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玄幻魔法 > 惊天逆袭 > 第十五章 紧锣密鼓

第十五章 紧锣密鼓(1 / 1)

紧锣密鼓

【紧锣密鼓】

徐曼是个洒脱人儿,说干就干。第二天,她把全厂员工姐妹召集到一起开会,停工议事。

柯龙跟随在徐姐左右,帮助她做员工的说服动员工作。

“有件事要和大家商议。厂子要办件大事,需要姐妹们的支持。”徐曼先做铺垫。

“你就说吧,让我们做什么?”一位一向支持厂里工作的姐妹说。

“现在房地产很火,各家公司都在上马房地产项目。我寻思着要干就干大的,咱们厂子也转产得了,上马房地产业务。”她说。

“我们这纸箱仓储业务做得好好的,刚有点儿起色,订单增加许多,就转产,这不是舍本逐末吗?”一个上了岁数的女员工说。

“不要光看眼前这点芝麻大的蝇头小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了才行,我们丢了这粒芝麻,早晚是会抱个大西瓜的。”柯龙在一旁紧着溜缝。

“房地产可不是好玩的,需要大笔资金,搞好了行,搞不好,连纸箱仓储业务都耽误了。”另一位女员工说。

“是啊!”先前那位岁数大的员工同意她的说法,附和道,“到时西瓜抱不到,反倒把芝麻弄丢了,那才叫鸡飞蛋打呢。”这位女员工说。

徐姐听罢员工们的议论,晓得阻力还是蛮大的。她想,什么新生事物刚一出现的时候,都有阻力,需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

“我寻思着,房地产刚刚兴起,这时候我们进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什么行当都是一开始好干,随着加入的人多了,就不好干了。”徐曼耐心道。

“干房地产需要审批,我们有那个路子吗?”

“事在人为,不干怎么知道有没有呢?”

干房地产需要大笔资金,厂子里有那么多资金吗?”

“没有这不才与大家商量吗?”

“你是说要让姐妹们集资吗?”

“是的,现在只有这个办法了。”柯龙见说到了正题上,忙插话道,“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舍不着媳妇儿套不住流氓。”

他一急,就说出了粗话,他的话逗得女员工们哄堂大笑。

徐曼没笑,冷静地瞅了柯龙一眼,“看不出眉眼高低的家伙,你还是少说两句,免得误事儿。”她心下想。

“把钱交给厂里,万一运作不好,亏了本可如何是好,我们还指着这点儿钱养老呢。”

下面又出现反对声音。

“是的,”徐姐说,“我知道各位姐妹钱来得不容易,我会精心打理姐妹们的钱的,绝不让它亏了本。”徐姐晓得要打消姐妹们的顾虑,“不仅亏不了本,等工程完工,连本带利,要加倍兑付给大家的,只管放心。”她说,“如果有的姐妹不放心,可以不参加集资,年终依然有公司红利,这个每个人都有的。”

她的话给姐妹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就如那句“来去自由”的话一样,不强迫集资。姐妹们反复权衡利弊,最后统计,决定参加集资的占了十之七八。

开完会,她心里有了底儿,派人去“东方德美龙公司”撕下那张地皮转让公告,交了伍拾万定金。

那人回来之后,徐姐了解到,那块地皮贴出去好几天无人问津,一定是无人看出它的潜在价值,这样就存在和德美龙公司讨价还价的可能性。

第二天,把集资款收上来,加上柯龙和她自己的集资款,一统计,竟达小三百万。徐曼一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徐曼吩咐会计把集资入股的名单加以整理,做好账目,留好原始依据,以备工程完工之时发放红利之用。

她盘算,这三百万加上公司的自有资金,还有尚在路上的流动资金,有小一千万,“用这近一千万的钱去运作那块地皮,富富有余。”

她即刻打电话给“东方德美龙公司”,提出谈判那块地皮的请求,“德美龙公司”痛快地答应了。

徐姐是个精明人儿,谈判桌上,她使出高超的谈判艺术,给那块地狠杀了一下价。

“德美龙公司”因为有另两块地垫底儿,已经感到稳赚大赚了,不稀得这块地出菜儿,心想赶紧出手是目的,约莫不大赔即可出手,最后以650万的价格出让给纸箱厂,比告示上的要价整整低了一百五十万。

徐曼载誉归来,可乐坏了柯龙,他出门相迎,把徐曼迎进门。

两人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就在厂部聊了起来。

“剩下三百万,正好可以运作纸箱厂的业务。”柯龙对徐姐说,“眼下在没有投入建筑工程建设的情况下,还得保证纸箱和仓储业务的顺利开展,而进行这两项业务也需要资金啊,这三百万正好可以救急,这叫两不耽误。”

“是啊。”徐曼应道,“眼下是冬季,还不是开工的时节,我们正好可以趁这段时间待价而沽。我想不会远了,老城区已经人满为患,已无多余的建筑用地可供投资者开发了。”

“眼下我们做什么?”柯龙问。

“一是等待,”徐曼道,“等待政府宣布开发南区的政策出台。等政府出台新区的规划和布局后,我们再介入开发,相机决定开发什么样的楼盘,以期获得性价比高的收益。”她说,“二是做好充分准备,武装我们自己,做好开发新区的准备。”

“如果时间太久,我们可是等不起。”

“不会太久的,南区有好长一段海岸线,东面与日本和韩国隔海相望,有着得天独厚的出口加工优势和贸易区位优势,在这大发展的时期,政府会放着好大一块黄金地带,坐失发展机遇,不可能的事儿。有的地区没有濒海的区位优势,还借道出海呢。”

“准备工作都包括哪些呢?”柯龙问。

“我想我们存在着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徐姐道,“马上要面临转产了,我担心转产后我们缺乏建筑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你是说要组建建筑工程施工队吗?”

