老李正式登門與兒子、媳婦、孫子見面,享受天倫之樂。他還鄭重其事地上了一堂當前的形勢課,用不了多久,共軍就會打進上海,蔣家王朝垮臺是遲早的事。端的是鼓舞人心,仿佛提前見到黎明的曙光,當晚盡歡而散。
鮑母自小聰明,念了不少書,還上了兩年女大,主修英語,學過日語,造詣匪淺,特別酷愛物理、化學。皆因大學畢業前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遠嫁上海,中斷學業,沒人不說可惜的。
成婚後,小倆口舉案齊眉,琴瑟和鳴,過了一段美滿的日子。沒想到天不從人愿,一場大病要了相公的命,只落得中年守寡。好在兒子十分爭氣,子承父業,大有青出於藍的風範。
她一個婦道人家,倒繼承了公爹的衣缽,幹起私家偵探的行當,令人刮目相看。一來得自家傳,耳濡目染;又有高等學歷,知識廣博,加上她勤奮好學,善於邏輯思維、推理,并且兒時在老家河北滄州練過武功,故而比一般偵探更勝一籌,十來年便創出一番天地。
老來更是技藝嫻熟,爐火純青,這回要單槍匹馬深入虎穴,追蹤兇手安騰盛,摸清藍色尸體的來龍去脈,壓力不小。她不敢掉以輕心,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
大八寺東瀛山莊這個地名最初由安藤盛賣表時透露的,後來種種事件都指向這個神秘的地方,不得不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資料中顯示,這里本沒有地名,1937年淞滬會戰後,日軍占領了上海,虹口以及附近的江灣鎮、五角場一帶成為日軍多個部隊的駐地。修建了大量的軍用設施,最大的項目就是江灣機場。
大八寺這一帶曾經駐紮過日軍的一支馱馬部隊,“馱馬”這個詞,日語漢字寫作“駄馬”,平假名是だば,漢語發音最近的就是“大八”。
另一種說法是日軍為了紀念在這一帶被國軍擊斃的名叫林大八的日軍大佐,他被埋在這裏,故而起了“大八路口”的地名。
日語“路口”的漢字寫作“辻”,平假名是つじ,漢語發音是“寺機”,連在一起“駄馬辻”(だばつじ),意思是馱馬路口,發音正是“大八寺機”。
鬼子投降後,自然不能再沿用日本人起的地名,便將“大八寺機”的“機”字去掉,改成“大八寺”,像模像樣的中國人慣用的地名。不過這里并沒有寺廟,倒是日軍在這兒建造了一座神社,對外不開放,知道的人也不多。
,像經過地震似的。有主的墳墓正在陸續遷移回國,完好無損的倒是無主的孤魂。
近距離看不出什麼名堂,如有,也只能在地下。那天被困在方形碉堡中,起因就是好奇堡內傳出樂曲聲,貿然入內,結果自投羅網,險些喪命。想到暗道,鮑母立時膽寒,就是發現出入口她也不敢下去,上回鼠宮遇險至今還心有余悸。
於是眺目遠望,忽地發現東面有動靜。道格特也發覺了,狂吠示警,立即引來“叭叭叭”幾聲槍響。
“不好,小鬼子出動了!來者不善,而且人多勢眾還有武器,憑我們兩個對付不了他們,迅速撤離!”
“好!老師你趕快跑,我來掩護!”
“不行,來不及了!”一面對道格特做手勢:“按照我教你的,快去!”一面向著尼娜:“跟我來!”
牧羊犬領命,向著停在遠處路邊的汽車飛跑。
老太太率先跑到先前的那座碉堡跟前,一槍把“亻”字暗紐打掉。尼娜大喜:“老師,你也帶了槍?”
鮑母點點頭:“鑒於這次有危險,我特地向羅警官借來防身的。進去吧!今天用不著擔心了,沒了機關,鐵門能關能開,門關上後還可以擋子彈,為我所用。先把出水口堵上,接下來跟他們幹一場,等候援兵到來!”
