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杀敌
召平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说来很简单,就是对狄风提出接粮。狄风没想到召平对他会玩这样一手,不得不迟疑起来。
狄风之所以迟疑,原因是他毕竟在吴中说得不算,必须要过项梁这道门槛。倘若项梁不答应借粮草给召平,以解燃眉之急,那么这次联络肯定就要泡汤。
“狄谋士,恕召某直言,这事你是能办?还是不能办?给我一个痛快话。”
这个世界上历来都是讨债的硬气,没想到召平求借别人,竟然也这样硬气,凭着狄风的脾气,他真想把召平揪过来扇几个耳光。但终于还是理智战胜了冲动,最后狄风对召平说道:“既然召将军想借军粮,那还需在下用书信请示项公。”
“请示?原来狄谋士做不得主?既然这样,狄谋士就请回吧!”言语间召平显得对狄风已是不肖。
本来狄风就对傲气十足的召平没有什么好感,现在听他这样说,心想世间有不要脸的,但还没用这么不要脸的!强压怒火说道:“召将军且慢,你不是就想借军粮吗?”
“对,你明白就好。”
“项公知人善任,既如此,有关粮草之事我还做得了主。”
这回轮到召平不解了,心想他自率义军前来广陵后,一切军中要务都是他一人说得算,手下不管是谁,都不敢擅做主张,这位姓狄的所谓谋士,缘何却有这么大的权力?难道说项梁的脑袋进水了不成,竟把权力下放给手下,岂不是太糊涂吗?
项梁的脑袋当然不会进水,只是狄风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逢事就要随机应变,一个人要想建功立业,看的就不能是过程。而对这个道理,别看召平曾是东陵侯,现在又是一军的统帅,但个中策略,他不过还是个菜鸟加嫩人。
可就在召平不解的时候,狄风便朝召平要来笔墨,然后撩起自己的衣襟,只听刺啦一声,竟将自己的内衣扯撕一片来,随即用笔饱蘸浓墨,刷刷点点写起信来。
狄风在法,有的手里拿着种田用的家伙,只会使着蛮力把手中的农具轮得呼呼生风,显得既笨又蠢。与之相比,倒是秦军显得训练有素,彼此相互照应,协同作战。
见这样再打斗下去,义军肯定就要吃亏,狄风用剑逼退几个秦兵后,朝挥舞着锹镐的义军喊道:“把你们手里的东西扔了,去找较轻的兵器来。”
舞着锹镐的义军已累得呼哧带喘,汗流满面,听狄风这样一喊,有一人便去寻了根支撑营帐的木棒,那木棒的一头已被火燃,像蛇一样正吐着红红的舌头。但见这个义军手手拿木棒,直往秦兵的脸上撮,撮得几个秦兵连连后退,害怕火烧到他们的面皮。
其他义军瞧见这种带火的武器好用,还占便宜,就都弃了手中的农具,效仿着玩起火来。可这样的效果只能让秦兵躲闪,却不能伤人,打斗了一阵,有两个义军便被秦兵用长戈刺中,一个刺在腿上,一个刺在肚子上,一个当场毙命,一个抱着自己的腿“啊啊”痛叫。
这时,一个秦兵剑那个义军坐在地上痛叫,便想再给那个义军补上一戈,狄风见了,一时气急,从后面奔过去,一剑刺出,那个秦兵没有料到狄风会从后面偷袭,不等他把长戈刺入那个义军腹中,他的身上倒先出了一个窟窿。
可狄风刚把剑抽回来,十几个秦兵便朝他涌上来,并把他团团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