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大雷音寺。
三世诸佛齐聚。
如来盘坐功德金莲之上,传授佛法。
而所有人都是屏息凝神,生怕错漏了一句。
就在这个时候,如来停止了传法,反而两指拈起旁边的玉兰花,微微一笑。
阿难迦叶会意,亦是跟着露出了笑容。
紧接着诸佛亦是跟着笑了起来。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默契。
而在场,没有露出微笑的,只有闭目盘坐的金蝉子和自顾念诵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观音菩萨。
如来没有理会观世音,却是看向了金蝉子,开口道,
“金蝉子,你可悟出我拈花一笑的真意?”
“嗯?悟空?是悟空吗?”
被如来点名,金蝉子悠悠醒转。
只是眸中混沌未散,喃喃自语。
“悟空?”
诸佛皆是一愣。
只觉得金蝉子此言颇具禅机,却怎么也有些琢磨不透。
只当是金蝉子的妄言。
唯独如来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色,只不过掩饰得很好,并没有为众人察觉。
“金蝉子,你可否解释一番悟空这二字真言的含义?”
如来看着金蝉子,继续追问。
“悟净、悟能...”
金蝉子恍若未觉,继续浑浑噩噩地说道。
诸佛看着金蝉子,如何不知道他在如来传法的时候开起了小差,皆是看好戏的模样。
金蝉子开口说出的什么真言,怕也是梦呓吧。
而如来的面色,却是变上了一变。
金蝉子如今显然是梦中所言,但这真言三句,已胜过了无数佛陀菩萨。
甚至连他的造诣也...
如来目光闪烁,终于开口,“金蝉子,还不醒来。”
雷霆之音于大雷音寺之中炸响,唐三藏猛得醒转。
他看到了佛殿之上,盘坐金莲之上的佛影。
看到了一众佛陀、菩萨和罗汉。
无数陌生而又熟悉的记忆涌出,唐三藏瞬间明悟了过来。
无天大魔真的让他回到了过去,一个似是而非的过去。
西游尚未开始,他仍是佛门的金蝉子,还未入十世轮回。
唐三藏隐隐觉得两个世界存在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可当他去深思之时,总有迷雾笼罩,让他看不真切其中的因果。
“金蝉子。”
如来的眸子微冷,金蝉子如今左顾右盼,显然不是一个好好听课的弟子该有的举动。
不过,想到他之前说的三句真言,如来还是按下了心中的不耐。
“嗯?”
唐三藏回过神来,知此时为如来传法。
不过...
如来拈花一笑,好熟悉的一幕!
接下来,便是如来要让他进入轮回,重修十世。
“金蝉子,不知悟空、悟能、悟净三句真言何解?”
“悟空、悟能、悟净...”
唐三藏的目光之中多了几分复杂。
这是他的三个徒弟。
如今如来却让他以真言作解。
也罢,环视了在场诸佛一眼,目光在观音之上停留了片刻,终是定定地看向如来。
“阿弥陀佛,如是我闻,先解悟空一句。”
“空,乃天地万物之体用,即无忧、无虑、无恼、无我、无相、无众生。”
“人心之相,比及心猿,亦称行者,唯历劫历难,弥坚心智,方可圆满,是为悟空。”
唐三藏说完,眼中有几分恨意流转。
历劫历难...历劫历难....
诸佛听闻金蝉子的释义,皆是一愣,然后微微色变。
金蝉子,不过一沉迷佛法精深奥妙,终日以打坐为乐,怎有如此深的体悟?
他们不解。
唯独如来,看向自己这个弟子的目光,终是带上了几分正视。
之后,唐三藏复又开口,“复解悟能一句,能者佛言皈依,通归一,七情六欲之相,比及阴猪,唯持八戒定心,方可圆满,是为悟能。”
念及此处,唐三藏的眼神有几分复杂。
他的这个徒儿,最后真的...修成正果了吗?
定不住心猿,阴猪无用。
而如来的手段....净坛使者,净坛使者.....
而诸佛这个时候,亦是彻底变色。
他们深刻地意识到,金蝉子的佛法造诣远在他们之上,若单论佛法,可证佛果。
如来,“说下去。”
“终解悟净,净者通静,随其心静,即佛土静,和阴阳,定心五行,方能悟透一切本来清净。”
“阿弥陀佛,贫僧曾于幻梦之中,顿悟了一句禅语。”唐三藏突然看向如来,行了一个佛礼,“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什么?!”
唐三藏淡淡的声音如雷霆般在诸佛心中炸响,如果说之前三句释意为修佛三步,先是悟万相皆空,再是悟万法之能,最后悟万禅之净。
如此三句真言,皆是让诸佛有感金蝉子佛法精深奥妙,那么这最后一句话,则是让诸佛觉得,金蝉子的佛法,能够真正比肩如来。
他所缺的,不过是岁月的沉淀,证得佛果,亦不过是时间问题,一时间,诸佛看向唐三藏目光中的不屑之意已经尽是散去,有的只有一丝丝羡慕甚至是妒忌。
一个杀戮成性的六翼金蝉,被如来度化,皈依佛门不过千载,却竟是有这般的佛法造诣,这让他们如何不羡慕,如何不妒忌?
而如来此刻,亦是深深看了唐三藏一眼,眼底俱是惊色。
他竟是有些看不透自己这个弟子。
尤其是最后那直指修佛本质的禅语,更是让如来许久未能突破的修为隐隐有了几分松动。
他可是菩提树下顿悟成佛,而金蝉子以身为菩提作禅,分明是让他看到了一条突破桎梏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