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爱笑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青华和她的团队就是这样。
感谢现在的通讯如此发达,其实她们人还在工地,招兵买马的信息就在目标群体中满天飞了。
原因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每人或多或少都会置身于一个或几个“老乡群、村子群、创业群、同学群、商机群、兴趣群、行业群”等等这样哪样的群中。
她们只需发个贴子,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有时甚至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正所谓“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更何况这种人人都喜欢的赚钱和发财机会呢?
光是青华一个人,她出发前只在老乡群和滇西骡马群里发了个信息:“招兵买马:有钱大家赚,不怕吃苦的看过来。”
上面就说了买马和招人两件事,同时强调,欢迎人马一起加盟,也可采取入股分红和骡子买断、人付工资等多种形式。
总之,只能你能吃苦、只要你有牲口,或者只要你愿意干,都可以合作,方式不限。
信息公布后,立马就有人不停打电话给她,咨询和洽谈具体事宜。
青华之所以没发在自己的快手视频账号上,是因为她知道,那里的网友是全国性的,基本上只适宜分享快乐和美好信息。
像这种需要下苦力流汗的事情,还是自己那些生活在山旮旯里的乡亲更靠谱。
枝花、黄毛两人见了,也依葫芦画瓢,直接复制粘贴过来,适当改动几个字,往同学群、亲戚群和朋友圈里一发,呼啦啦,人还在半道电话就一个个接一个打进来,问这问那忙都忙不赢。
青华因为要开车跟本顾不上接,索性把手机关了。
等她们回到各自目的地,人才到家屁股还没落下,亲戚、朋友、伙伴,这些人又带着他们的朋友、伙伴和亲戚,一下就将几人围得水泄不通。
个个都想看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机会。
好在青华还在广西工地时,就曾对大家交待过:“这次招人,我的想法是主要有钱大家赚,带动更多村里年轻人和乡亲们一起发马财,共同致富。”
“你们想想,他们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和顶梁柱,只要他们挣了钱,就能影响一个家庭,而一个家庭又能影响一个村子,这也是咱们作为一名青年和共青团员,给社会尽的一点责任义务。”
有了青华的这一想法,团队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因为包括只上过初中的阿英和黄毛在内,她们每个人都是共青团员。更别提枝花了,她还在大学里就已经向组织上递交过入党申请书。
因此,在她们回乡次日晚上,南召小队的微信工作群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
青华:“刚到大理就把二十匹骡子搞掂,还有五个赶马阿哥加盟。给自己赞一个。”
黄毛:“就说咱大漫湾街骡子多的是,家门口就把所有牲口买到。”
枝花:“无量镇就是山水无量,人马更无量,要多少有多少。骡马出门,助力乡村振兴。”
还是人家大学生有水平,都喊出口号了,看来这有文化就是不一样。青华边看手机边感慨。
阿英也没落后,直接发了张骡子图:“何必去买,把我家“大画眉”带上不就完了!”
阿英家本来是有一匹骡子的,这不她索性把家底搬出来了。与其放在那里闲养着,除了偶尔驮一下柴草大多数时间还要人伺候,不如拉到工地上驮驮料子赚点钱。
“还是阿英聪明。”青华想。
这到了工地,一来可以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算是顾大家;二来还能赚钱养家糊口,可谓管小家。这只要盘活一匹骡子,就能把大家小家都兼顾了,还确实是个不错主意。”
正当她遐想着时,微信里一个不在群中的熟悉头像闪起来,是唐青范。
“见你回来招兵买马,准备扩军了?”他连同信息一起发来的还有一朵鲜花。
“挣点辛苦钱,力量不够,工期又紧,只得加马。”她随即发了个害羞和抱拳的图像过去。那意思是感谢你帮我找的活儿。
这不是客套,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毕竟参加“141工程”进入川云公司,还是人家唐青范给牵线搭桥关照的呢。
眼见大家都进展不错,青华又联系了一架拉马大车,说好让其先到漫湾街,装起黄毛的牲口,又在阿鲁腊村道口将阿英的骡子装上。
接着一路赶到南召城,走南召至景东的南景高速,在无量镇出口处,再将枝花的“成果”收割,然后从景东上玉临、昆玉高速至昆明。
而她自己则从大理驾车,直接上楚大高速到昆明。大家在昆明汇合后,再一起去往广西达摩工地。
同时,为了方便统一行动,她还包了一辆中巴车,连路从漫湾、南召和无量,跟随拉马大车接送所有新招的赶马人。
车轮滚滚,马达轰鸣,喇叭声声。第三天下午,当拉马的人车准时出现在达摩工地上时,曹老板早已笑容满面站在大门前了。
临时搭建的篱笆拱门上,还拉起一条新艳夺目的大红标语:“热烈欢迎滇西南农民工兄弟!”
车子刚停下,只见曹老板手一挥,“乒乒乓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立刻响了起来。接着他快步走到青华面前,眼含热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