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内,原随风脚步平静,神色淡然地走在书架之间。
面对着武当山这百年来的珍藏,可以说,其中的书,用浩如烟海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而且在那其中,道家典籍更是居多。
因此,当原随风走在这其中的时候,原随风的笑容就一直没有停过。
他走走停停,漫步其中,他取了一本本道家典籍,时而细细品读,闭目沉思,时而走马观花一目十行。
但是这对原随风而言,并无不同。
他的天赋本就罕见,而且自幼就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
因此,漫步在这藏经阁内,他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吸收这里的知识。
但是,就在原随风翻阅着一本又一本的的书籍之时,但是,随着另一个方向奇怪的声音响起,却吸引了原随风的些许注意。
原随风飘然走了过去,他看着桌案上,一个身着道袍的貌美少年,此时正一脸烦闷地将手中的书砸在桌案上。
而且似乎还不解气,反而更是将书直接扔了出去。
见此,原随风微微侧过头,不想管他。
可是,这是武当山藏经阁之中,能有如此作为之人,恐怕已经极少。
因此,当原随风大概有了对这个人的身份猜想之后。
原随风又缓缓止住了脚步。
“宋青书。”
“原随风对于这个人唯一的记忆点,就是过于恋爱脑。”
“明明硬舔了周芷若那么长时间,且周芷若毫无回应,就完全能够说明问题。”
“可是,就是这样的人,却偏偏喜欢这一棵树上吊死。”
“最终,因中陈友谅奸计,误杀师叔莫声谷,成为武当派叛徒,被张三丰处死在武当山上。”
对于他,原随风同样不好评价。
宋青书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做什么坏事。
他只是一心一意的喜欢上了周芷若,并且为她做错了许多事情
他本应该是武当派第三代弟子佼佼者,文武双全、出类拔萃,为人素来端方重义。
而且父亲,更是武当七侠的大师兄宋远桥。
像这样的身份背景,如果宋青书走好自己的路,未来同样是光明一片。
可是,他终究是喜欢上了,一个不应该喜欢上的女人。
他为那个女人放弃了一切,放弃了他的门派,他的尊严。
可是最终他又得到了什么?
一个叛徒的名声,一个亲手杀了自己师叔的恶贼。
思虑至此,原随风缓缓看着他。
原随风不懂该怎么多管闲事,也不知道自己的提醒,对他有没有作用。
但是,今天既然遇到了,而且承了张真人恩情,就必须要还。
所以思虑了许久,原随风读书的声音缓缓响起。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原随风一遍又一遍的诵读,或许是宋青书嫌弃原随风有些吵了。
因此缓缓开口:“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篇文章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
“全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解意是,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听着宋青书的讲述,原随风微微一愣,想不到自己想提点宋青书一下。
可对方却提点了自己一回。
对此,原随风微微一笑,笑容变得和善。
“多谢赐教。”
“不然的话,在下还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树叶源于大树,树根给予大树营养。”
“树叶秋天的飘落,只会飘落在这个大树身旁,而不会随风远去。”
“呵呵,看来倒是我想的简单了。”
“多谢阁下赐教。”
宋青书闻言摇了摇头:“没关系,只不过是随口说了一句。”
“只不过,看阁下的装束似乎并不是我武当弟子。”
“不知阁下是何人。”
原随风闻言,微微一笑:“在下只不过是一个客栈的老板。”
“因为喜欢道教经典,因此,特来请求张真人,让我读书。”
宋青书闻言摇了摇头,淡然一笑:“我太师傅又启是旁人想见就见。”
“不过,如果你仅仅是为了看书的话。”
“我倒可以答应你,这藏经阁的书,你可以尽数阅览,但是却不得损坏。”
原随风点头:“这是应该的。”
宋青书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既然如此,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如果你有什么不解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
原随风闻言,微微笑着:“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