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玄幻魔法 > 神级鉴宝大师 > 第14章 古玩交流会(一)

第14章 古玩交流会(一)(1 / 1)

古玩交流会(一)

三天后的下午,楚老爷子如约派车前来接易言。易言锁上门,便跟着一起离开了。

易言这几天一直没有闲下来。自从独乐乐重新开张之后,他便不能再像前两天一样,花费一上午的时间在古玩市场上慢慢闲逛捡漏了。

除了早上锻炼身体和逛一遍早市,其他时间就都待在了店里。古玩店刚开张,店里陈设的物件又很少,进来看的人并不多。偶尔进店几个人,要么嫌店里的物件少,要么对民国瓷器并不十分感兴趣,有些人还冷嘲热讽几声才离去。

易言也没在意,古玩这个行当,本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而且极为考验经营者的内功,老话说“藏古不富,识古不穷”,便是在强调古玩者对古玩历史文化和价值的掌握和挖掘。

随着易言每天晚上的勤奋修炼,噎鸣精魄也在逐渐成长,对易言来说,拿他目前收藏最多的瓷器来说,辨真伪、断窑口、看年代,以后都不是问题,但定价值这一项,与一些老玩家相比,功力却相差太远了。

现在调查父母车祸真相的事情已经开始了,他心中也平静了下来。所以这几天他每天开店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方老爷子送自己的几本书仔细品读,偶尔也会看一些鉴宝类的节目,听听专家对一些古玩的评价,增长见识。

司机还是之前来接过易言的人,一路上依旧惜字如金。

易言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干脆微微闭上了眼睛,脑海中不断吸收和消化着这几天学到的知识,汽车一路飞驰。

忽然司机接到一个电话,便递给了坐在副驾驶的易言道:“找你的。”

易言接过电话,楚老爷子的声音从那边传来:“小易啊,实在不好意思,我今天突然有些事情去不了了,你就跟着司机一起去吧,让他带你进去。”

易言忙道:“没关系,楚爷爷。您有事就先忙,不用管我了。”

两人闲说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易言把电话还给了司机。

路上的车并不多,不多时,车便到了地方。

易言下车一看,只见一个酒店门上的点子屏幕正亮着大大的几个字:“宛城市博物馆携手百艺拍卖行热烈欢迎各位古玩爱好者前来参加宛城市藏友交流大会。”

门口站着几个人,对进去的嘉宾一一检票。周围还站着几个身穿防弹背心,荷枪核弹的武警警戒着。

易言心中暗道,看来这宛城市博物馆应该是交流会的主办方,百艺拍卖行应该承办方。而且一个交流会竟然还要凭票入场,还有武警负责安保,看来这个交流的会的规格应该不低。

他不由暗暗兴奋,能让楚老爷子这个重量级的人物愿意参加的交流会,应该会有很多古玩界的前辈高人。他进入这行的时间很短,虽然也开了间古玩店,但并不认识真正的圈里人物,只能算是游离在圈外。

此时易言才明白楚老爷子的好意,心中不由充满了感激。

司机下车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从会场里走出来一个中年人,满面笑容地走到两人跟前,看着易言道:“您就是易言先生吧,我姓李,是百艺拍卖行的市场部经理,请跟我来吧。”

易言对司机道了谢,便随着那中年人一起进入了会场中。

“请您戴上这个,以防我们的工作人员误认了。”进入会场后,年轻人领着易言在签到台签了名,然后递给他一个挂着脖子上的嘉宾证。

易言见会场已经来了一些人,都三三两两围在一起低声交流着什么,想来都是圈里的熟人。只有他自己谁也不认识,便将嘉宾证挂在胸前,在会场里四处晃悠起来。

会场规模很大,包含了酒店上下两层的大厅。一楼中间最大的位置,是宛城市博物馆展览的藏品,已经都摆放好了,每件藏品旁边都附有简介。

大厅周围整齐地摆放着盖了红色丝绒桌布的桌子。已经有些藏友把自己带来的古玩摆放到了桌子上,供其他藏友把玩欣赏。当然如果有藏友看上了某个物件,原主愿意割爱的话,也可以交易。

这次来的人都是宛城市古玩圈中真正的玩家,或许还有一些其他城市慕名而来的藏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交流会上,想捡到漏的几率太小了。

易言想到方老爷子的叮嘱“多看多听少说话”,便先去了宛城市博物馆的展览区。一边仔细观察这些重宝的每一个细节,一边回忆着书中所述的内容,也觉得颇有收获。

随着入场人数渐渐增加,大会主办方宛城市博物馆便有领导模样的人站在主席台上发言,无非是介绍参会的领导和参展单位,宣扬一下大会的宗旨、精神,预祝圆满成功之类的套话。

易言混在人群中,对这些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好不容易等到官面的流程走完,便随着大部分人一哄而散,各自寻找自己喜欢的藏品去了。只有一少部分还在听着大会选出的十家代表,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珍贵古玩。

