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玄幻魔法 > 风流妙厨 > 第418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33

第418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333(1 / 1)

吹响自立的号角 333

强壮能吃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最幸福不过。要是在“饥荒”或“战乱”之类年代,这类人为了一饱口腹之欲,或是单纯为了填饱肚皮,免不了便要将自己强健的体魄,应用到某些“歪门邪道”上。

话说回来,什么人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幸福?只有懂得对比才能查觉到:现代生活里许多貌似平凡的种种细节,实则都是“有史以来难得的幸福”来着。在现代生活这种条件过日子,却还挑三捡四挑毛捡刺的人?批评这类人“太不识好歹”半点不过分。

由于事先便预订好了菜肴,客人到场后提供菜牌,只是为了最终确认一次而已。当确定照牌上菜以后,这“兄弟”酒家上菜的速度倒是满快。正向兰凤绫传授饮食养生知识的刘佳,还没说完“什么饮食习惯才好保养肠胃”,酒水和点心小菜便全都上桌了。

兰凤绫一见酒水送到,便主动招呼服务员“倒酒”。她先前主动向刘佳请教问题,主要也是为了向这年轻人示好而已。“保养肠胃该吃什么最合适”这类知识,说得难听点就是些生活常识而已,在海州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基本都懂。

刘佳其实也没把这“指教”当一回事。他纯粹是见兰凤绫主动搭话,便有一句没一句说了起来而已。

见兰凤绫主动停止谈话,然后象个主妇一般指点起家宴流程,刘佳其实还更乐意。与其跟自己没多少好感的“阿姨”闲扯,他宁愿与自己的女朋友多说些体己话。

石瑞娟拿到她的记者资格证以后,她的喜悦心情连带影响了刘佳。小两口之间现在正有好多话想要互相倾诉哩。

服务员按照兰凤绫的吩咐,用圆柱型的矮玻璃杯分别倒了六杯酒。其中三杯里的酒水才刚勉强铺满杯底,顶多只有五到十毫升左右,另外三杯都装了满满一整杯。

由于酒精表面的张力,在满杯的三杯酒上,酒水都拱出了杯面少许。

“这酒的味道有点怪,第一次喝也许会不习惯,先来一点点尝尝味道吧。”

兰凤绫一边这么说着,一边亲手端起其中两“小杯”酒,亲自送到刘佳及石瑞娟面前。给两个年轻人送上酒水以后,她才将其余三“大杯”送到三个师兄那里。

酒水一进石瑞娟的嘴,她的眉头便不由自主地紧皱了起来:

“好辣,度数很高吧。”

龙豪见刘佳貌似在细品口中酒水滋味,再见自己的小师妹说不出酒中细节,便再次主动发言:

“也不算太高啦,也就比本地人常喝的米酒烈那么一点点而已。”

石瑞娟一听“比本地米酒的度数还高”这茬,眉头比刚才皱得似乎要更紧了一些。她并不喜欢喝酒,无论多烈的酒都不喜欢。她平常顶多是出于应聘心理,会陪自家人喝一点点啤酒而已。

加上肚子里还没垫底,便先喝了一口烈酒,她这会儿对酒的反感可是更加强烈了。

坐在旁边的陆子光反应很快,还没等其他人有所表示,他便替大师兄发号施令了:

“经理,你这里有新鲜的椰青吧?”

没熟透的椰子表皮颜色呈青绿色,海州方言把这种状态的椰子称作“椰青”。没熟透的椰子肉可不好吃,但汁水却比熟透的椰子要清甜好喝得多。

得到酒家经理“肯定”的答复以后,陆子光便赶紧表示,让店家多送两只“椰青”上来。陆子光在专业领域比他大师兄差得远,但在查颜观色方面,陆子光却是在场师兄弟妹几人里最优秀的人。龙豪和兰凤绫还没发觉石瑞娟不喜欢喝酒,他“光哥”一眼就已经看透了这一茬。

