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附近血战时,沈阳附近的战况一边倒。
匆忙拼凑起的鞑子数量虽多,九成都是咸鱼,连个阵型都列不好,面对几千辽军步兵冲击一个回合都挡不住。
祖大寿喜形于色,挥刀大喊:“杀!”
一声令下,六千铁骑抢出,嗷嗷叫着痛宰落水狗。
……
沈阳大政殿。
李自成正跟王重新闲聊,亲兵来报,监牢在押犯大部释放,有个叫李延庚的想来拜见大统领。
“李延庚还活着?请他进来!”
李永芳是反明急先锋,他的大儿子李延庚却不情愿投鞑。尽管小李在鞑军中职务升到了参将,朝廷职务更是做到了吏部汉承政,依然不改大明心。
先是刘兴祚潜逃时,李延庚曾与同谋;及征大凌河,又令心腹家人往作奸细;随多尔衮、多铎征宁远时,又从前屯卫遣一人通敌,至是事发,下法司鞫讯,三事皆实。
看在李永芳汗马功劳份上,皇太极暂时没杀李延庚。不过现在老李刚病死,原历史线几个月后李延庚就被砍了。
现在逃出生天。
大统领只跟李延庚简单聊了两句,先派人带他回家看看,别一不小心被丘八们抄了家就尴尬了。
李自成想了想,又赶紧让胡逸去监牢里查查有没有一个叫阿敦的。
阿敦是努尔哈赤堂弟,为人机智多谋,识蒙文,后金内政外交无不佐理。当年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后金开国小典上,阿敦代表武将,立与老奴右侧;满文制定者额尔德尼代表文官立与老奴左侧,两人接过"天任抚育列国英明汗"的文书献给老奴。可见其地位。
后因阿敦参与代善与皇太极权势之争,老奴以扰乱国政罪将其囚禁。
如果阿敦愿意投顺,以他的威望,说不准各处的鞑子会传檄而定。
胡逸很快来报,阿敦三年前就病死在狱中了。
李自成只能叹气。
随后他又接见了几个投降代表。
汉官头目是文馆(内阁前身)儒臣宁完我,辽阳秀才。这家伙好赌,光是打麻将就欠了王重新四千多银子。
鞑官头目是八门提督卫齐,图门江苏完部人,投鞑已四十余年。老汉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弟弟,日后权臣鳌拜他爹。
两人带着十几个降官走进来行了跪拜礼。
大统领和颜悦色给他们赐座。
众人纷纷道谢落座,只有卫齐仍然站立大殿当中。李自成正要开口,老头儿比扒拉几句后一头撞在柱子上,当场咽气。
“……”
变故来的太快,李自成懵了。
宁完我站起来翻译说,老卫自觉受鞑酋重恩身为八门提督没保住沈阳城唯有一死,之所以苟延残喘面见大统领只为护住城中百姓,希望短毛放他们一条生路。
其实卫齐早就病重了,全靠关内上党产的神药续命,反正早死一天晚死一天没多大区别,不如死得更有价值些。
李自成叹息。卫老汉晚死几天多好,等招降了猛将鳌拜随你自便,这下估计没戏了。
短毛此时还不知道康熙朝的四位辅政大臣已经被干死仨,只有鳌拜还暂时坚挺。
看在卫齐死谏的份上,大统领再次传令让丘八们注意点吃相。虽说许诺了“三日不封刀”,那也不好搞的太过分。拿点浮财行,别连人家压箱底的最后一个铜板都不放过。毕竟数万辫子头将来同样是大顺子民。
话说早前李自成还想着抓捕几十万辫子头去修黄河,现在大明没灭却先把建奴干残了,大概苦役又要另找了。或许将来应该去抓十几万不给面子的高丽人。
后半晌,祖大寿得胜而还。
辽军以数百人的伤亡,换来的是一万多鞑子就跑了三四千,被俘三四千,还缴获粮草六万石。前所未有的大胜,足够辽军吹嘘五十年。
李自成说别高兴的太早,据报皇太极刚渡过太子河,可能明早就会出现在沈阳城下。而且如果对方收拢了各堡兵力,至少能补充一万多人马。
“这……”祖大寿瞬间变脸。
辽军精锐打赫图阿拉的杂兵就相当于皇太极打辽军,甚至绝对会被打的更惨。有无数战例做参考。
李自成道:“啥也别说了,我殿后,你先撤。”
祖大寿顾不得客气,从善如流。
结果吴三桂和赵国志扭扭捏捏不愿走,才刚抢了一天,哪里舍得放弃唾手可得的财货。俩人还准备第四天就去城外各处贝勒庄子发财呢。
皇太极虽然厉害,短毛也不遑多让啊,有啥事自然由顺军顶上。
祖大寿当即就拉下脸了,不料吴三桂和赵国志竟然不软不硬的顶了回去。
祖帅算个鸟,大明朝廷算个鸟,建奴更是已经成了残废,以后这地界短毛大统领说了算。
祖大寿被气个半死,黑着脸走了。
绵延数里长的辽军队伍天黑前渡过了蒲河,前行三里地后人困马乏,就到修整过夜。不料建奴杀过来了。
前头沈阳鞑兵跑出去一万,在蒲河千户所又会合了铁岭、开原等地过来的四千多兵力。
豪格当然不敢反攻短毛,只能原地坐等老爹回信。没成想先等来了明军匆匆赶路要出关的消息。
沈阳虽然陷落,但这座城的东南西北无论哪个方向仍然在鞑子掌控之下,传信无障碍。明军任何动向都瞒不过鞑子。
孤军深入不是那么好玩的。
祖大寿打了几十年仗,自然懂得把探马放出五里地,何况此时还在敌占区,更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