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布条,那是经幡。”唐青范说。rn “经幡又叫风马旗,在藏语中称‘隆达’,隆即是‘风’,达意为‘马’,隆达就是‘以风为马,弘扬佛法’的意思。”rn 接着,他又随之科普了一通有关经幡的知识。rn “经幡是祈福用的。在佛教中,幡为旌旗的总称,象征佛菩萨威德,是福运升腾的灵物。藏地的人们认为,经幡在,神明就在。”rn “风来了,吹动经幡,好运就来了。”rn “经幡主要采用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制作,分别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文化,常用龙、虎、狮、鹏、马五种元素表达。”rn 大癞痢惊讶:“么,看着不起眼的一块小旗子,竟然还有这多道道?”rn 阿英也感慨道:“难怪人家常说‘五彩经幡’,原来是这意思呀。”rn “在经幡中,五色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蓝白红绿黄。蓝幡对应大自然中的天、白幡为云、红幡是火、绿幡为水、黄幡是地。”rn 唐青范继续着,此刻一组的驮子已经扎好,青华又在吆喝了,他这才住口。rn 这时枝花从旁边的小卖部跑过来,原来她是买“风马旗”去了。rn 枝花将手中五颜六色的旗子分别悬挂在每一组头骡的马背上。这样只要骡子一走,两边塔材上的小旗就会随风飘动。rn 仿佛飞舞的经幡。rn “风每吹动经幡一次,就是诵经一次,也是我向神明祈求一次。”枝花说。rn “枝花你到底想祈求什么呀?”阿英疑惑的问。rn “你没听咋晚范哥说吗?”枝花答道:“山顶风大,气温又低,还不时下雪。我祈求神灵庇佑,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普通,大地温暖。我们的马队一路顺遂,平安上山下山。”rn 大伙一听,立即条件反射似的拉了拉衣裳,众人似乎这才注意到,即使就在这里,风都是很大的,四周经幡早被吹得呼啦啦作响了。rn “这个还用求?”大癞痢昂起头道:“你没看见,今天天气本来就这么好。”rn 霸哥也附和着:“就是,晴空一片,万里无云。”rn “加快速度,驮子一定要扎牢。”青华再次催工。她边说边绕料场一圈,将扎好的驮子逐个检查一遍,推推拉拉扳扳摇摇,仔细察看皮绳是否捆绑到位,塔材是否固定牢实。rn 这可是开不得玩笑的,试想人和牲口走着走着,那沉重的构件要是从马背掉下来,轻则伤着骡子,重则人马惧损。岂是小事。rn 她哪里敢有半点大意。rn 一切准备完毕,青华看看手机,上午十一点。从早晨八点钟离开大本营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三小时,这才刚把驮运的第一个环节搞好。rn 这会天空湛蓝宁静,阳光明媚爽朗,白云很低,仿佛触手可及。rn 旁边,珠玛嘉贡山无声伫立。远处,珠穆朗玛峰清晰呈现。温度不高不低,太阳照在身上暖阳阳的,忙碌半天扎驮子出了一身汗,此刻被风一吹,反倒感觉十分凉爽舒服。rn 这的确是个大好天气。rn “出发!”rn 青华检视完毕,大手一挥。马队踢踢哒哒缓缓走上了通往山顶的道路。rn “咚隆、咚隆”“叮零当啷、叮零……”rn 今天三个小组的头骡都分别挂上了大铜铃的,每一组的二骡还都佩带着小铃当。rn 牲口每前进一步,大小铃当都会有规律的发出动听的声音。时不时,还会有人敲上一阵小芒。那梆梆的响声更是磁性十足,在高原空矿的山野间传得很远。rn 马队正行进着,眨眼已将近千米长的平坦路段走过大半,这也意味着,距离山顶目标只有一半的路程了。rn 三十匹骡子呈长龙阵,一字排开行走在宽阔的珠玛嘉贡山垭口小平原上。马背上彩色的经幡在天地间游动、飞扬着。人与马的身影在阳光下构成了一幅独特美丽的风景。rn “啊爱爱爱爱爱爱爱爱哎——”rn 也许是枯燥寂寞,也许是心情大好。走着走着,不知是哪个赶马人忽然放开喉咙吼了一嗓子。rn ——《大过山》!rn 这是古老马帮钻山过箐时赶马人常唱的调子,不过只是上半句。