至于在旁边象木头人一般的钱子义嘛,谁知道他看出这一茬没有,反正他一直象个呆子一样不说话。钱子义这人性格极腼腆怕生,明明练了一身功力深湛的硬功,却没能将性格也一起变硬。

要不是这包间里都是自己人,钱子义甚至不敢直接坐到桌边,估计早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光哥”之所以要求送两个“椰青”来,除了要给石瑞娟拿一个喝以外,另一个是特意为兰凤绫所准备。他刚才听到刘佳向兰凤绫“传授”养生知识,然后忽然想起“小师妹的肠胃还没完全恢复,可不能喝太多酒”这一茬。

“椰青”水既好喝又没刺激性,不会给肠胃多增加负担,好多在海州生活的人都喜欢喝这玩意儿。只是没几人知道:在紧急情况下,“椰青”汁水可用来临时代替注射用生理盐水。

知道这一茬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改变对这汁水的好感呢?或是有多少原本不喜欢这汁水的人,会忽然喜欢上这汁水呢?人性总是相当复杂的嘛。

刘佳接过兰凤绫送来的酒杯后,由于先前看菜牌时听过说明,他知道这是从尼德兰进口来的烈酒。这种颜色与红茶颜色极相似的酒水,习惯透明酒水的他总觉得感觉有些古怪。

把酒杯送到鼻子前嗅了两嗅,刘佳很快便断定:味道不是自己习惯的任何一种酒香。

他回忆起前几天在龙豪家大屋暂住的经历,那次倒是喝过与这酒味道类似的尼德兰进口酒。但要是仔细对比两种酒香,细节上却又有些差异。

上次喝的那种酒香,是略带烧糊蛋白质的那种焦臭味,或说焦香味。而现在眼前这杯,却仿佛是一股烤制烟草的香气。

“管它呢,反正是喝进嘴的东西。”

刘佳这么想着,便一下将杯中酒水都倒进了嘴里,反正杯里也没多少酒。他并没急着将酒咽下,反而用脸部肌肉将酒水在唇舌间不住淌动,以便仔细品尝这新鲜事物的滋味。

“嗯..是有点象烟味,没错。但不是我们国家的烤烟,倒象是那种混合型的尼德兰劣质烟叶。”

他虽然不常喝酒,但对酒水却从不反感。事实上,他要认真喝起来,其实他的酒量很不错。同等分量酒水对他带来的刺激感,自然比酒对石瑞娟的刺激要轻得多。

第一趟送上餐桌的食品,除了酒水以外还有九个花样,分别是三道点心和六道小菜。在送上最后一道小菜的时候,“兄弟”酒家的元老大厨,即先前那酒店经理的亲兄弟,居然跟在服务员身后一起走进了包间里。

这大厨明显也是龙豪的老熟人,两人打交道的方式明显不需客气。两个“老家伙”互相扯了一阵皮,龙豪特意向对方介绍起刘佳来。

最近“多亏了”龙豪公司举办的宣传活动,令刘佳的知名度也跟着高了起来。由于刘佳不愿意配合新闻媒体的炒作行为,他的名气还没为整个王土国所知,知名度的增长速度便缓了下来。

但在海州一地,不认识刘佳却知道有这么一个“存在”的人,却还是有不少。前几天但凡有看过海州当地报纸的人,几乎都听说过有刘佳这么个人。至少“兄弟”酒家的这位大厨,就知道有刘佳这么一个人存在。

俗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即便冲着与龙豪的交情,这大厨与刘佳的初次见面也显得不太客气。

当然啦,也可能是因为:这大厨的脾气与龙豪类似,两人都是那类“自来熟”的家伙。如果这大厨先前根本没把刘佳看作陌生人,他的态度倒也算是正常得很。

大厨与刘佳客套了一番,便领着服务员走出了包间。“兄弟”酒家的经理这时也跟龙豪打了个招呼,然后独自一人走出了包间。

也是啦,消费者是悠闲地上门吃家常便饭,可经营饭店却不是什么悠闲的事情。即便经理和大厨都是龙豪的熟人,在这种“晚市”最忙碌的时段,能主动过来交际一通,也已是看在那朋友交情的份上啦。

