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呵呵。”
一束暖光从高扬头颅的正上方打亮,随即光束逐渐扩散,光圈边缘色彩继而转成冷白光。
高扬半睁开的眼睛动了动,随即瞳孔彻底失去焦点。
“...好,过了。”
黄博从摄像取景器后探出头来,然后开始啪啪啪地鼓掌。
“哎哟喂,最难的两场戏终于搞定了一场!老黄,一会儿你可得帮我盯着状态,不差最后一场了。”
高扬从无盖的木箱里站起身,对着客串导演的黄博要求道。至于原本的导演肖泱,高扬烦他态度太过谄媚,一气之下就让他客串起了摄影师,这几天抱着摄像机赶拍,天天累的腰酸腿疼。
此时已经是5月27日,《活埋》的拍摄工作到底还是拖堂了,这也让黄博又埋怨了几句。
不过这一天就要拍完最后两场戏,之后就彻底杀青了。
“一开始不是设计成开放式结局吗?怎么就改成【死局】了呢?”黄博还是有些奇怪高扬的转变。
“不难理解啊~设计主角身死当然能更加戏剧化,让剧情跌宕起伏一些。否则仅仅是试镜失败、被亲爹设计活埋进沙漠,剧情也太平淡了...”
“算了吧,我看你就是想冲击奖项了!死局更加震撼人心一些呗~”黄博毫不遮掩地揭破高扬的小心机,然后把高扬刚才放在取景器旁边的手机递给他。
“回电话吧,我同学刚才找你。”
“你同学?...靠!直接说刘天仙不就得了。”
直接回拨了过去,询问了一下刘天仙什么事情找他——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提前报备了下10月中旬开机的《敢死队2》她没法全程跟组,最好能集中拍摄她的戏份,理由是近期她又接了个新戏。
12月开机、长影厂和光线联合出品的三国历史大片《铜雀台》,刘天仙在里面出演“貂蝉/灵雎”。
高扬在原时空是坐在电影院里看得这部“大片”,本来是冲着刘天仙的“红衫貂蝉”去的,结果被乖乖虎扮演的汉献帝给恶心到差点中途离场。
这位或许是还没从之前《风声》的白小年里走出来,又或者纯粹是没吃透这个人物,生生把隐忍刚强的汉献帝给演成了装傻卖疯的“太监”。尤其是发动兵变被曹操揭破时那场戏,因为曹操和汉献帝都用的演员现场原声,导致影院里观众席上的高扬,差点笑场。
“跟你共处一个时代,朕何其不幸啊!”——声音虚到发飘。
高扬想着这里就恍然了,《铜雀台》票房口碑双失利,乖乖虎随后转型当导演去拍了《左耳》...
一般来说,台词功底是同肢体语言一样,作为演员面向摄影机和观众最为直接的两个表达方式。
提个老调长谈的话题:港台演员的台词功底和普通话熟练度。
其实这跟演员的市场地位有关,你看公认的好演员、演技派任大华,普通话就非常糟糕,原因就是其作为演员一直活跃在港片领域;另一个老戏骨梁嘉辉,因为很早就来内地拍戏、千禧年后有签约内地经纪公司、也拍了几部内地电影,所以他的普通话虽然带点口音,但也很难说他讲的是港普。
同样道理,2018年之前的渣渣辉普通话稀烂,这一年之后又是游戏代言、又是宣传电影作品,普通话水平突飞猛进...
这些老一辈的演员为了工作和市场,很大年纪还努力克服语言障碍。但是一些青年演员的台词功底,真的是一言难尽。
一直在“勤奋努力”,但台词始终带着明显弯弯味道的彭某人,就不用多提了。
为了不得罪人,作者这里先说些好的青年演员的台词。一般说演员台词好,解释为在正确的情境和情绪中,演员能把台词清晰传达到观众耳中。
比如《欢乐颂》里,人妻涛和蒋新的台词,稍微大段一些、情绪起伏较大的台词,后者的功底就明显能听出比前者更好。
在《三十而已》里,毛小彤激烈得表达对丈夫的不满,那几百个字的台词在正确的情绪里还能清晰地让观众听进耳里。
而另一个叫小彤的...算了,不提也罢。
高扬和黄博站在绿色幕布前,背后近景则是用几十吨黄沙堆积而成的沙丘——为了达到“无风沙漠”的效果,道具团队为了剧本里最后一场戏也是费心布置了。
“你好。”——“你好。”
“走吗?”——“走,让我再看一眼。”
摄影机镜头对准高扬的脸,拍摄到他转身环顾一圈,最后仿佛像是看到了谁一般,对着镜头轻轻一笑。
“OK!二位老师过来看看效果...”
等高扬和黄博看完后,肖泱这才再次行使起来导演的职责,宣布《活埋》剧组正式杀青!
“真不容易啊,你说好的七天,结果又延期6天才搞定~”
“嘿嘿,原本计划是拍个微电影的,谁知拍着拍着就搞出部长片来。不能明天走嘛,今晚咱们喝点?”
“关虎导演都快疯了,我再不去就真的说不过去啦...行啦,哥们走了!”
“嗯,等从川西回来,记得去上海找我。”
“你是不忘了?6月25号《泰囧》上映,我得请一周假回来做宣传。”
“你不提我还真忘了...靠!关虎是得疯~”
......
《活埋》杀青后第二天是个周六,京城东北方向、远郊的平谷区,坐落在山脚下的一座高尔夫球俱乐部,今天一早停车场就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