由于这次交流会规模大规格也高,前来参加的人带来的物件,也多是些大开门物件,也就是真正的老货,其中俏货更是不少。当然也不乏有个别人拿了高仿品想要鱼目混珠。

一圈转下来,易言只觉得眼界大开。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各式的青铜器、古玉、名人书画真迹、各种明清红木家具,看得易言眼花缭乱。

就连已经失传了的月影灯都有缘得见了一回。

易言仔细回忆着,月影灯也叫走马灯,利用空气对流,使贴片转动形成山水变化的效果,始于汉代,点亮多盏后,会出现晃动的影子。

当易言看到灯的主人用黑布遮住周围的光线,点亮灯架上的蜡烛时,看得眼睛都直了。只见随着烛光摇曳,那灯罩上所绘人物和山水似乎都活了起来,水波荡漾,舟楫漂浮,引得围观的藏友啧啧称奇。

二楼正中间的展位不出意外是承办方百艺拍卖行的,当中确实有许多珍品。易言正看得认真,忽然听到楼下一阵骚动。

他微微一皱眉,按理说这种级别的交流会,应该不会有不长眼的敢来捣乱才对。好奇之下,便下了楼。

只见主席台下面已经是围得水泄不通,台上此刻站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衣着得体,长得十分帅气,右耳上还打着一枚耳钉。

年轻人追求个性时尚,这原本无可厚非,只是这年轻人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自傲和阴鸷之气,此刻脸上的表情更是狂傲。

收藏古玩,原本就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越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人越是谦和仁厚,尤其参加这次交流会的藏友,大多家境殷实,已经不屑于仅仅将古玩当做生意的做法,现在看到台上年轻的人的样子,都在台下皱着眉议论纷纷。

易言凑过去听众人一说,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年轻人姓姜名明,是京都德昌拍卖行的少东家。这次宛城市举办古玩交流会,原本也邀请了一些圈内知名的外地的藏友和拍卖行,意在促进交流。德昌拍卖行是京都前三甲的拍卖行,这次不但获得了邀请,而且还作为大会选出的十家代表之一,介绍自己带来的藏品。

不料这姜明在上台后,介绍完自家藏品后,又拿出了一个青釉八方瓶,当众邀请宛城市的几大拍卖行或古董行的专家前来品评。并且口中说是邀请,却透露着不屑和挑衅。

通常情况下,如果自己有物件看不准请人代为掌眼,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这姜明这般做法,一来态度倨傲,二来明摆着是在挑战,逼着宛城市的几家拍卖行的古玩专家不得不上去,难怪引得众人不满。

尤其是刚从二楼下来的百艺拍卖行负责人和专家,更是脸色阴沉。

易言心思一转,顿时明白过来。

京都德昌拍卖行是国内有名的拍卖行,每年的拍卖总额都在十亿以上,稳居前三甲,在全国各处也都设有分公司,声誉一直不错。

但宛城市却是个特殊的地方。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了宛城市相对内守的地域文化。并且宛城市因为气候温和,水文丰富,自古以来便是繁华之地,更造成了外来商业很难迅速融入到当地社会中的现象。

所以,宛城市虽然经济体量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历史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但德昌拍卖行宛城分公司却始终在全国二十多家分公司中处于倒数的位置。与宛城市其他几家本地拍卖行相比,尤其是拍卖额常年位居宛城市第一位的百艺拍卖行,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些事情,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古玩圈,便能知道。

易言心中冷笑,看来世德昌拍卖行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借这次交流会,一记重拳重伤整个宛城市古玩拍卖行业,借机扩大在宛城市的影响。

博物馆中的几位专家站在人群中,却只是观望着,没有丝毫要出头的意思。也是博物馆毕竟是政府经营,没必要掺和到拍卖行之间的竞争中来。

这下其他拍卖行会不会接招易言不敢肯定,但是百艺拍卖行却是一定得接招了。只是接的好了,皆大欢喜,一个不慎,很可能就是万丈深渊。关系到拍卖行的声誉,谁也不敢擅自上台应战。

易言看了一下百艺拍卖行的人,只见先前接易言进来的市场部经理在一个人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那人接过李经理手中的车钥匙,快步跑了出去,想来是去请人了。

还有几个记者模样的人,扛着摄像机兴致勃勃的正在现场录像。他们可不管其中的猫腻,一个正常的交流会,忽然爆出这么有卖点的事情,不由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般。

台上的姜明得意地看了看台下众人议论纷纷,却都没有动作,故作惋惜地道:“难道整个宛城市的拍卖行就没有一个专家相信自己的眼力么?”

姜明句句针对宛城市拍卖行,就算是不关心这些事情的人,闻言也都明白了,顿时一片哗然。

看書網小说首发本書

最新小说: 乡村小保安 老子是首富 十项全能 最牛大明星 人族末路 浮云之恋 玄铁印 王牌透视 世若囚笼 绝世美女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