等经理和大厨两人离开以后,包间里除了还有一个服务员留下照应以外,其余的都算是自家人啦。

“大家都是自己人。”餐桌上最年长的龙豪第一个发话了:

“别客气啊,自己动手,夹不到就站起来。”

在一阵“哈哈”声中,六个人都开动了起来。包括服务员在内,在场所有的人都被逗乐了。

龙豪这句话是句玩笑话。餐桌上有个同样是圆型的转盘,除酒水外所有食品都放在这转盘的边缘上。无论想夹什么,就用转盘把食品移到自己面前即可。

按照传统海州酒席的规矩,各种食物上桌的方式各有不同。接下来将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刘佳先为石瑞娟夹了个叉烧包:

“你不习惯喝酒,赶紧吃这个垫垫底,胃里有油最挡酒了。”

给自己女朋友夹去个叉烧包以后,他也给自己夹了一个。因为蒸笼里的叉烧包正好有六个,大概酒家原本的安排就是“一人一个包”吧。

刘佳品尝后,觉得这种用发面蒸出来的肉包子并不特别。这叉烧包用了海州正宗的传统工艺,味道又香又甜,叉烧肉馅也是肥腻多汁。咽下包子以后,刘佳从自己口腔中残留的味道看来,认为这包子里没有并添加人工香料。

龙豪见刘佳第一口便吃叉烧包,便说笑起来:

“小兄弟你还真喜欢吃叉烧包。那回我到你家店里,就听店里那姑娘说过,说你这少东家每天早上不吃自家店的叉烧包就不自在,看来是真的喽?”

“我家店里的姑娘?”刘佳马上想到一个人:

“是在我家当咨客的那位大姐吧?她是我家店里的老员工啦,当然知道我喜欢吃什么。”

“就是知道你喜欢吃叉烧包,才特意给你点的。”

龙豪说着话的时候,话音里还混杂着“嗨嗨”的坏笑声。光看他的表情倒满正派,可再配上这笑声,正经的感觉便受到负面影响喽。

桌上的正经点心一共有三款。除了先前的“传统叉烧包”以外,还有“糖葱”和“西瓜盅”两种。

“糖葱”里头其实没有半点葱。这东西本来是海东省东北地区的风味小吃,后来随着省内人口大量流动到“省城”海州定居,才随着原产地土著一起流动到海州来。

这种被切成块状,或说是段状的点心,其实是用麦芽糖团拉扯出来的糖块。由于拉制这糖块的手法与“拉面”很相似,所以有大量空气混进了糖团里头。

随着原本温热柔软的糖团渐渐成型,混杂进大量空气的糖团内部,便会逐渐凝固出好多气孔。糖团拉成细长的条状,制作者便会趁余热将长条贴在一起,糖团便成了糖条。等糖条完全冷却以后,再切成一段一段。

制作完成的麦芽糖条,因为里边有大量气孔,看起来就仿佛老葱的叶子一般,原产地人便将这种点心命名为“糖葱”。

桌上那道“西瓜盅”是一道考究厨师刀工的食品,与刘佳昨天制作的那道“冬瓜盅”有点类似。由于这“西瓜盅”是用来卖的商品,“兄弟”酒家的某个厨师,在西瓜外皮上雕了好多漂亮的花纹。

把西瓜连蒂那侧,即所谓的“头部”切去少许。然后将里面的瓜肉都挖掉以后,再将瓜皮雕满花纹。原本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西瓜,这会儿却成了外表精致的餐具。