立即就有人接上了下半句:rn “爱玩是——玩哥喔哦——搭我昵克……”rn 歌声苍凉浑厚,苍劲古朴,深沉缠绵中透着空灵、清亮,扣人心弦。rn 阿英仿佛也受到感染,遥看远处的群山,突然爆发出了一句《青藏高原》:rn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rn 阿英和青华两位女伴立即接过去:“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rn 接着三位姑娘一起同声高唱:“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我看见一座座山川、一座山咋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rn 一路高歌,男欢女乐。rn 不知不觉中,马队就爬上五百米山坡,并轻松穿越三百米”魔鬼路段”,来到了山顶工地。rn 塔基施工现场,有几名送变电项目部的工人正在桩身周围铺着什么的东西。没多大会儿,原本裸露的地面就被一层类似绿色地毯样的罩子给覆盖了。rn “范哥,这是在干啥呀?”青华不解,回身问旁边的唐青范。rn “他们在拉环保隔离网。”唐青范道:“给大地穿衣裳。”rn “穿衣裳?”青华惊奇。rn “是呀。”唐青范说:“就是给土地套上一层外壳,防止在组塔施工时损坏地皮,破坏生态,保护环境。”rn “哎哟,这可真是比诱花还细心呐。”阿英感叹道。rn “谁说不是?保护环境是头等大事。这地方寸草不长,没有任何植被,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要是再不加以呵护,只怕会恶化得更快。”rn “这个发明值得学习,向你们致敬!”李小保不知何时也凑过来当起舔狗。rn “这哪是我们发明的。”唐青范笑道:“这是人家业主单位要求的,我们作为施工方,只是在无条件执行罢了。”rn 马队驮去的所有材料,全都就卸在刚铺筑好的防护网上,这一来果然四下里都干干净净,连泥土都未曾损坏一处。rn 七手八脚卸完料,大家抹着额头汗水。站在这5377米的山顶上,好奇的四下眺望着。rn 此刻山顶的风很轻,让人还感觉有些闷热。明朗的阳光从天空中倾洒而下,光秃秃山头上没有任何绿色。rn 四下碎石遍布的地面上,还明显可见尚未完全化净的积雪,一块接一块静立在石子中间,远看就像一只只白色的马蹄。rn “感觉咋样?”rn ”有没有不舒服?rn 青华担心大家有高原反应,急忙挨个询问。rn “就是胸口适当有点闷,不过事不大。还能忍受。”rn “没什么,挺正常的啊,跟平时干活一样,仅仅适当有点累。”rn “屁事没有,别说卸货这种小事,我还可以在这打歌跳舞呢。”rn “哈哈!”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确实也看不出有何状况和不适。rn 青华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rn 唐青范也很惊奇,想想说,这可能跟他们长期干体力活,肺活量好和身体强壮,心脑血管比较健康有关吧。rn 下山的时候,人马更轻松了,大家有说有笑,没多会就来到料场边。枝花从马鞍上摘下美丽的“风马旗”,感激地道:“看来还真是神灵庇佑啊,我们的第一趟竟如此顺利。”rn 众人也纷纷附和,说高原反应,气候多变,环境恶劣,原来也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嘛。还好没被唐青范吓死,照这趟来看,逑事没得。rn 反倒弄得义务带队当向导的唐青范一脸尴尬。rn 下山回到垭口,青华看了看手机,时间显示中午四点整。也就是说,这一趟跑下来,一点八公里的距离,用去了四个小时时间。rn 此时,大家饥肠辘辘的早饿得前胸贴后背,急忙人和马一起爬上王二牛的大货车,轰隆隆向大本宫驶去。rn 旗开得胜,即使又累又饿,但大家心里仍然十分高兴。人人都觉得,原来所谓的高原险恶条件,也不过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