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族以人族为粮草,本是人族的血泪史,但是人族自己却又拾起来继续这么干。
有野心家所为,更有真心祟拜妖魔鬼怪的活人。
而且不只这么一件。
比如人族的战祭之礼,说就是鬼神喜欢,以人族的勇武搏取鬼神的兴趣。是祈求鬼神庇护的不二法门。
然而事实上却又何尝不是拿自己与他人的性命在娱悦鬼神罢了。
对此,江云他们当年当攻略组是学习过这种心态的。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
这件事激起了社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综合征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正如这句话所说:人是可以被驯养的。
而在这个洪荒的世界。初生的人族,没有母亲的维护,更没有强有力的自保能力。其实也一直是受到巫妖二族的驯养。
如果不是巫妖二族同归于尽,人族怕是依然被驯养的命运。
只不过江云想着,却也不好与其他人说。
只能是在众人怒斥北海的时候,他在一边静静听着。
“劳烦少将军了,多谢少将军为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情报,不是少将军我们怕是还不知道。少将军这次立了大功,破了贼军的攻城之围。
我等击破北海乱臣贼子指日可待。
少将军可为首功!”
太鸾李山等人一一夸赞着邓秀。
大功!
首功!
邓秀一瞬间双眼亮起星星。
本以为自己的偷袭任务失败,会受到训斥。
毕竟已经激活的纸人没有办法全带回来,不少损毁在了战场上。
那可是纸人,凡人难得的仙家法器。一次出战,他损毁了一半,即五千具。就是他自己的心情也是不那么美丽的。
不治罪他已经偷笑了。现在竟然还是大功。
“好哒!”
军功没人不想要。邓秀也不例外。人家给,他邓秀当然就接了。
毕竟初战告捷,怎么也比初战失利好听的多了。
当然,这也是被孔宣殴打的多次了,多少习惯了失败。突如其来的成功,这心一下子就美滋滋的,到了手,便不愿放弃啊。
邓秀回报完,末位坐下。邓九公才轻声解释道。
“仙师或许不太清楚,陛下多次征讨北海,却每一次都难尽全功。甚至不得不封那北海袁福通为一方诸侯,便是这食人草难除。”
其他将军在一边显得忧心忡忡,“怪不得最近一段时间北海的动作如此频繁,原来他们是动用了食人草。幸好我们从北海弄回了不少奴隶。如果那些奴隶也被种了草,又会是什么样子……”
李山他们后怕啊。如果不是为了交易江云需要的人口,他们不要脸的跑北海扫荡一番,现在怕是问题更加严重。就不是他们与北海对峙,而是弃城而逃的问题了。
邓九公对于李山他们所为,一开始是有些不满的。虽然劫掠的只是奴隶,但多少有些挑衅北海的行为。
邓九公是看在江云的面上,才装聋作哑。
现在看来,做的好。不愧是仙人,肯定是仙人一早掐指一算,知道了这件事,所以才暗示李山他们出手。可惜自己现在才明白。不然也应该掺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