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
想开火锅店绝对不是偶然,在后世遍地开花的餐饮业中火锅这行业绝对是经久不衰。学生喜欢,白领喜欢,老年人也喜欢。聚会的时候可以十几二十个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火锅,有位子的就坐着吃,没位子的就站着吃,反正怎么都乐此不疲。
在徽省理工大学上学的那几年,由于生活费还算可以,偶尔寝室的兄弟几个会在一起聚聚会,吃吃饭。太贵的吃不起,太低档的又怕不卫生,唯有这火锅还算可以,去一家还算不错的火锅吃饭,也花不了多少钱。
后来,就算火锅这行业爆出了不少丑闻。什么用地沟油,什么没有营业执照啦,凡此种种,不仅仅没让火锅这个行业消沉,反而越来越红火了!
就像后世里有个段子里说的,“老板,为什么你家火锅最近没那个味了?怎么不好吃了?”
“噢,最近换油了,不用地沟油了!最近肉也换了,不用老鼠肉代替了!”
当然这只是段子,可却也能反应出这个行业的红火。
临县的人爱吃,对新鲜的东西也能有接受能力,关键还在于价格方面。像这种可贵可便宜的火锅,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在陈延武的记忆里,临县穿越开始,到最后一章要拆长城,驰骋草场结束,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对话。有删减,有增加。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作者却不是原来的那个作者了。
幸好这个时候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再加上家里生意需要,才会去买计算机这种奢侈品。
如果是自己写的小说,那码字速度一定快不了。但是如果只是把脑海中的东西写出来,那速度肯定要快上不少。
一个小时,一万字的速度,在这个普遍手残的年代,算得上飞快了。
网文界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不要你有多少文采,不要你有多少学历,只要你更新够稳定,只要你够坚持,只要你够有想象力,那么你就有成为大神的可能。
三万字,外加一份详细的大纲,仅仅用了五个多小时,这速度放在逃债那几年都是不敢想象的。
2003年四月六号,星期天!陈延武的今生,赚钱的第一步,抄袭了一部小说,是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
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等到五月一号,起点中文网上线,还有二十五天,能码上七十五万字!在这个普遍都是一百万字就已经到头的小说时代,七十五万字可算得上长篇巨制了!
可是他等不起,按照他前世的记忆,在七月份的时候,辣妹子火锅店就要开起来了,算一算时间,也就这个时候租下店面,毕竟开店还要装修,还要前期准备。
难道说自己还要去找另一家店面,难道说自己眼睁睁的看着第一块蛋糕让别人拿去?
“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小时候的陈延武执拗,长大的陈延武或许在某些时候更执拗。
爸妈忙着自己的钢材生意,这几年还算不错,周边不少地方都在新建,钢铁价格还算不错。可就算不错,临县就这么大,工程就算再多,也不可能都从父母那拿钢材。赚的钱够花,就算是不错的了!
爸妈已经很辛苦了,不能问他们要钱,而且肯定还要不到钱。他们会说,你要好好读书,先不要想赚钱。
所以说,开店这件事,即使不做,也不能问爸妈要钱,不然其中的阻力绝对比没有钱还要大的多。
人生从来都是这样,当你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你会失败,尤其这件事还是从来都没有人做过的事。当你不顾一切的去做,成功了,别人会羡慕,然后说一句,他真幸运,遇上好时机了。如果他失败了,没有安慰,只有责备……
以前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成功的商人,带着父亲坐在咖啡厅里喝咖啡,听音乐。商人指着那个弹钢琴的钢琴师说,“其实,当年如果我要是去学钢琴的话,可能我会弹得比他还好!”
商人父亲听了,稍微思索一番,“如果你当年去学钢琴,那么今天坐在那弹钢琴的人可能就是你!”
人生哪里有完美,选择了什么,就会失去什么。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怎么使用。
于是,深感时间紧促的陈延武,一头埋在了书海之中。应了那句话,书山走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03年四月七号,星期一,略微调整了一下身体的陈延武又回到了临县一中。今天不上课,朱邵峰是物理老师,他分管的物理卷批着倒也算轻松。今天虽然放假,但是临近高考,还是有不少同学过来上自习。
端着茶杯,哼着小曲儿,朱邵峰走进教室,偶尔瞥了一眼,看到陈延武坐在位置上,在他映像中,陈延武是一个不太爱学习,却有些天赋的男生。按照他的想法,如果这个大男孩好好学习,最起码能考上一个很不错的学校。
“很不错嘛,终于知道学习了!”打开杯子,喝了一口水,有些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