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的漏
易言见三人站在路中间影响了别人,便领着二人来到了路边。
那黄毛叹了口气,讲出了这件笔筒的来历。
原来,绿毛是宛城市郊区人,去年父母过世了,家里兄弟二人分割财产,存折上的钱二人平分,快要结婚的哥哥当仁不让地霸占了新盖的房子,老房子就留给了十八岁的弟弟绿毛。
绿毛虽然不乐意,但也知道自己争不过比自己大了好几岁的哥哥,便与哥哥大吵一架后断绝了往来。
绿毛早就不上学了,从今年开始,又迷上了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经常泡在网吧,于是结识了同样在玩游戏,又是同一个公会的黄毛,两人一见如故,就差斩鸡头烧黄纸结拜兄弟了。
两人一不上学,二不工作,没有丝毫的经济来源,很快就花完了手上的钱。
“我们都快两天没上网了,再不上网公会精英团就没我们的位置了。所以我们才把他老屋的东西拿出来卖的。”黄毛看看绿毛道。
“你们为什么不找别人?”易言问道。
黄毛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苦笑了一下道:“我们这个样子,还没到跟前,他们就躲开了。”
易言闻言认同地点了点头,这两个杀马特确实气场很强。他刚才一直在认真地观察着黄毛和绿毛,并没有发现黄毛像是撒谎的样子。
“这笔筒你们想卖多少?”易言见瓶子来历没有了问题,便开始询问价格。
“这……”黄毛有些为难地看着易言,又看了看绿毛,“你的东西,你开价吧。”
绿毛显然早已经想好了,大手一伸:“五……五……五……五百块!”
易言听着绿毛说话都觉得自己气短。见他报出价格,心中却没有捡到漏的快感,似乎有种难名的情绪纠缠在心头。
他深吸一口,甩开那些莫名的情绪,点了点头道:“连上这个……书包,我给你们六百。”
黄毛和绿毛欣喜地互望一眼,击掌庆贺,差点把装着瓷器的书包摔到地上。
易言赶忙数了六张红票子交给二人,将书包接了过来。
二人兴奋地正准备离开,易言忽然问道:“你们两个现在有了钱准备干什么?”
“公……公会……”绿毛又结结巴巴地伸手比划道。
“今天公会有活动,我们再不去就晚了。”黄毛接口道,说完拉上绿毛火急火燎地跑了。
“先……吃饭!”绿毛边跑,说话倒利索了不少。
“吃毛啊,才一天不吃能饿死你啊。打完副本再吃饭!”黄毛恨铁不成钢地教训道。
易言看着二人的背影,忽然有些明白了困扰自己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只是……自己现在也是无能为力啊,易言不由又叹了口气,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些事情。
易言不敢背着书包,只能在手里提着,又在街上转了一会儿,便回到了独乐乐。见天色已近中午,便跑到街上买了几个小菜和一瓶酒,带着书包来到了博古斋。
果然,方老爷子正坐在圈椅上,一边听着戏,一边跟着小声哼哼,手还不停地比划着。
见易言过来了,便停下了手,笑着招呼道:“小易来啦。”
易言将背包和酒菜放到桌上,笑着道:“方爷爷,还没做饭呢吧,我买了几个你爱吃的小菜,今天陪你喝一盅。”
方老爷子眼睛一亮,问道:“有没有花生米和卤鸡爪?”
易言笑着道:“那当然有了。”一边说着,一边自己去拿了盘子,将菜倒到盘子里。
方老爷子笑眯眯地走到桌前坐下,易言也在对面坐了下来。
方老爷子一边吃一边指着桌上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背包问道:“什么东西?”
易言道:“上午在街上淘换的一个民国青花笔筒。”
“哦,拿出来看看。”方老爷子眉毛一挑,颇有兴趣地道。
易言打开书包,将那件青花笔筒取出来,递给方老爷子。
方老爷子拿到手上,眼睛一亮,又仔细端详了一番,赞道:“陶青老人,青花大王,果然名不虚传!”
易言奇道:“这笔筒不是出自王步的手么?”
