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医堂,也就是在现在的曹氏布庄。
根据马蝉衣透露,曹掌柜改做布庄生意后,并不是十分顺利。
几乎天天有人拿着布料上门退货,这里面不仅有同行在使绊子,也因为曹掌柜以前是做药材生意的,不是很懂这一块的行情。
更重要的是曹家没有独家的染布方子。
马蝉衣道:“如今曹掌柜又有了对外转让铺子的意思,苏姑娘要是看得上,我可以替姑娘将这间铺子盘下来。”
“而且在仁医堂的旁边就有一间我们马家的空铺子,这样既不耽误姑娘开医馆,又可以照看另一间铺子的生意。”
苏念沉吟了片刻,道:“多谢夫人好意,只是能不能将仁医堂盘下来,我得亲自去跟曹掌柜谈。若是能顺利谈下来,自是皆大欢喜。”
“若是不能,铺子的事缓一缓也无妨。”
马家在临溪镇的人脉很广,自然知道仁医堂本就是从苏家转出去的。
苏念身为女儿,想将自家的铺子亲自谈回来也情有可原。
……
百川书院每一旬休息两天,今天是这一旬的最后一天。
离开马家后,苏念便转道去了百川书院,打算接苏珩一起回家。
红日西斜,零碎的落叶在微风里轻轻舞动。
苏念将马车停在树荫下,靠着车辕闭目养神。
因为很多学子住得远,又没有代步道工具,为了学子们的安全着想,所以今天书院散堂比以往早了许多。
苏念只等了一会,就有不少的学子陆陆续续的下了山。
苏珩是跟着赵淮之一起出学院的。
“姐。”看到树荫下的马车,苏珩快步走了过来。
赵淮之没有过来,朝苏念打了声招呼,就准备离开。
苏念利落的跳下了马车,喊住了他,清浅一笑:“赵公子住哪,要不我送你一程。”
“不用了……”
赵淮之正准备拒绝,苏珩抢先说道:“姐,赵大哥是赵家村人,就在咱们村的旁边。”
苏念笑了笑,道:“既然住得这么近,赵公子就别推脱了,反正顺路。”
苏珩在一旁劝道:“赵大哥,你就跟我们一起走吧,正好今天先生在学堂上教的论学,我有些地方没弄明白,想向你请教呢。”
赵淮之犹豫了一会,便拱了拱手,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苏念面上微笑,心底则忍不住腹诽:读书人规矩就是多。
接着,她让开路,让苏珩和赵淮之上了马车。
马车刚出城门,进入官道就被人拦了下来。
马车里,苏珩和赵淮之之乎者也的讨论声,也跟着马车的停下而戛然而止。
苏珩探出一个头来,问道:“姐,他们是?”
苏念淡淡道:“一个熟人而已,我跟他说几句话,你继续看你的书去。”
“哦。”苏珩瞄了眼拦路的几人,确认他们不是来找麻烦的,才乖乖的缩了回去。
拦住马车的为首之人是一个穿着华丽,留着络腮胡子,矮胖的中年男人。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五湖酒楼的曹掌柜。
这段时间曹掌柜为了酒楼的生意跟苏念各种较劲,结果把酒楼的生意弄得一塌糊涂,但曹掌柜也是越挫越勇。
颇有种上赶着找虐的节奏。
苏念瞟了眼他身后的两个打手,似笑非笑道:“曹掌柜这是又想出了什么奇招不成。”
曹掌柜强忍着骂人的冲动,皮笑肉不笑地道:“苏姑娘,咱们两个斗了这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来,反倒让旁的人得了便宜,我们不如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一谈。”
听了曹掌柜的话,苏念顿时乐了,以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他,“曹掌柜,你脑子没毛病吧。”
曹掌柜脸色顿时黑如锅底,咬牙道:“苏姑娘,我是真心想跟你合作的。”
“我知道啊!”苏念道。
曹掌柜一喜,以为事情有转圜的余地,却听苏念不紧不慢地说道:“但你要知道,想找我谈生意的人多得是,你心这么黑,一点道义都没有,我为什么要跟你合作,要是你哪天坑我一把怎么办。”
曹掌柜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暴走的冲动,道:“苏姑娘,酒楼离着不远,我们可以进去慢慢谈,只要我们合作成功,在价钱方面,我绝不会让苏姑娘吃亏。”
苏念摇头:“我不去,你这人不能信,上次你找几个混混抢我方子的事,我还记得呢。”
曹掌柜脸庞一阵扭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道:“苏姑娘,我都亲自来请你了,难不成还不能彰显我的诚意。”
“你会亲自跑到城外来拦我,不过是有自知之明,知道我不会跟着你的人去五湖酒楼。”苏念悠悠道:“但你的自知之明显然是有限的,我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合作者,为什么要换一个更差的。”
“所以,曹掌柜麻烦让让,别在这耽搁大家时间了。”苏念一拉手中的缰绳,不咸不淡的喊了声“驾”。
马儿扬起前蹄,曹掌柜吓得连忙往旁边躲去。
苏念勾唇一笑,手中缰绳放松了一点,一拍马背,扬长而去。
等到曹掌柜心有余悸的回过神来时,苏念已经驾着马车走远了。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曹掌柜气得直跳脚,愤愤的不平地道:“她居然看不起我,我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另一边,苏念把赵淮之送到赵家村村口就离开了。
有几个路过村民看到赵淮之从苏念的马车下来,好奇地问道:“淮之啊,你与隔壁村的那个苏姑娘认识啊!”
赵淮之温和地回答:“我与苏姑娘并不熟稔,但她的弟弟在百川书院读书,与我算是同窗。”
那个村民语重心长地说道:“不熟最好,我跟你说啊,那个苏姑娘虽然有本事,但名声却不太好,以后你是要当大官的,可不能跟她走得太近。”
赵淮之皱眉道:“苏姑娘的医术远近闻名,帮助了十里八乡不少的乡亲,是个很善良的姑娘,你们怎么能这么说她。”
他跟苏念并不是不熟,相反的,他们差不多可以做朋友了。
但是为了人家姑娘的清誉着想,他才说不是很熟的,哪知会从村民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言论。
这几个村民被赵淮之说得不免有些脸红,可不是,他们前几天还去找苏姑娘看过病。
半晌后,一个年级最大的妇人叹了口气,道:“按理来说,我们也是得了苏姑娘的帮助,确实不应该在背后乱嚼舌根,具体情况,你还是去问你爹娘吧。”
赵淮之颔首,说了声晚辈先行一步,就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