“西瓜盅”里原本被挖掉的瓜肉,比刘佳昨天做“冬瓜盅”时挖掉的冬瓜肉还要多,瓜身内侧这会儿已能看到青白色的瓜皮。瓜肉倒没被浪费,而是用来榨了好多西瓜汁。

往西瓜汁混合少量食用胶及蜂蜜,经冷冻后变成类似海州特产“凉粉”的果冻。把西瓜果冻和黄豆大小的糯米小丸混在一起,然后装回瓜皮餐具里,就成了一道“西瓜盅”。

说白了,这道“西瓜盅”也就是外表美观而已,用做装饰的实际意义远胜其滋味。为了发挥“西瓜盅”的装饰作用,这道冷点心自上了桌以后,在桌上所有食物都撤掉以前,便一直放在原处没挪窝。

要是完全按照海州土著的宴请习惯,象“西瓜盅”这类体积较大,不便食客自行取食的食品,顶多只是在上桌时向食客展示一次即可。展示后的菜肴会被服务员移到一边,然后由服务员到一边进行分装,再分别送到食客手里。

可要是完全依照这宴请习惯,“西瓜盅”应有的视觉效果就无从发挥了。所以任何酒家处理这类“装饰品”的方式都一样,都是特意将这类食品留在餐桌上。

除了“西瓜盅”以外,象“冬瓜盅”以及所有强调装饰作用的菜肴,商家都会刻意将其留在餐桌上。

吃点心的时候,身为家宴主办方,兼“一家之主”的龙豪又开起玩笑:

“这里没人有糖尿病吧?要是有糖尿病就麻烦喽。”

他的笑话引得陆子光、刘佳一阵大笑,兰凤绫、石瑞娟与钱子义三人的表现则略有不同。

兰凤绫是眉头微皱,因为她一向不太习惯大师兄这种行事风格。但要说反感么,倒又不至于那种程度。

石瑞娟是撇嘴苦笑。她其实也想跟着大笑,可又觉得自己与这些人不太熟,所以一时半会间还“放不开”。

钱子义倒是先笑了一声,然后赶紧将头扭到一边。这个貌似死板铁汉的薄脸皮大叔,由于多了个属于“陌生人”的石瑞娟在场,弄得他连在熟人面前大笑都不好意思了。

按龙豪和陆子光以前所说,钱子义的性格要不是这副德行,估计早就成了全国知名的大明星啦。

现在餐桌上除了三道点心以外,还有六道小菜。分别是“乌龙瓜子”、“密制卤花生”、“老太爷腐乳”、“海鳗冻”、“杂锦蜜饯”以及“糖心皮蛋”。

“乌龙”这词在海州方言里,有马虎大意的意思,但这“乌龙瓜子”,却不是什么马虎大意弄出来的小菜。这道小菜里的“乌龙”,其实是新鲜的乌龙茶叶。

“乌龙瓜子”里有用盐炒过的南瓜子,炒熟起锅以前才将乌龙叶混进去一起炒。等这南瓜子被食客吃进嘴时,瓜子里的咸味已差不多全被乌龙茶叶给吸走,瓜子皮上还多了些乌龙茶香。

由于南瓜子的外壳不硬,有些牙口好的食客,比如象刘佳这种,会直接将整片瓜子放进嘴嚼碎,然后连壳咽下。象他这种吃法,其实最能品尝“乌龙瓜子”的风味。

龙豪和陆子光年龄虽长,但牙口却不亚于年轻人,所以用了与刘佳相同的吃法。

石瑞娟和兰凤绫两人虽然岁数有别,但其实都能咬烂南瓜子的外壳。只是两人考虑到自己的女性身份,所以比其他几个男的多讲究了点餐饮礼节。

至于钱子义么,这个容易害羞的“硬汉子”就没必要多提啦,把他当成背景板算了。

在“乌龙瓜子”被撤下桌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服务员端起瓜子盘却没马上拿走,反而向龙豪提问,说要不要把盘里剩下的乌龙茶叶泡成茶来喝。据这服务员说,他们“兄弟”酒家所出品的“乌龙瓜子”里,所用的都是上等乌龙茶叶,不特意泡成茶喝就浪费了。

最新小说: 美女的贴身强兵 神级宗师 美房东的贴身保镖 女神的超级保镖 纨绔无双 天生高人 回到过去当作家 最强狼少 妖孽战兵 拣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