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母子比皇后母子受宠,这倒没什么。前提是皇帝要分得清妻妾有别,嫡庶有别。
可皇帝偏偏分不清,不仅皇帝分不清,太后更是分不清。
穷文富武,皇后娘家以诗书传家,清贵有余,富裕不足。
贵妃的情况恰恰相反,娘家富甲一方。每年以战养战,国库大部分税收都充作军饷。
皇后在宫中教导妃嫔勤俭节约,多读圣贤书,哪里比得上贵妃用钱收买人心快?
不说下头为了赚钱的太监,想上位的宫女。慈宁宫的太后娘娘,就非常喜欢贵妃这个有钱的儿媳妇。
每天都有各种新奇玩意哄着老太太不说,太后母族也得到贵妃娘家各方面的照应。
而皇后娘家,全都是两袖清风的高雅之士,根本就不接地气儿。
更别说,皇后的任何时候都只会正宫规。讲求勤俭、朴素、德行、操守。
太后听着烦,明里暗里抬高贵妃,贬低皇后。太后如此,皇帝也就肆无忌惮的宠妾灭妻。
皇帝坐稳皇位后,吹嘘拍马的佞臣围着他转,献上奇珍异宝、美女,奉承话更是变着花样照三餐奉上。
周围人都奉承巴结,让皇帝越来越讨厌见到他就提醒他“要做勤政爱民的明君,亲君子远小人”的皇后。
对比之下,贵妃多么可心,善解人意。不但在男女之事上融洽,还丝毫不妒忌,给他寻了各式美人。
下至尼姑戏子,上至命妇贵女,只要皇帝喜欢,贵妃就都能为皇帝牵线搭桥。
皇帝感慨自己“御女无数,唯有贵妃深得朕心”。
耿直的皇后直到皇帝和妓女、尼姑、男戏子,都有染以后,拿出先皇手谕命皇帝悔改。
皇帝被皇后训的面红耳赤,怒火攻心,下令幽禁皇后,夺其凤印。
从此,后宫便是贵妃一人独大,皇后再也没踏出过钟粹宫。
至于太子,虽在朝中有一众老臣支持,但始终不得圣心。睿王锋芒毕露,从来不都遮掩夺嫡之心。
今年的祭天大典,皇帝有意派睿王前去。
众所周知,祭天是储君的职责,皇帝此举,只差昭告天下,他属意的储君是睿王而非太子。
难怪连皇后自己都认为儿子迟早会被废,她只希望儿子被废以后能平安活着。
堂堂一国之母,最后的愿望,竟也如姚二娘一般卑微。
以前的荼魅不懂,如今她当了几年的娘,才知女人当娘后,唯一的牵挂就是自己的孩子。
姜玉溪是个好女人,也是个好皇后。先帝有慧眼选了她,必然是料到自己不成器的儿子需要这般的正直不阿的女人辅佐,才不会行差踏错。
荼魅从皇后的记忆里得知一个秘密,先帝最心爱的儿子意外过世后才不得不立了现在的皇帝为太子。
皇帝生母是在儿子登基后才被封为太后,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
她抬举贵妃打压皇后,不免也是因为她自己当年也只是小妾。
“呸!这两母子,什么德行!”记忆融合完毕,荼魅把姜玉溪的肉身放进戒指空间,和姚二娘的一同滋养着。
她现在要去找到先帝给姜玉溪“如朕亲临”的手谕。
这是皇后的最大利器,先帝就是知道这个儿子不成器,才给了儿媳妇最大的权利。
不仅能制约皇帝,还能废太后。
有了这个手谕,凤印算个球!贵妃那个只会谄媚讨好的西贝货算个屁!
只是,手谕五年前被夺,荼魅需要花点时间找出来。
这不是难事,手谕上有姜玉溪的气息,荼魅想要找到,只是时间问题。
就从今晚开始,皇宫再大,也敌不过晚上不用睡觉的荼魅。
这几年到处找无主的宝贝,她是越来越有经验。
先去皇帝寝宫找,在这里的可能性最大。
然而,让荼魅意外的事发生了。
皇帝的确在寝宫,他发妻死的当晚,他在自己寝宫抱着几个赤条条的女人做运动。
嗯,辣眼睛!
关键是,有个女人荼魅认识。尽管她的五官比以前浓艳了很多,但在荼魅看来,她从里到外都透着媚和骚。
这人正是翠娘!那个破坏姚二娘家庭,假怀孕上位的翠娘。
荼魅记得当年凤县县令宣判后她自愿去做妓。看来她这些年,做妓也能做到巅峰,竟然爬上龙床,和皇后共夫了。
莺莺燕燕,浅吟之声,不绝于耳。荼魅觉得恶心至极!一国之君竟如此不自爱,自甘堕落,与一群娼妓结合得欢快无比。
也不知道这后宫的女人,有多少能像贵妃那般为了富贵权势迎合皇帝这种做法。
又有多少像皇后一样从心厌恶皇帝这种禽兽行为,而选择闭门不出,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