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自立的号角 163
老马请的那个“情报贩子”,其实就是对收集信息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比较在行。刘佳自己没有公开过的隐私信息,这“情报贩子”就根本无从寻找。
泄漏了最多刘佳个人信息的地方,倒是一个同学录网站。他与他那伙中学同学,全班有半数人以上,都在这个网站里登记过个人信息。
石瑞娟她虽然也有在这网站里登记过,可她却了解泄漏个人信息后果可大可小。为了避免可能导致的某些意外,所以她关于自己的隐私信息一律从不公开。
其实她也提醒过自己的男朋友,但刘佳对这类事,通常都是一只耳入一只耳出,从来就没有重视过。石瑞娟劝了几回,见刘佳没动静,便也不再提及这种事情了。
年轻人通常都会有这种心态,即便知道自己的某些作法,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只要祸事没有降临,却多数会采取一种“侥幸”的态度。刘佳和石瑞娟这对小情侣,虽然相比他们的同龄人“懂事”,处事风格比同龄人要稳重。
但在面对这种未知的“将来”,他俩却也没有过多的防范心理。
说白了,就是某些人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好,所以对社会上的某些黑暗面见识得还不够多!
现在某些人的侥幸心理,就被一个有心的坏人给利用了。这坏人从几个不同的网站信息里,整理出了相对详细的刘佳个人资料来。
志爷通过这份情报,现在已经知道刘佳有个叫石瑞娟的女朋友,有两个从小玩到大的交情非常好的朋友,还有一对开着小饭店的父母。
在这里有一处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志爷一开始就没打算付出多少调查费用。
这笔原本就不多的钱,经过老马的手以后,更是所剩无己。老马他找的情报贩子本来就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加上觉得这点钱不值得自己多花心思,所以能偷懒就偷懒了。
如果调查费用够高,难保这情报贩子还能不能找出更有价值的情报来。
比方说在“石瑞娟”那一项里,除了有个名字以外,一切有关她的资料和照片都没有。石瑞娟她除了在某些官方的保密网站里,从来就没发布过自己的照片和有关资料。
而她与刘佳两人在交往过程中,平常虽然也拍了不少生活照。但由于这对小情侣手里的硬件设备不足,相机里的照片要输到电脑里本就啰嗦得很,就更别说特意传到信息网络上啦。
如果志爷他手上有了石瑞娟的详细资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恐怕就会有变化。
但即便现在志爷手里没有石瑞娟的详细资料,情况却还是恶劣得很。
首先是刘佳的双亲,刘满福和胡芸两夫妻在老街开了多年的饭店,且“刘记”饭店还上过电视。再加上前天在龙豪公司的记者招待会上,刘佳公然宣布过自己就是“刘记”饭店老板夫妻的儿子。
象这种连在电视上都能看到的资料,老马找的那情报贩子倒没有放过。
除了父母和女朋友的资料,关于刘佳的资料里,还有他两个异姓兄弟的资料。当然了,在那资料上的原文没写明“异姓兄弟”这种字眼,只是写了“死党”两字而已。
刘佳登记中学同学录的那校友录网站里,有个比较有趣的功能。该功能会根据用户互相之间选定的“关系程度”,而形成一种树状的结构图。
这样一来,全王土国的用户都能根据这结构图,从自己现有的朋友里,再发现新的朋友。
刘佳与小关张辉两人在那个网站里,关于“关系程度”一项,三人互相之间所选择的都是“死党”这一项。
“死党”这个词,很直接地就让其余用户看出这几个男性用户之间的关系。就象在女性用户之间,有“闺蜜”这一项可用来表示互相之间的交情。
单纯从网站的树状结构图看来,张辉与石瑞娟彼此之间除了“中学同学”这关系以外,再有什么私人交情。但要论及人际关系,其实他俩彼此都是刘佳的无血缘亲人。但他俩在保护隐私信息这方面,却有着“英雄雌所见略同”的共通点。
张辉自己所愿意公开的隐私信息,就只有他自己的工作。因为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完全就是在炫耀式地公开了自己的工作--巡检。虽说张辉他现在还是协检员,但迟早都能转正成为巡检嘛。
石、张两人在这方面唯一的区别,就是石瑞娟劝过刘佳几回,而张辉却从来没在这方面劝过刘佳。
张辉他知道“老大”这个人如果不是自己意识到错误,想劝他改正什么习惯那可难得很。他才不愿意在这方面浪费口水,反正“老大”刘佳怎么看也不象是个倒霉的人嘛。
小关在管理自己隐私信息这方面,其泄漏程度比刘佳是有过之而不及。
他不但公开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关智杰”,连自己是“卓越”公司的少东家,平常最喜欢在青云山十八连发夹弯飙车,包括自己最近还买了辆新车等信息,全是公开可见的信息。
小关那种性格,就是刘佳以前用来呛小关的那句话:
“老二你不炫耀就会死啊”。
而这种性格,很快就要给小关他的命运进程带来巨大影响。
反复查看着刘佳的资料,志爷“恼羞成怒”的精神状态,当然不会如此轻易就此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但他的情绪却变得冷静了一些,至少不象先前那般暴发,而是恢复成了平常那个无耻卑鄙的阴谋家德行。
“随便把这个白胖子给弄死?这也未免太便宜这杂碎..”
