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民国之错付流年 > 第5章 初入京华识新友

第5章 初入京华识新友(1 / 1)

初入京华识新友

沿着燕申运河古道北上,溯江而行大约百余里。到了湖水粼粼,山光影映的地界。兄弟俩正沉醉于船外的景色。船东却告知山穷水尽了。“前边的运河都淤塞了十几年了。”旅客只好弃了水路改走官道。路行不远就又换了西式喷气飞轮子。兄弟俩,只待立意。”

考生瞬间炸开了锅,谣言四飞。

曹不一暗地里问孟森:“友林,你到底写了什么?”

“没什么呀。不过论述墨翟的兼爱。”

“你不知道主考是个大儒吗?”曹不一紧张地问道。

“他只让论仁爱。我说实情讲真话,有什么不对吗?真要学生曲意逢迎才能入学的话,这种学不上也罢。”孟森有些赌气似的说。

“拧劲儿又上来了不是。你是没错。可情况就是这样。即便先生错了,你也得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说。看来那个王响说的是真的。今年减录,咱们这个专业只招三十名。你还拂逆了主考的意,怕是不乐观了。但愿你的卷子不是他阅的。”

得数好。不顾主考反对,执意增录了你。该不会新校长跟你有什么关系吧?难怪你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是吧?”

孟森哼了一声,不以为然,反唇相讥道:“听你的口气,你是靠关系进来的咯。想不到鼎鼎大名的范阳大学堂也有这些蝇营狗苟的东西。真是叫我们这些靠真才实学考进来的人鸣不平。”

“狗上灶台,不识抬(台)举。咱们走着瞧!”王响恶狠狠地说道。

孟森还想和他斗几句,曹不一半拉半劝,说道:“友林,算了。不是还得去镇上买洗漱用品吗?过两天就开学了。”

王响赶紧从孟森的宿舍溜了。王响虽然穿戴奢华,却不像书香世家的贵公子一般持重,他总是很关心别人的头衔、身家背景。后来不知谁道破,王响的父母原本是江浙一带的缫丝作坊主,靠和买办搭上关系才起家,因而特别重关系。最开始王响以为孟森是孟子之后,说话做事还比较客气,后来却发现不过是个曹家奶妈的儿子,就趾高气扬开来。

三天后,正式开学。范阳大学的传统,新生的第一课是由校长上的。今年的不同之处在于校长本身也是新的,顶着神秘的光环,连王响这等“包打听”也只打听到“做过教育总长这样的大官”等虚虚实实的只言片语。教室内议论纷纷。

“听说前任校长,每年都说同样的话。”

“好好记下这位都说些什么。估计明年就会炒冷饭了。”

三十一名青年听见铃声都迅速回到了自己座位上。大家都很想知道这新校长究竟是何方神圣。个别急性子的扒在门边溜溜地看。突然,把门的向后一摆手:“来了!”众生慌忙回了自己的座。于是大家都立起耳朵,盯着门口,几个相熟的同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轻快稳健的脚步声渐渐地近了。到近处时,突然没了声响。众生一起向门口投去目光。黑布鞋干干净净、青布长衫,典型的一字胡,高颧骨更衬托得脸型的瘦削,一副眼镜端端正正地戴在略有些小却有神的眼睛下,黑发间虽有几缕银丝,确丝毫不显得凌乱: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先生已经立在那儿了。他笑着为来迟了道歉,其实第二声铃还未响,他走上讲台:“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姓韩,名青,字子明。大家既来此大学,我希望大家明了来此之目的。大学者,研究大学问者也。我望诸生以求学为宗旨,潜心治学。勿以名利为旨归。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我有三言与诸生共勉,一言抱定宗旨,二言砥砺德行,三言敬师爱人。”其后,韩子明让学生各抒己见,或蹙眉或颔首,始终不打断学生间的交流。

第二堂课是音乐。上课铃还没响,就见一人快步疾行跑了进来,一个箭步就登上了讲台。看年纪倒像个学生,着黑色西服、锃光皮鞋,举手投足确实带有欧罗巴的徐徐海风。孟森一眼便认出他是那天骑车的人。此人即是留学不列颠归来的赵胤,字飞鸥,还有个英文名。(这让孟森还小小地激动了一番,第一次遇见有外国名字的。不过对于英语一窍不通的他也记不住赵先生的西洋名。)此人颇通声乐、绘画。短短一节课蜻蜓点水地对比了中西绘画的差异。还以戏剧作比,讲到动情处时不时哼上一小段歌剧或昆曲。一节课驰骋出了九万里。亏得下课铃及时解了围,不然他倒不知道如何煞尾。学生们对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颇感兴趣。

