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味
PS:
二更在九点
清明节的前两日开始飘起了春雨,家家也不大去田地里忙活了,不是在碓房里舂米就是在家泡糯米包清明粽,忙得既清闲又快活。
章氏拿出旧年到大山里采摘的粽叶,即叶面比宽长的竹叶,采回来后放着阴干,只要不被虫蛀了放几年都不会坏。吴婆子和崔婆子将那一大扎粽叶放进滚水里烫,直到干枯的粽叶被滚水烫得展平柔软才捞出来,又用稻草茎做成的刷子每一张叶子都细细的刷干净。
露台外边的空地上烧了一大堆稻田灰,等这些稻草灰凉了,章氏便拿过洗净的木片做成底部镂空的镇子放在一个大木盆里,镇子四周垫了稻草防止草木灰从底部露出去,然后将稻草灰将镇子装完,又压得严实,再往没有封顶的镇子顶上过清水,清水经过稻草灰过滤慢慢地从镇子底下流到木盆里,清水便成了暗灰黄的稻草灰水。这些水是用来泡糯米的,用稻草灰水泡的糯米做成的粽子要比清水泡的做出来的更香更软滑更好吃。
照人前两的时候见过她娘做粽子,所以也熟门熟路地在一边帮她娘打下手,这里做粽子的方法跟她前世里的也差不离。
粽馅准备了好几样,有花生的,有红豆的,然后就是白糯米的了,照人想起前世里吃过的糯米鸡、肉粽,便也想试一试,反正家里有鸡,去年捡的晒干的菇子也还有,虽然不一定有香菇的味道好,但凑合着吃个新鲜也好。她便央吴婆子去鸡舍里抓了一只两斤多的鸡杀了,能包多少是多少,要是多了就送些给别人做人情,她相信这东西大家都没吃过。定会喜欢这份薄礼。
家里一下多了三四个女娃子可不热闹极了,春雨和春雾都是贫寒庄户人家出身的,家里家外的哪样活儿都会做,甚至比来了一年多的春烟秋水做得还利索,两个娃儿氏母女俩下山去接玉眉回来过清明,等从玉眉家回来时已到吃晌午饭了,章氏翻看了下糯米,觉得泡得差不多了,便动手将糯米从稻草灰水里劳出来打算沥着,估摸着晌午饭过后就差不多能沥干了。
春雨春雾自是主动上来帮忙,笑道:“夫人,你先去吃饭,咱来就成了哩!”
“俩丫头可真懂事儿啊!”章氏见两个女娃子如此勤快,便笑着随口夸了两句,将手上沾着的糯米粒搓干净洗手去了。
吴婆子在伙房里看着火,春烟便带着喜弟坐在檐下吃饭,她听后瘪瘪嘴,轻哼了声:沈家就你们能耐!
喜弟嘴里嚼着她,听她嘴里嘀咕,便仰着头含糊不清地问:“春烟姐姐,你在说啥哩?”
春烟讪笑了两声:“没啥,快吃饭,吃完饭包粽子给你吃!”
“好!”喜弟奶声奶气地回道,又扒了一口饭进嘴里。
下午包粽子时,照人可过足了一把瘾,前两年她娘不让她弄这些,主要是没功夫教她,前世里小时候她母亲没教她,大点儿每年的清明节回家时,家里的糯米已煮熟了,所以并不会包。今年就不一样了,家里有了充足的人手,而且玉眉对包粽的活计都是顶熟的,姑嫂俩便用个小木盆装了泡得浅黄鼓胀的糯米挪到一边去包,她们包的是鸡肉菇陷儿的,因为量少。花生、红豆那些的因为家里那么多仆人,而且自己家也要吃,所以包的量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