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
Bpod产品发行的第二天,世界主要媒体都关注了这场独特的发布会。
美联社:以“来自红色中国的企业”为主题进行了报道。提到这是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并发出质疑,在红色中国怎么会有人和“非主流”说唱歌星混在一起。当然,它也提出了怀疑,中国是否能造出这么漂亮有个性的电子产品?不是劣质产品?不是仿制品?客观的说,美联社的发问代表了大部分美国人的想法。
法新社的主题是“年轻的中国企业家”。法新社的焦点则主要放在了陈非凡的身上,按他的观点,在中国富起来的企业家都是或多或少有“原罪”的,提出质疑,难道陈非凡是红色二代,背后是否有国家的影子。
路透社则关注的是陈非凡的全球征集商标案,“独到的营销还是噱头”?
路透社毫不客气的指出,陈非凡导演出这一幕,是不是为了提高销量而故意抛出的噱头,并提醒民众要警醒,不要轻易上当。
倒是《洛杉矶时报》给予了很积极的评价,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布会,所发布的产品从外观上看也是很漂亮的,只是最后也对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担心,并对陈非凡和Eminem的关系感到好奇。
…………………………………………………………
凑热闹的媒体很多,褒奖的少,讽刺和毒舌的多。按照大部分媒体的思路,中国怎么可能产出这么漂亮的电子产品。即使当他们亲眼看到了,他们也还是不愿去承认,根深蒂固的观念使他们自动忽视了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一切。
当陈非凡看到这些媒体报道的时候,“哥们也算是享受了把国家元首级的待遇,居然得到了三大社的关注!可惜了这些评论都不是正面的!”
陈非凡叹了口气,“中国企业要想在欧美市场的科技领域占有一部分份额是多么的难!”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予犀利的回击,他决定当回霸道总裁,反正他也年轻,年轻气盛倒也是他这个年龄段该有的。陈非凡决定在下榻的希尔顿酒店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
此时的陈非凡可谓是正处在风口浪尖上,记者不管是高端记者还是八卦记者甚至是更低端的狗仔都对他抱有极大的兴趣。毕竟这个时候,敢在美帝发布电子产品的中国企业少啊,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美国的记者们准备对陈非凡来个大起底,最好是能找出什么丑闻的。
在得知,陈非凡要主动开新闻发布会后,记者们都在内心戏谑:“没想到,这个陈非凡还自己送上门了!”记者们都在想自己该准备一样刁钻的问题来“羞辱”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国年轻人。
2000年10月1号,纽约希尔顿酒店上午9点40时就已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拿着专业相机的记者。在场的记者有不少都是老熟人,见面了还开起玩笑了,“你也来了”。大家一起交流着待会该怎样煽风点火呢!
10点准的时候,陈非凡来到了新闻发布会。
陈非凡主动开口,
“Weclome/to/this/press/conference,I/am/so/glad/to/being/somebody
with/so/many/journalists/joing/it!”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参加,让我享受了一次重要人物的待遇!)
“I/know/the/doubt/in/all/your/heart!”
(我知道你们心中有诸多疑问。)
“About/Bpod,I/do/not/want/to/say/more,you/can/get/very/detail/information/from/Amazon。”
(关于产品,我不想再多做介绍,感兴趣的话,可以上亚马逊网站查看。)陈非凡此次在美国的主售货渠道安排在亚马逊,给予亚马逊高达20点售价的渠道费,依据网站上的订货量给予亚马逊配货,可以说是亚马逊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它只需要在网站上开通一个预订专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陈非凡目前还没有打算在美国建立体验店的想法。
“I/know/that/many/people/are/interested/about/my/background。”
(我知道很多人对我的背景感兴趣!)
“In/fact,I/am/still/a/senior/student/and/from/a/common/family。”
(事实上,我还是个大四学生,来自于一个普通家庭。)
“Not/the/offspring/from/the/red/family,I/promise/it!”
“I/think/you/can/investigate/it/clearly/with/your/power!”
(对于我不是红色家族的后代这点,我敢保证!)
(相信以你们记者的能量,你们能够轻松的查证到这一点。)
“I/also/you/feel/interest/about/the/source/of/our/company/fund!”
(我同样知道你们对我公司的资金来源感兴趣!)
“I/promise/that/this/money/is/from/myself/and/UBS。”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些钱都是来自于我个人和瑞银!)
“I/Sell/the/design/of/Nokia5110/to/Nokia/with/30/million/
dollar/in/1998!”
(1998年,我向Nokia售卖了Nokia5110的设计并获得了3000万美元)!
“With/this/30/million/dollar,I/had/a/action/in/NYMEX/for/
Oil/futute/from/July/1999/to/Feb/2000/when/I/was/a/
visiting/scholar/in/Duke/university。”
“In/this/battle,I/earned/200/million/dollar。”
(从1999年到2000年间,当我在杜克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用这3000万美元在纽约商业交易所炒石油期货,在这场战役中,我挣了2亿美元。)
“In/Feb/2000,I/have/a/strategic/cooperation/negotiation/with/UBS。
Lastly,UBS/achieved/5%/the/shares/of/Black-hole-group/
With/100/millon/dollar。”
(在2000年2月的时候,我和瑞银达成战略合作,瑞银以1亿美元得到了我司黑洞集团5%的股份。)
“I/think/all/of/you/are/almost/clear。”
(我想你们应该对自己心中的疑惑有大概的答案了。)
“Again,the/above/is/in/my/promise,you/can/doubt/and/verify/it。
So,I/will/not/answer/the/question/about/the/above。”
(再次重申,以上所说的,我都以信誉保证为真,你可以去怀疑和查证它!所以,和上述相关的问题我不再回答。)
“There/are/5/questions/for/you!”
(你们有五次提问的机会。)
当陈非凡讲完这些的时候,在场的记者都被震晕了。陈非凡的这经历,标准的美国梦写照啊,尽管是见过不少市面的大报记者,都惊呆了。
众人都还沉浸在陈非凡的爆料中,记者开始窃窃私语。
“什么?卖一个设计能挣3000万美元?开玩笑吧?”
“炒石油期货挣2亿美元,这是一个中国学生能干出来的事?”
…………………………………………
记者们看陈非凡信誓旦旦的样子,虽然心有疑惑,但想到这场合陈非凡也不敢说谎。谎言总会被揭穿的,何况陈非凡说的也不是很难查证。记者们在象征性的提了介个不痛不痒的问题后,作鸟兽散,都急冲冲的去查证今天听到的消息,这信息是在是太劲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