尼娜一聽即將倚仗碉堡,同小鬼子展開一場槍戰,頓時豪氣沖天,把危險和死亡拋之腦後,貓著腰從槍眼里向外瞄,躍躍試試,一副玩命的神態與年齡大相徑庭。
果然七、八個鬼子兵揣著槍大大咧咧地沖過來了,他們根本沒把兩個女人放在心上,何況其中還有一個老太婆。
因為正面朝北,有鐵門擋住,二人看不到外邊,外面的人更看不到里面。有個家伙自說自話地走過來,氣勢洶洶地撞門,剛開了一條縫,“叭”的一槍,幾乎是貼著肚皮,子彈鉆進腹中,立刻倒地,哼都來不及哼一聲。鮮血流得一塌糊涂,還能有命嗎?
他倒下的時候還順手把槍扔在碉堡內,簡直是“吃里扒外”,喜得尼娜連聲叫好。不過尸身卡住鐵門,引來一陣槍林彈雨,打在碉堡內壁上,砂石飛濺,二人嚇得縮身躲過。
槍聲一停,老太太努努嘴,尼娜會意,拽住尸體的一條腿,把他拖進來,復把門關上,用尸首抵住,廢物利用。
上來就被幹掉一個,鬼子大怒。隨即猛烈地開火,“叮叮當當”猶如炒豆似的打在門上,怎奈輕武器奈何不了這扇鐵門,碉堡更不用說,竟成了天然屏障。
正面攻不進,改從兩側迂回進攻,哪知外面人影一晃,碉堡內就是一槍,可惜她們射頭不準,不然定會又撂倒三個五個的。
即使這樣,小鬼子又傷了兩個,所幸不在要害處,但是攻擊力量大打折扣,不敢再強攻。
此時道格特又出現了,在背後槍眼里叫喚了好幾聲,似乎說:“我已聯絡了援兵,馬上就到,再堅持一會!”
鮑母連聲稱贊:“好樣的,回去定有重賞!”
尼娜不解:“老師,它是怎麼與援兵聯系的?”
“太簡單了,它只要對著車里開著的無線電報話機狂吠一陣就行!”
“哈哈哈哈!”西洋嬸放聲大笑。
對方攻擊受挫,戰場頓時寂靜下來,老太太到著急了:“鬼子怎麼還不用火攻?動什麼腦筋?”
尼娜大吃一驚:“老師,他們若用火攻,正是厲害的招數,我們何以抵擋?”
“嘿嘿,就怕他們不放火,火勢一起,援兵立刻就到!”鮑母胸有成竹,尼娜將信將疑。
果然對面有了動作,幾個鬼子兵七手八腳地運來許多乾柴,燃起一堆大火,頓時煙霧繚繞,火勢熊熊,接著就是燃著的柴火一個接一個地朝碉堡扔過來。
說來真奇怪,火勢一起警鈴聲大作,兩輛黑棺材警車應景而來,就像電影導演在安排拍戲一樣,銜接得紋絲入扣。
車門一開,跳下來一隊武裝警察,足足有一個班,個個手里端著槍。上來就來個下馬威,“乒乒乓乓”朝天放了幾槍,有人拿著喇叭高喊:“殺人放火的日本鬼子,你們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若敢反抗,就地正法!”
鬼子頓時傻了眼,人家明明是做了圈套,引誘自己向里鉆。現場殺人放火,碉堡鐵門上的槍眼像馬蜂窩似的,火堆還在冒煙,證據確鑿,想賴都賴不掉。完了、完了,這下徹底完了!
不過再一想,還是有空子好鉆,不是說“反抗才正法”嗎!沒說逃走不可以呀?上唇有一撮小胡子的首領靈機一動,從容地對手下說道:“這回我們認栽,自動繳械,走!中國不是有句古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速く,歸ゐ!(日語:快走)
鬼子一走,鮑母二人也從碉堡里出來,一見劉隊長親自帶隊過來,神探連聲道謝。
“老人家客氣什麼?應該的。您老和尼娜大嬸沒有什麼地方傷著吧?這麼大年紀……”
“西洋參”說話太直,有時還顯得討人嫌,連忙接口:“下面一句是不是“吃飽了撐的”或是“何苦哦”?對不對?”