一周下来,对不少新生而言,别的科目尚差强人意,唯有英语煞费脑筋。有些人是上过西式学堂的,会秃噜几个鸟国词汇。孟森和曹不一就只能望书兴叹了,放下书,不约而同作苦哈哈状。

“真不明白鹰语学来有什么用?我们又不去猎兔子。”

“你不知道日不落帝国吗?学好鸟语可以飞遍世界。”两人相互调侃着穿过操场边的灌木林。一个高亢的声音传来,“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他俩急忙停住脚步,四下张望找寻:树丛后,赵胤正捧着书在朗诵呢。

“赵先生!先生好!”两人一起出声,吓了赵胤一跳。

赵胤闻声才从回到现实中来,微笑着和学生们郑重地来了个西式握手。

孟森好奇地盯着赵胤手中的书问道:“先生在看什么书?”

赵胤将书顺手一合,将封皮亮给二人,说道:“《王子复仇记》,正好,我想排一个话剧,你们都不是怯场的人,正好来当主角。”

孟森和曹不一相识窘迫一笑,孟森说道:“不瞒先生,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曹不一补充道:“我们俩自小读的就是传统私塾,还不曾学过英语。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记不全呢。”

赵胤拍拍曹不一的肩膀,笑道:“嗨,连国语都能学,还怕什么英语?你们回去把不会的人都召集起来,我给你们补一补。”

“多谢赵先生。”曹不一连忙作揖道谢。

赵胤手一挥,说道:“别叫我赵先生,私下里叫我老赵就行。朋友们都这样称呼我。只是别让乡佳先生听见。”赵胤口中的王乡佳是位出了名的大儒,名雍,字乡佳,自号前清遗老。虽然学生们对他敬而远之,可也不得不佩服他对经史子集的谙熟和一针见血的解析。赵胤与韩子明一说,校长立即拍板将学生的英语课分为两班,零基础的由赵教授。赵不爱以传统教法传授,倒喜欢剑走偏锋,好以戏剧、小说之流为典范。在赵胤的教导下,零基础的学生也渐渐步入正轨。

来到他乡,有的人能入乡随俗,顺利步入正轨,有的人却水土不服,徘徊于学宫之外。王响同学就属于后者。韩校长定了新规:劳心者须得先劳力,学生亲身的大小事务都得身体力行。那些或明或暗的书童、陪侍都一并被清干净了。倘若别的事尚可蒙混过关,那洗衣服就迈不过的拦路虎了。王响既要体面又不肯洗衣服,(其实是不会)因此过了两三周,带来的换洗衣服穿遍了之后便没有干净衣服可换了。难为他竟“聪明”到想出把先前换下的衣服又穿一轮。风干了十来天,味道倒是淡了许多,闻上去还只当是田野里吹来了清新的风。

这天课堂上,乡佳先生踱着步子在同学中念书,走到王同学身边,突然觉得鼻子一酸。先生住了脚步,细细闻来却像是雨后落叶发酵的香味。先生刚低头闻了一下王同学的味道,立时不敌,挺直了身板,退了几步,蹙眉说道:“读书之人虽不滞于物,仪表还是要注意的。追慕古风,应该按照心随、神似、形类的顺序学起。不可本末倒置,先学古人披发赤足。瑁之你懂了吗?”王响羞得满脸绯红,低声答是。

王响别无他法,端着一盆脏衣服生平第一次到了盥洗场。撞见孟森也在洗,心中顿时升腾起无限的希望,欣喜非常地跑过去搭讪问好。他从兜里掏出一块袁大头在孟森面前晃了晃:“喏,把这盆衣服洗了,这块银元就是你的了。”

孟森把银元往王响的盆里一甩,“收起你的臭钱,让我帮你洗,怕你出不起那个价!”一手端起自己的衣服就走了。

王响恼羞成怒,一番大骂后,因为不知道怎么洗,便将盆里盛满水,放了小半盆洋皂就撂下,自个儿去逛了。等他回来,盆里衣服的颜色和他的脸色一样异彩纷呈。

最新小说: 神医庶女:醉卧美男膝 宠冠六宫:盛世皇朝第一后 无良夫君:王爷放开我 全职风水师 炼气炼了五千年方羽唐小柔 许晚春许荷花 五零年代女军医 全家求放过?我有大佬撑腰,不原谅! 先婚后爱:首席娇妻惹不得 长生:我靠睡觉增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