阴谋家在意识里盘算着某种诡计,却丝毫没去考虑对方哪里得罪过自己。当然啦,志爷他之前已经随便想过好多回了,早就认定“白胖子”在许多地方都得罪过他。
比如赢了云海路那场公开比赛,让志爷他没能打脸成功。
比如在龙大傻的记者会上发表白痴言论,然后直接影响到志爷的第二次打脸计划。
比如说以前小时候欺负过志爷..
刚才会出现的这第三条,其实正代表志爷他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对自己的妄想和现实已区分得不太清楚。
也许从小到大,无论是当年的志仔,还是现在的志爷,他从来都没走出过自己的内心世界。
旁人接触到的部分,只是他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旁人眼前,让旁人误以为已经与他有了接触的一点“表相”而已。
阴谋家志爷他可没打算轻易杀掉刘佳。这样做既太便宜那“白胖子”,如果真要具体实施起来,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动手。
志爷他人生这么多年以来,“买凶杀人”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可不是一种构思,而是反复尝试过,并失败过数次的行为。
他从自己的亲身体会里得知,以为花钱就能找到什么“职业杀手”?这完全就是放屁!为了钱而来的家伙如果不是纯粹的骗子,就是一点也不可靠的白痴。
所以这回他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要直接雇佣打手或杀手。
如果想要夺走一个人的生命,除了花钱买凶以外,其实还有一种简单且可行的方法。这方法由于可行性高,所以被大多数罪犯所采用。
那就是由自己亲自动手。
在志爷他的手里,的确曾经有人被他夺走过性命。前不久就有个还不出名的男装女装艺人,就被他杀死在电视台的台长办公室里。
可当时的情况很复杂,他的情绪当时由于外界的刺激,与刚才发彪砸东西时一样,都处于极不稳定的精神状态。等他意识里那股子邪火怨恨得以减轻以后,直到六天后的现在,志爷他还总是觉得毫无安全感,总是疑神疑鬼的来着。
阴谋家之所以被称为阴谋家,正是他们极不愿与敌人正面交锋。无论他们有多么痛恨那敌人,也会选择从背后靠阴谋诡计来伤害对方,却绝对不敢当着对方的面,凭实力去打烂对方的脸。
那些懂得利用阴谋诡计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将敌人逼到绝路以后,再与敌人“堂堂正正”决一死战的人叫“战术家”。这种行为虽然算不上光明正大,但至少不能将“战术家”这称号,与“阴谋家”这种贬义头衔相提并论。
志爷他就是个典型的阴谋家。无论是当年对待龙豪,还是现在对刘佳,他都根本没有与对方一命换一命的打算,从来就没有这种胆量。
志爷他潜意识里的实质是“懦弱”,但表层里的思维,却是用“冷静”为理由在不断说服着志爷自己。令他觉得自己应该选择一条“明智”的路线来报复。
志爷他考虑到自己现在可是在保释期间,很有可能还被衙门的人不知道从哪里,用不知道哪种方法监视着。如果现在自己因为不小心而做错了什么事情,自己随时都会倒大霉。
六天前犯的人命案已经事发,这情况他也不是没考虑到。虽然没考虑出个万全的结果来,但还是在毫无理由地说服着自己:
“只要眼下不再出什么差错,这次肯定也会象以前那几次一样,有惊无险大步跨过!”
这其实还是侥幸心态在作怪。犯罪者大多存在这种心态,每次作案都格外严谨,绝不因侥幸心态而犯错,且毫无原由作案的犯罪者,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
志爷觉得自己身娇肉贵,身为一位了不起的大贵人,在这种时候当然不能再以身犯险。自从多次买凶失败以后,为了避免眼下这种情况,志爷他可是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志爷他在海州成为慈善家的原因,自然与他捐过一些善款有关,只不过宣传工作也很到位就是了。
在他的“善举”里,其中一条是他收养了一个养女。
出于某种恶趣味,志爷给自己这个养女起了个名字--潘思冬。这名字乍看没什么问题,虽然听起来感觉稍点冷硬了点,但作为一个姑娘的名字,倒也算是合适。
志爷他恶趣味的关键,在于“思冬”这个词。尼德兰语里“石头”一词,与王土官话的“思冬”相比,两种语言里完全无关的两个词,其读音却几乎一样。
除了某些恶趣味做怪,以及为了他的“慈善事业”以外。这个从小就被志爷养大的女儿,可正是志爷为了在眼下这种时候派上用场的人选。
敲定了执行自己计划的人选,接下来还得仔细策划出个行动计划来。
直接杀掉“白胖子”,这么干对那家伙未免太过仁慈。基于这个原因,志爷一开始就没这么打算。他现在在想,该怎么做,才能让“白胖子”体会到人生中最大的痛苦?
