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温解道德经 >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 /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者,“知县”之“知”也。

此句释义为:

知人的人,智,自知的人,明。

解:

这句话很简单,意思也很明确。要了解和治理他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有智的。我想这个字,不需要多做解释。而一个能够知道自己想什么,并且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欲望的人,这种人是明的。什么是明呢?就是日月同照,秋毫必见,自己对自己极为了解的人并能够控制自己的人。

所以说,知人是了解他人的想法控制他人,这是智的。自知是了解自己控制自己,这是明的。古往今来,可以把自己看的透彻,并且控制自己的人,都是极少数。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此句释义为:

胜人的人有力,胜自己的人强。

解:

要战胜别人,依靠的就是力。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耐力,有力的人,会打败力弱的人。但一个人自由真正的战胜了自己,才是真的强。强的意思,不是大,而是指的一种刚韧的,不可磨灭的状态。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此句释义为:

能管好自己的足的人富有,在行动上强的人有志。

解:

足是卑微的,所以才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能够将这些卑微的都做好的人,才能够积累小的财富,变成大的财富,从而变得富有。而极富有执行力的人,则是有志的。志是什么呢?志,就是心强。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此句释义为:

不失去住所的人就久,死了但是没有被人遗忘的人就寿。

解:

在这里,“久”指的是人肉体上的生命,而“寿”指的则是人精神上的存在。一个人,只要有一个住的地方安身,那就能活的久一些。死了之后,却一直被人记着,这样你的精神永远都不会消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精神却是传承的。

譬如女娲、伏羲、墨翟等人,他们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融入血脉。他们便是“死而不亡”,这一句话,很好的说明了精神传承的内涵和实质。

总结: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控制自己、传承精神。

最新小说: 南少的冷艳娇妻 最强婚宠:腹黑总裁高冷妻 重生之妖妃祸国 穿越大唐之变化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 走墓人 武炼阴阳 满堂红 漠上红颜锦 网游之千金女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