“哎!怎麼這樣說話?老人家早已功成名就,偌大年紀不在家里享清福,四處奔波,明察暗訪,捉拿暗藏的日本鬼子,為民除害,正是我輩學習的楷模,你怎麼……”
“好了,好了!我是跟你說笑呢!這個道理我怎麼會不明白?要不我怎麼死皮賴臉地拜她老人家為師呀?言歸正傳,你既然出手,怎麼不把他們統統抓起來,任其逃走?”
“這也是老人家的刻意安排,這里人多嘴雜,回去讓老師給你說吧!”作為警察局的行動隊長,說話、辦事很有分寸。
劉隊長收兵回營,神探師徒倆、一條狗也凱旋而歸。
途中,尼娜再度問起今天為何不把東瀛山莊里的人一網打盡?
鮑母搖搖頭:“未到時機!你想想看,單憑我們手上的資料還不足以提出公訴,將他們繩之以法。因為缺少直接的證據,例如殺人的記載,行兇的照片,更重要的是沒有證人。單憑想象、推理,把屋子內的運動器材與兇器聯系在一起,顯得蒼白無力,你說不是嗎?”
“再說今天在兩個碉堡里收集到的物品是否就是物證呢?還沒有化驗結論,現在抓人,豈不操之過急!”
“我懂了!而證人應該就是那個啞巴老頭吧?”
“一語中的!如果他就是弗拉基米爾?尤里、伊莉娜的先生,其中有好幾個問題我們沒有弄清楚。”
“。再加上印染廠常用的染料進一步著色,圓形碉堡上層的大鐵鍋就是用來煮顏料液的,把鍋內的尸體皮膚變成藍色。下層是鍋灶,里邊的乾柴余灰清晰可見。這便是藍色的尸體來龍去脈,也就是你們自詡的科研成果。我說的對不對?”
鮑母侃侃而談,就像親眼所見一般,鬼子一個個翻著白眼,無言以對。心里也十分膽寒,真相一旦捅出去,槍斃還是小事,恐怕要上絞刑架!
神探又說:“據我判斷,東瀛山莊里一定有地下迷宮,要不方形碉堡地下怎麼會傳出咿呀咿呀的留聲機聲音呢?說實話,下地道我不敢,上回在江海邊的地道中差點喪命,一次經蛇咬十年怕井繩,留下這條老命還要頤養天年呢!”
“老師,地道中非善地,不必冒險,把他們抓起來以後,警方一定會掘地三尺,一切都將大白天下,叫這群兇殘日寇望著經營多年的地道去哭吧!哈哈哈哈……”
尼娜一得意就笑,大概感染了小林兵事,他也跟著拍手叫好:“好,好!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故事內容大體上符合事實,不得不使本大佐刮目相看。但是有一點你忘了,現在輪船航行在公海上,最遲明天拂曉就進入日本海域,到那時二位作為日本皇軍的俘虜,會優待你們享盡人間酷刑,生不如死。老太太有何感想呢?”
“呵呵呵呵……”鮑母笑得彎下了腰。
“八格!老太婆,有什麼好笑的?”小林大怒。
“我說你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異想天開,除了剛愎自用、陰險狡詐之外,還自以為是,動不動愛耍小伎倆。你這人也不配我說你!”手指尼娜:“你給他道破吧!”
“這個蠢驢怎麼死到臨頭還在做夢?不借機夾著尾巴溜之大吉,竟在船上尋事作亂,與我老師較勁。這不!把家底和東瀛山莊的秘密都抖露出來,不但你自己和這些個牛鬼蛇神跑不了,就連船艙內那些個死人骨灰都帶不回去。你呀,闖的禍大了去了!”
“廢話!剛才說的話只有你們兩個和我的手下聽到,還有那個該死的尤里。離開這里老子一概不承認,又沒有錄音機錄下來,我怕誰啊?還是擔心擔心自己,你們走得了嗎?”小林還是有恃無恐。
“看來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破南墻不回頭!”說著雙手擊掌:“哥們,請出來吧!”