志爷意识里盘算着,脸色自然变得越来越阴沉。老马见状可有点担心,怕老板他再次忽然暴起。
老马考虑再三,觉得自己还是退到房门口处会比较安全点。
与老板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是为了在老板忽然暴发的时候,能给自己留点反应的时间。但当老板叫人的时候,自己在这种距离也能马上凑过来。老马总觉得眼下保持这距离是最合适不过了。
在以前的情节里笔者就交待过,老马他是志爷身边最得宠的“马屁精”。志爷是经常把老马当成傻瓜,但老马他本身却一点也不傻。
刚才志爷负面情绪爆发的情景,一下就让老马他联想到前几天老板办公室里的情况。他现在基本已经确定,那天发生的事情,跟老板说的经过完全不一样。
不光是因为老板他当时无意识地说错了话,他老马就如此轻易下了结论,他老马那双眼睛和脑袋都不是白长的。
老板的力气看来比自己想象中要大,足以掀翻那张一次够坐十个人的大皮沙发。想必那天办公室里的桌子也是由老板出手掀翻,而不是老板口中所说“有人站上去表演不小心踩翻”。
眼前明摆着就是个杀人犯,从常理来说不是第一时间选择逃跑,就是尽快向执法者举报。可老马他却选择了第三条路,他打算与“虎”谋皮。
只要有钱赚,管老板到底在干什么,自己小心点就好。这是老马的如意算盘。
他平常为了赚老板的钱,可以忍受种种打骂侮辱,眼下对金钱的占有欲也战胜了恐惧感,自然而然地为了志爷的钱而选择了留下。只不过他的潜意识却不停地警告着自己,所以让老马他满怀危机感,悄悄溜到离志爷较远的位置去了。
谁知道这个与虎谋皮者,最后会不会也落得“前辈”们的下场。传说中那些为虎作伥的恶鬼,可都是由被老虎吃掉的人化身而成。
志爷并没注意到老马现在越退越远,他经过一通盘算,这时候想出了个恶毒的计划。
一个极常见极传统,其性质称得上“恶毒之最”的计划。
从人类还没摆脱类人猿的兽性,在“祼猿”的群体里,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很恶毒的报复方式。这方式后来经过漫长的改良,渐渐成为弱小的个体之最爱。运用这种方式,弱小的个体可以伤害自己原本无法战胜的强者,或用这方式向那些有庞大势力的强势者进行报复。
“弱小个体”无法用肉体暴力,或别的什么力量来战胜“强势者”。在这种情况下,向“强势者”身边那些比“弱小个体”还弱的亲人下手,自然是“最佳”选择。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针对“强势者”的年幼子女下手。
其实这种前提原本只是废话。如果能直接对“强势者”下手,那还叫什么“弱小个体”啊?
但偏偏有些性格极其扭曲的人,将废话变成了实际前提,所以不得不在弱小个体上标注双引号。
这些“弱小个体”,明明已经占据了许多优势,却出于“让对方心痛欲死”这种恶毒念头,而选择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报复。
志爷现在就打算对刘佳做出这种事情。
他的计划进行到这里,只完成了约三分之一,只是决定了报复方式。而接下来的,自然就是要决定合适的伤害对象。
志爷他在多年的演员生涯里,为了能将某些角色饰演得更加出色,为了达到“弄假成真”的演出效果,他曾经自学了不少有关反犯罪的知识。
官府出于某些教育意义公开过一些案例,并希望人们从这些案例上吸取教训,不要象案件中的罪犯那样做违法的事情。但在志爷他眼里,这些东西却有别的教育意义。
他根据罪犯被逮捕的过程,而逆推出罪犯的犯罪经过。其中还有少部分内容他推理不出来,还特意打着“为了演出更生动”的旗号,从自己在官府里认识的人们身上套出了“真相”。
父母?象这种常年不出远门的人,居住地点又是在闹市区中心地带,附近肯定是人多眼杂。要对这种对象下手,就算是成功,周边肯定也会有许多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