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上午,柳萱和秦肯还有安茹一起来到了蓉城一家律师事务所,把起草好的合约一一交给各自聘请的律师审理。
等律师审理完毕后,且双方没有其他异议,便在双方的律师见证下,一一在合约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合约规定,在三年内秦肯必须要出不少于五张唱片,且每张唱片至少卖出五十万张的销量,才能拿到最低分成。
至于后面的分成方式,前文已经说过,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而安茹作为甲方公司代表,则必须保证在合约期间不少于发行秦肯的五张唱片,以及宣传推广并承担相关费用。
总之大概就是这样吧。
而和柳萱的经纪约就简单多了。
一句话,除了演唱方面之外,柳萱负责秦肯其他商业方面一切事物。
这其中包括接通告、广告、代言等……,为秦肯做好各种规划,相当于秦肯的大管家。
而秦肯所付出的,就是他歌手方面所有收益的百分之十。
签约完成后,三人离开了律师事务所。
眼看时间已经到了饭点儿,安茹便请两人去附近一家还算高档的饭店吃了一顿,也算是为三人达成合作的庆功宴了。
在吃饭期间,安茹给了秦肯一万块钱的支票,说是他的签约金。钱虽然不多,但多少有那么个意思。
秦肯也没客气,直接就收下了。
随后安茹又问,秦肯什么时候能去公司报道,第一张唱片有想法了没。
秦肯想了一下,便给出了答案。
眼下已是年关将近,他也不想这个时候跑去燕京,不然等春节的时候又要忙着跑回来,所以还是等过了春节再说。
至于第一张唱片,秦肯早就有了打算,毕竟脑子里存着那么多经典,挑几首出来做唱片那是在容易不过。
对于自己的第一张唱片,秦肯打算以民谣为主。
如今市面上并没有什么好的民谣歌曲,自民谣在80年代末辉煌一时后,近几年都显得有些落寞。
都说民谣已死,民谣已死。以如今乐坛的情况,何止是民谣啊,包括摇滚、情歌等类型,近几年都没什么精品。
如果秦肯这个时候拿出一张精品民谣唱片的话,一定会在市场上引起很大反响,这样他的名气就能迅速增加,甚至是一炮而红。
秦肯的野心很大,第一张唱片,他打算出十五首民谣作品。
这十五首民谣,除了唱过的《画》和《成都》之外,还有十三首新歌,每一首都是经典,这里就先不一一叙述了。
听了秦肯的打算,安茹并没有怎么考虑,就同意了。
其实在她看来,无论秦肯以什么曲风出道,都无所谓。
谁让秦肯是个多面手呢,各种曲风都拿手,唱什么不是唱。
谈完了正事以后,一顿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饭后,秦肯与两女就分开了,直接回了家。
回到家以后,秦肯第一时间与母亲分享了自己签约成功的消息。
看着面前的签约合同,李翠萍在惊讶的同时,也满脸的激动。整个人都乐得不行,连眼角的鱼尾纹似乎都少了几条。
原本她以为,自己儿子签约可能会很麻烦的,或者说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儿子这么快就和唱片公司签约了,而且还是国内最顶尖的巨头唱片公司。
有着这家公司在自己儿子身后撑腰,自己儿子只要不作死,带来的助力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发展起来的速度也会更加的迅猛。
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特别是这种巨头公司,不光资源多,影响力大,还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大公司竞争也激烈,但只要混出头来,受到公司力捧的话,绝对会瞬间扶摇直上。
“儿子,好样的,你做到了妈没做到的事情,妈为你骄傲。”
李翠萍放下手中的文件,忍不住使劲儿的拍了拍秦肯的肩膀,一脸的欣慰模样。
秦肯一脸的傲然,自得道:“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儿子。”
“呸,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是吧,德性!”李翠萍啐了儿子一口,又补充道:“我警告你啊,现在可不是你自傲的时候,你才刚签约,连正式的第一步都还没跨出去。”
“等你什么时候可以在乐坛呼风唤雨了,到了大红大紫的地步,你在骄傲也不迟。”
听了母亲的叮嘱,秦肯微微一笑,道:“妈,你就放心吧。刚刚我只是和你开个玩笑嘛,不用当真的,我自己的事情我会拿捏好分寸的。”
“是玩笑最好,现在正是你努力的时候,等你什么时候努力有了成果,你在想其他的也不迟。”
再次叮嘱了儿子一句,李翠萍又问了儿子多久去公司等问题。
秦肯也没有隐瞒,把自己的打算都告诉了母亲。
在家里陪了母亲一下午,晚上,秦肯继续回到酒吧驻唱。
相比起以往,如今的顾客们更加的热情。
因为大家都知道,秦肯已经和唱片公司签约了,已经在这里唱不了多久了。以后再见到,说不定秦肯就是大明星了,自然不可能在这么轻易的近距离接触。
所以现在,无论是找秦肯签名的,或者合影的,都变得多了起来。
虽然这年头照相机还算是稀罕玩意儿,但这些人都不是差钱的主儿,不然也不可能还有闲钱来酒吧这种高消费场所消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