方老爷子指着笔筒画面右下的青花四方钤印“王步”二字道:“王步,字仁元,号长湖、竹溪道人,晚年又号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过之斋’,是民国时期和建国以后,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陶艺大师,对近现代甚至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制作出雅致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为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
方老爷子举起笔筒对易言道:“你看这件青花花鸟纹笔筒上的纹饰,质地温润如凝脂,色调清新淡雅,绘画精妙非凡。尤其这两只鸟,更是绘画精巧之至,翅羽翎毛,短喙圆目,虽然是用同一种青花绘就,却能见深浅浓淡之分,取法自然,全然不像是由笔绘就,就如同是从瓷胎之上,釉水之下生长出来一般,真是笔韵精妙啊!”
易言虽然听不大懂,但见方老爷子分析入微,也是连连点头。
“这件笔筒最大的独特之处,还在这里。”方老爷子抬起底部让易言看,“目前流传于世的王步作品,多落‘竹溪’、‘愿闻吾过之斋’或‘大清雍正年制’款。而这件笔筒,在器底落‘家藏’款,确实十分罕见。这件笔筒清新素雅,体量小巧,必深得王步本人喜爱,或许是他自留私藏之物,其艺术价值毋须多言,其中蕴含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方老爷子看着手中的笔筒,赞不绝口。
“你这件东西多少钱收的?”方老爷子又问道。
“六百块。”易言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六百?”方老爷子失声道,瞪大了眼看着一脸懵懂的易言,又摇了摇头,“真是无知是福啊,恐怕你都不知道自己捡了多大一个漏吧?”
易言奇怪地道:“民国的瓷器很值钱么?”
方老爷子瞪他一眼:“小易啊,要在这行里混,你需要补的课还多啊。靠运气能偶尔捡个漏,但时间长了,可是要吃大亏的啊。”
易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虽然自己有噎鸣精魄在手,但一来这噎鸣精魄所受限制多,二来只能鉴别真伪,对于古物真正的价值却帮助不大,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见易言点头,方老爷子便继续道:
“这王步年轻时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深得古瓷画意构图之精髓,后来又与景德镇陶瓷实业名家吴霭生合作,研制青花仿古,大有心得。27岁就摆脱仿了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创造出大方、清新的作品,极为圈内人士推崇。”
“王步一生从事陶瓷青花艺术创作60余年,其作品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乃是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追逐的珍品呐!”
易言闻言心中微微一动:“方爷爷,那这件笔筒很值钱了?”
方老爷子略一沉吟道:“虽然民国瓷器也是大家辈出,但中国陶瓷史上,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的陶瓷书籍图录,也极少有把民国瓷器作为一个专类来记叙的。这其中一是因为‘民国’这个概念不太好把握;第二也是文物界及收藏界对民国瓷器的重视远远不及他们对其它时期瓷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的程度。”
“不过。”方老爷子话锋一转,“民国瓷近年来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藏友的喜爱,价格也逐年稳步攀升,正成为瓷器收藏领域的一匹黑马。2007年,中海市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古月轩仿,落矾红‘乾隆御制’四字楷书款的民国粉彩开框人物瓶,就曾拍出了374万的高价。”
易言不由眼睛一亮,知道接下来该品评这件笔筒了,便期待地看着方老爷子。
果然,方老爷子接着道:“你这件青花花鸟纹笔筒也属于其中精品了,虽然体量不大,但小巧精致,还有王步‘家藏’款,价格么……”
“圈内价格大概能在50-60万之间,拍卖的话起码还能再涨三成。你这个漏,捡的不小啊。”方老爷子略一思索,肯定地道。
易言听得顿时有些蒙圈了。五六十万?这件小小的笔筒居然这么值钱?
自己之前还在为两三万块的店租发愁,现在居然陡然就有了几十万的身家,幸福不要来的太突然好不好?
但想到距离重开古玩店还有不小的差距,他很快又冷静下来。
方老爷子看着易言的表情,心中也感到欣慰。古玩古玩,重在玩,但这种玩是要花费心思的,更应该是平心静气、气定神闲的。
不狂喜而忘情,不大悲而失态,时刻保持冷静淡然的心性,这样才能在跌宕起伏的古玩大潮中保持本心地生存下来啊。
见易言一言不发,方老爷子笑着打趣道:“怎么?没有民国粉彩开框人物瓶价值高,心中失落了?”
易言忙道:“怎么会?这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六百块就淘来这么一件珍品,易言没有理由不知足。
方老爷子笑了笑又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笔筒?”
本書源自看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