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白波谷的民众结束了一天的劳累,纷纷回到家中等待夜色的降临。
东方硕也不例外,其一进屋便给了小雪一个长长的拥抱。
“怎么几天不见,又瘦了。”东方硕捧着她的脸颊,看着她那明亮的眼眸,轻声说道。
小雪被他这么打量着,耳根又不争气的红了起来。
于是小声嘟囔道:“哪有!~我每天吃的可多了!”
“也许是这几天田间劳作给累的!”老伯插嘴道。
“郭帅已经发放了田地么?明儿个我去看看!”
“就在汾河边上,我们已经除过草,翻过地了,就等着春耕播种!”老伯笑着说道。
在乱世之中,粮食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要重要,所以不用考虑。
只是种植哪种粮食收益最高呢?
东方硕其实还是喜欢水稻,想念香喷喷的白米饭。如果种植水稻的话,或许还能试着杂交一下,提升一点粮食产量。
可是华北地区好像不太适合种植水稻。其温度低于13度,便就很难长起来。
另外小麦好像还不错,到时候可以做出发面馒头,也能间接地解决用粮问题。
东方硕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内心吐槽道: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还真没体验过种地。难道我穿越到东汉,是来当农民的?要么干脆当个地主收租算了,反正也不懂具体该怎么种!
…
众人吃好晚饭,东方硕来到房内,从怀中取出一把牛角梳递给小雪。
“这是我在安邑县买的,送给你!”
小雪轻轻地接过手中细细打量,眼中透着欢喜。
这可是夫君第一次送自己礼物!一想到其出门在外还念着自己,不由得芳心窃喜。
“好漂亮的梳子,谢谢夫君!”小雪将牛角梳捧入怀中,轻轻摩挲着。
“来!
我为你梳髻!”
月光悠长,透过那并不厚重的云雾倾洒在窗台之上,与屋内的烛光交相辉映。小雪静静的端坐于铜镜前,看着东方硕站于其身后,细细的梳着手中的发丝,心中一片火热。
她想把时间停在这一刻,让这幅美好的画面永远静止。然后便这样看着他,生生世世都不会移开眼眸。
……
……
第二天清晨,东方硕与老伯、小雪去视察了一遍田地,并把种植小麦的想法告知了众人。
由于东方硕即将随大军出征太原,并没有时间管理田地,索性把田地交给老伯和小雪打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另一边,郭太又开始筹划出征太原的事务。
如今河东氏族已经被打趴下了,短时间内无法对白波谷形成威胁。
在朝廷派出大军之前,白波军已经没了后顾之忧。
这是出兵太原的最好机会!
这也是改变现状的最佳良机!
白波谷由于近期流民的增加,粮食又出现了问题。急需一场对外的战事,来缓解粮草的紧张。
郭太希望赶在三月中的春耕前,攻一次太原。
于是把军令发至各堡,要求他们预备辎重,点齐兵马,随时准备出征。
整个白波谷由此动员了起来。
…
…
中平五年
二月二十五
白波军经千里径,出鼠雀谷,兵锋直指太原。
永安县县尉卫固写书信将此事告知河东各县,众人一片哗然。
“这白波军又出来了!”
“还好是往太原方向去了!”
“你知道什么?如今并州大乱,他们是去捡便宜的!”
“你们庆幸什么?指不定回过头来就要打河东!”
河东众人纷纷议论着。
而在太原郡晋阳城坚守的并州刺史张懿却眉头紧皱。
并州胡人叛乱未平,白波贼又杀过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武猛从事丁建阳,可有消息?”
“如今尚无消息!”旁边那武官打扮的人回道。
当初叛军攻杀羌渠单于,张懿料定并北五郡无法防守,便遣丁原去收拢各郡守军,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叛军。
如今二十天过去了,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昨日却收到叛军各部已经攻陷了并北五郡,如今正在雁门集结,准备再寇太原的消息。
今日又收到河东白波军号称十万之众出鼠雀谷,朝太原方向逼近的消息。
这岂不是要被南北夹击了吗?
张懿看着手中的情报,眼睛布满了血丝。
“雁门太守郭缊,五原太守督瓒,再加上之前的西河太守邢纪。已经三位太守殒命与此次叛乱,难道还要加上我这个刺史吗?”
……
东方硕与杨成在介休附近为大军探查情报。
“这沿途连一个百姓都看不到,坚壁清野的有够彻底的。”杨成骑在马上嘀咕道。
“咱们再往北走走,或许能发现什么!”
果然行至不远,东方硕利用视力优势看见了远方一支五十几人的胡人骑兵。
而且其中还有个熟面孔,
呼延烃!
“怎么说?”杨成询问道。
“把消息射过去,然后咱们就跑!”
开玩笑,虽然说认识那人,但谁知那人不会为了当初董池陂被埋伏而耿耿于怀。匈奴人的秉性,东方硕才不敢赌。
杨成离着老远射出了一根箭矢,然后回马便跑。
呼延烃先是警觉,但看其狼狈逃跑的身影,又觉得有些奇怪。见射来的箭矢上绑着一个写满字的布条,于是遣人拆开查看。
“白波军应约已至,请共击晋阳!”
……
一天后,这张布条被送往雁门叛军大营。
须卜骨都侯单于正面见着各位集结而来的屠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