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
张海见状有些无奈的对女孩儿们说道:“与我一起工作甚至生活了这么多年,难道你们还不了解我的为人么?我不会用这样儿的话来考验你们。如果你们都愿意留在我身边或者几乎都愿意离开,我都会尊重你们的选择。而且也说了:终身的大事要慎重,不应急于一时做决定。
似乎想到自己遗漏了什么,但是却觉得现在自己说出来有些不好,还是看看孩子们的反应再说。
“我们要与圣主在一起。。。“这个时候,孩子们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却大致在同一时间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
“还是用举手的办法吧,愿意留下的举手,这样回答容易遗漏或误会些什么?“张海说道。一般来说因为害怕出头的效应,人们总是畏惧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张海才这样的问道。
在场的孩子们几乎都举起了右手,这些女孩儿们不是张海身边所有的人,总有不少的人还在西院当值而没有来到小礼堂,但是张海却明白。眼前的这些孩子们包括很多有主见的人,几乎可以代表张海身边老一批的女孩儿们几乎所有人的意见了。
“你们不怕以后孤独寂寞吗?即便是西征大业和显了女孩儿们的真诚。
在张海及身边的女孩儿们投入到新一轮的忙碌中去的时候,顾先云与不少从皇城附近仓皇逃到松江府南一处小渔村的文人们却有些惶恐不安起来。这些人只是被邀请的一千五百名体制外文化知识界人员的一小部分,但确实在新朝七年春夏季节里发表过激言论最多且最众的一群人。
“有人跟来了没有?“
“这周的新华周刊有提到皇城里的那件事了没有?“
不少人纷纷议论着。
不过在这随时可以逃往海上的小渔村里的等待没有多少,就纷纷有消息传来。并不只是一家的消息,而是这里很多人用于联络的下人们都送来了从各地发行而来的新一期的《新华周报》
在新一期的《新华周报》上,足足有三个版面大约两万余字的篇幅并配上一些不让人十分眼晕的插图把新朝圣主张海在皇城内临时小礼堂内的讲话全面的发了出来,几乎只是稍有润色而修改而已,但大致的意思是没有变的:新朝在以后的日子里会积极的鼓励和表彰那些在同社会种种陋习与假恶丑做针锋相对斗争的人们,也期望天下间的文人们对这些不良的现象勇于做斗争。并指出了新朝不怕谣言,也不害怕各种过去的“大不敬“,相信天下间的百姓能够分的清是非曲直,也相信君知有民,民知有君。
几乎与此同时,新朝一些官方军事与时事类刊物也公开了一些不涉及一类机密的奏报总结做为新闻。
包括对天下各省两千余个县的勤政与廉洁度的大致评估,以及被怀疑有严重问题的那些地区的列表。
对一些灰色或半灰色的现象,也有专门的文章给予了指名典型般的批评。
在后世一些年代,单位内部的“通报批评“就已经是有所杀伤力的一件事儿了。而在新朝,这种中央性传媒中的”通报批评“几乎就是宣告某些人仕途乃至前途终结的代名词。更可怕的是在这没有无线电有线电的年代,很多人会是在京城及东南当着天下人被”通报批评“之后很可能十天半月内都一无所知。
“会不会是引蛇出洞的一些伎俩?“这时候一名与顾先云相识的人还是有所谨慎的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