只聽見“嘩啦嘩啦”聲響,一墻之隔的餐廳移動門突然開了,以老軌田七畝為首的火艙間司爐工,還有幾個水手,手拿鐵鍬、鐵棒、鐵釬,虎視眈眈地瞅著他們。
明人不用細說,剛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落在船員的眼睛、耳朵里,猶如活的錄音機、錄像機,證據確鑿。再看這架勢,誰敢輕舉妄動,決沒有好果子吃!
這時候小林兵事知道完了,不過他還抱一線希望,只要挨到明天太陽出,事情就會出現轉機,說不定……
就在這當口,輪船猛地拉響汽笛,“嗚-”一個長聲,接著“嗚、嗚、嗚”三下短聲。小林心頭一震,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哈哈,兵艦提前來接我們了,去死吧!”
話音未落艙外走進一個人來,沖著鮑母笑容可掬,一個舉手禮:“老人家,您好嗎!”此人正是大副徐森。
“好好好,吃得下,睡的著!船開得怎麼樣?”
“那還用說!按照您的吩咐,一切都按計劃執行,巡邏艇正在靠幫呢!”
小林及其同伙頓覺事情有些不妙,怎麼船也停了!爭先恐後出艙門一看,哪里是公海?輪船在海上繞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吳淞口外海,剛才一聲汽笛就表示進入東海了。
“我抗議,此屬非法扣留,要上遠東軍事法庭告你們!”他色厲內荏地大放厥詞。
徐森義正嚴詞:“住口!我們接到的任務是運送7個活人和24個裝骨灰盒的木箱子。這些屠殺中國百姓的劊子手的骸骨喂狗都嫌臟,此行完全是出於人道,法外施恩。哪知你們非但不思恩圖報,還把活人偽裝成死人,蒙混過關、私闖邊境、非法偷渡,膽大包天,難道不該送回去接受審查嗎?”
剛才三短聲汽笛就是通知巡邏艇靠幫,這艘水上警察局的公務船一路緊跟,仿佛在海上兜風似地轉了一圈。
一隊荷槍實彈的武裝警察上了大船,先把小鬼子吆喝進艙,命他們排成一行,沖著領頭的斥道:“誰是小林兵事大佐?”
“我就是!憑什麼扣留我們?”
警察頭子才不理他呢!隨手一記耳光:“就憑你們肆無忌憚地殺人,慘無人道地搞藍色的尸體,制造恐怖活動;綁架外國僑民,掠奪他人財產;偷渡越境。數罪并發,押回警局聽審。來呀,上手銬!”
“嘁哩喀喳”地上了手銬。
小林還扯直喉嚨大呼小叫:“船艙里的那批尸骨怎麼辦?千萬不能搞丟了!”
徐森笑著說:“什麼大不了的東西?擱在船上晦氣到家了,扔到吳淞口外海喂魚再好不過!”
尼娜又是大笑。
警察把十四個鬼子押上巡邏艇,領頭的警察回首沖神探鮑母擠眉弄眼,兩下會心地笑了,這人正是劉隊長。
一場押送鬧劇結束。
吳淞口碼頭,幾方面揮手告別。
尼娜親自送尤里去和伊莉娜會面。臨分手時她一定要弄明白那個口令是怎麼回事?
鮑母告訴她:“這是伊莉娜單獨對我透露的秘密,本是法不傳六耳的事,為了準確無誤地鑒別真偽,只好說了。”
“尤里同伊莉娜分別時說了句再見,俄語就是“досвидания”,上海灘唱滑稽的藝人搞笑說成是“汏屎布汏泥臺”,譯成國語就是“洗尿布、洗硯臺”!”
尼娜本就愛笑,聽了笑得幾乎岔氣,嗆著說:“她怎麼知道?”
“伊莉娜有個姑姑住在申城,常來常往,故而她精通滬語,久而久之就學會用上海話調侃,要不她怎麼會從哈爾濱流落到上海呢?”
“哦,原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