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转折
陈棱帮着萧铣把流求和平湖诸岛土着这块私货,也当作“与张仲坚勾结的东海贼寇”这张大名单里的敌人,一并扫除了干净,还带了两三万劳力给萧铣做了一个冬天的只管饭不要钱苦工。在天下大乱的前夜,为萧铣在东海上又巩固了一块稳定的后方家业。
武士彟也在涿郡受尽了刁难之后,千辛万苦回到了吴郡,后来还帮着萧铣操办了运送秋粮走海路去登莱供给来护儿军的事情。可谓辛苦良多。
房玄龄也在吴郡的秋粮北送、骁果军棉衣备办完成之后,跟着去登莱的海船回到了齐郡。临走的时候,与萧铣接触了两个月的房玄龄,已经颇被萧铣行事的不拘一格、变通为民所打动了,连连感慨说此番为朝廷办差事了之后,若是上头再有乱命,让他做那些增派苛捐杂税徭役的事情,那他房玄龄定然怒送一血——哦不是怒而辞官不做,到时候萧铣可要负责给他找一个优渥的幕僚差使做做!
对于房玄龄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投效言语,萧铣当然也是用相似的态度笑纳了。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也没有太过意外,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惊喜。毕竟他如今也算是身居高位多年了,不是刚刚穿越的**丝,虎躯一震有人来投才是顺理成章地情况,非要折腾一些难度出来,那才叫矫情。
房玄龄和萧铣的交情算是什么?虽然接触次数不多,但终究是当年同科中的“清平干济”;要是放到后世科举发达的朝代,这就算是“同年之谊”了。隋朝的科举还没这么发达,然而只要惺惺相惜、你的地位也足够高对方那么几级,投效也就顺理成章了。
送走了房玄龄,安顿抚慰好了武士彟和陈棱等各方已经成为自己属下或者还在属下与同僚之间摇摆的人,萧铣差不多也就迎来了大业六年最后的落日。
年关依然还是在吴郡过的,过完年,历史车轮的巨大惯性愈发显现出其威力,天下各处牧守将领乃至少数地方行政官员纷纷被杨广召集到东都朝见,随后其中大部分人便要开拔去涿郡,展开对高句丽的讨伐。而一部分会在战时被委以重任的要臣,这当口往往也会加封一些临时职衔——比如那些要害之处的郡守、总管往往都会得到“某某留守”的头衔,以让民政主官拥有临时性指挥地方卫戍军权的权力,战时可便宜行事。
萧铣也在出征前被要求进京述职之列,而且他身份终究特殊,因为是驸马,往年都是应该带他的公主老婆一起进京的,然而这一年却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变故。
年关的时候,南阳公主杨洁颖害喜呕逆,公主府的太医诊断了一番,却是已然有喜两个月了,这也是萧铣长女萧月仙生下来后五年多,杨洁颖再次有孕。根据太医诊断,此前数年延宕,也是入宫、隔几日杨广但凡有空暇就接见。萧铣的表章递进去,自然是预批都需要内史省参与,但是萧瑀这个内史侍郎就永远是内史侍郎,不可能有兵权。
杨广想不明白萧铣的动机,或者说他潜意识里根本不愿意去想到“如果讨伐高句丽失败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所以他决定不去想了。
“爱卿这是想要触怒朕,好让你脱身离开郡守这个官职咯?是想在天下晏然的时候,留下一个治民能吏的好名声,一旦百姓有困苦便要退缩之人咯?好,原本朕还打算让你担任右武卫来护儿的行军监军,拔擢你到从三品下,让你继续兼着吴郡郡守。现在看来,你只配给来护儿当个行军司马。吴郡郡守既然你看不上,朕自会让愿意‘搜刮’之人帮你干了这个恶名之事!不过,等到朕讨伐高句丽得胜归来之后,再想要回吴郡郡守这个官位,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朕自然要用官爵赏赐那些为了能够忠君办事,不惜有损本身名望的臣子。似尔等爱惜羽毛胜于忠君之辈,如何配得重用。”
来护儿即将被任命为登莱、淮海行军总管,统帅朝廷的二十万水师,所以这个行军司马的官职,倒也不是配给“有武卫大将军”的行军司马,而是配给行军总管的行军司马。如此,行军总管是正三品的高衔,这个司马的品阶相应也有正五品上。不过比如今萧铣的吴郡郡守官职已经是降级了,比驸马都尉的本官头衔倒是平级。
讨骂讨罚成功的萧铣却心中丝毫也不恼怒,反而有一种跳出是非的豁然开朗之感。
如果杨广第一次讨伐高句丽就大胜了,那么隋朝在他萧铣有生之年应该是不会亡国了。既然如此,他已经是当朝驸马了,做个富贵闲人又如何?官位高低,还那么有价值吗?
如果杨广讨伐高句丽失败了,甚至需要失败两次。那么隋朝存亡的大方向应该就不会改变。如此一来,他现在爱惜羽毛丢掉的吴郡郡守,最多也就是放在某一个可怜虫手上寄存一两年而已。一两年后,应该就是淮南杜伏威起兵的差不多同一时间,江南也会变乱,那个当口,身为第一批激起了民变的地方官员,有多少人会掉脑袋?自己到时候再回来接手那些被砍了的地方官的摊子也不迟。
在乱世中,百姓和地方世家那里的名望印象,比朝廷给的官职更重要。如今,已经到了应该爱惜羽毛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