“不是。”徐姐道,“你理解错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是组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而不是具体实施工程的建筑施工队,我们要做甲方,把建筑施工的具体工作承包给施工单位去做,就是所谓的乙方,我们只承担招投标和工程验收等管理责任。”

“哦。”柯龙轻叹一声,“你怎么懂得这么多?哪儿学来的?我怎么不知道!”柯龙很惊讶。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书本知识,二是社会实践知识,社会是一座永远也学不完的大学。”徐姐意味深长道,“你还年轻,要学的东西多得很,我无所谓了,拼过这一把,我怕是就没机会了,一个女人,加之岁数大了,没什么可再造的价值,你就不同了,你是个大男人,还有大半辈子的光阴要活。”徐曼说。

“那些年家里穷,爸妈供不起我上学,只上了初中就辍学了。”柯龙说,“所以现在啥啥都不知道,光晓得在社会上乱闯,像个睁眼瞎似的。”

“过去的事无法改变,但可以弥补。你要好好学习,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说不定哪天我就离开厂子了呢”

“离开,那怎么行,你不能把我一个人扔下,自己图清闲去,离了你我玩不转。”

“呵呵,”徐曼笑道,“难道你还赖上我了不成了?”

“就赖上你了。”柯龙不知脸红,舔个脸道。

“好了,说点儿正经的吧。”徐曼改变话题道,“你不想利用转产的有利时机改组一下厂子吗?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就没人愿意与你谈合作。”徐曼趁机建言道,“厂子前些年没钱,再加上你懒,什么也不弄,执照上写着你是法人,大家算是喊你一声厂长,底下二十几个干活的,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连会计也是兼职的,很不正规。”

“改组?怎么改组?”

“如今要走出去,内引外联,与别的企业搞合作,可不能含糊,否则就被人瞧不起。我寻思着给咱们厂子包装一下,取一个好听一点儿的名字。原来咱们厂由着街道名取名叫‘道里纸箱厂’,显得土气,没气魄。我寻思着给厂子取个叫得响的名字,再把厂子的组织机构筹建一下,该设部门的设部门,该设专职主管的设专职主管,该设专职会计出纳的设专职会计出纳,你这个厂长从今天起也不要叫了。”

“不叫厂长叫什么?”

“叫经理呀。”徐曼道,“再设个副经理,从此我们做大买卖,与国际接轨。”

“那厂名呢?也改吗?这名字叫了十多年了,改了叫啥?”

“我寻思着,”徐姐故作思索状,“给厂子冠上‘三江’的名头,就叫‘三江加工仓储贸易有限公司”,加工指的就是纸箱加工业务,但厂名里不要出现纸箱的字眼,否则让人觉得不上档次,这只是暂时的厂名,等建筑业务开展起来了,就把厂名改为‘三江房地产建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好了,出售原有的加工仓储业务,集中精力干建筑。厂子也不要叫厂子了,要叫就叫公司,这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时代感强,容易跟国际接轨。”

“三江?”柯龙不明就里,发问道,“‘三江’从何而来?”

柯龙对徐曼准备管自己叫经理不持异议,但对新厂名里的“三江”却不知出自何处。

“有一句形容生意好的上下对仗句儿,上联叫做‘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叫做‘财源茂盛达三江’,而这‘三江’就是从这下联来的。”徐曼耐心解释道,“柯龙,你看,现在公司有了一些家底儿了,买了那块地还剩近三百万,就从这三百万里拿出一部分钱,来办这些事。别小瞧这些,有时效益就是从这里面出的。等你去洽谈生意时,就知道包装和行头的重要性了。”

“那个不忙,”柯龙忙说,“最要紧的是给姐姐您安排个职务,谁都不重要,要安排就先给您安排个职务,我看副经理非你莫属。”

“去,少给我戴高帽。”徐曼瞪了一眼,拒绝道,“要我看呢,上面有经理,副经理有时就是个摆设,跑腿的时候多,不如当个财务主管,负责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去,这才是最关键的职务和岗位,嗯,要做就做财务主管,或叫财务总监。”

“那就叫财务副经理。”柯龙不断给徐姐戴高帽,表示对她的高度认可。

... ...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罔

最新小说: 等到花开再相见 天济色盈 文艺独行 固世 给羊成群先生的信 鸣人看火影 超级懒神 重生之明途 重返高一 逍遥小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