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古寺(上)
古老的寺庙,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寺墙上还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经过时间的侵蚀,有一些外皮已经剥落,显得十分破旧。
陈旧牌匾印着响亮的三个大金字:法岩寺。远眺法岩寺,它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孤峰之上,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可惜时间已久,显得很破烂不堪,这展翅的大鸟似乎快要爬下了。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烂寺庙上空竟然缠绕少许莫名的灵气,在傍晚漫天红霞的映衬下,更是灵气逼人。
三个和尚许久没剃光头,长着一寸头发,透过头发隐约可以见到六个香疤。
他们没有念经,也不打坐,却在门口很认真地练着:太—极—拳。
“悟清啊,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都一整天了。”其中一个老和尚做着招式,提脚不蹬落脚无声,像是太空行走,边对着刚回来的悟清问道:“有化到茶青否?”
“化到了,师父,还好多斤呢,这些可是人家早晨摘的茶,嫩着呢。”悟清爬了这么高的山,累的还喘着气:“中午就回山了,看见山谷的水潭很清澈,从高崖上冲下来的水都是碧绿色的,我顺便把茶青在那好好洗了一下,自己顺便也在那洗了个澡,呵呵。”
“洗茶青?你小子是游泳去的吧,小心风湿,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走路脚酸却不可浸凉水。”老和尚右脚蹬地向前,左脚弓出:“还有,刚摘下的茶青也不用洗,更何况这些茶青人家是大清早采摘的,只不过清早露水多,茶青水分多。所以自古以来,摘茶最适合的时间是中午时段,水分保留的刚刚好。”
“恩,师父,弟子学到了,下不为例。”悟清虚心的点了点头。
“那行,把茶青放下,把制茶大筛拿几个出来。”老和尚吩咐道。
“现在还做茶吗,师父?”悟清顺手放下背上的茶箩,皱起眉头,很是疑惑地问:“月亮都快钻出来了,您平时都是大白天做茶的,现在哪有太阳晒哦?!”
“少废话,说你去就去,还不是因为你小子贪玩,耽误了时辰。”老和尚慢悠悠地向空气打了一掌,朝悟清训斥。
“好,好的,师父。”悟清正准备进寺内拿东西,见到师父师叔们每天都是打太极拳,感到很烦,且很不解地回头向着他们:“师父,怎么你们每天都是打太极拳,教我的一直也是这种拳,可不可以练点其他的,比如易筋经,飞檐走壁等,这些才是少林正宗呀。”
悟清常下山化斋,也道听途说了一些关于武功的常识,也偶尔听到山下的人们常笑话山上寺庙的和尚耍太极拳的搞笑事。所以一直纳闷在心窝里,趁现在这机会就一起把心里话泄出来。
老和尚法号叫悟实,现年九十多岁了,可看上去却像是六十多岁的人,他吃的盐比很多人吃的饭还多,所以从不理会其他人的议论嘲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正是这个老僧的生存智慧。
他见到小悟清在闹情绪,准备以洗脑催眠的方式对这个小辈进行灌输教育,马上收起拳脚,两手背在后面,像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满腹经纶的教授向他走来,开始了高谈阔论:“少林功夫是武林第一大流派,它是中国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派别,少林功夫集武术之大成,荟萃各家拳术之精华,劲力充实,刚柔相济,快慢相兼,动静相宜。所以俗话说地好,天下武功出少林。你的同姓亲戚张三丰就是太极拳的创始人,传说他曾经深刻地研习过少林功法,武艺精湛,借云游四方之机,遍习天下武艺,后来隐身武当山中潜心修行,一次偶然的事件,令他突然悟出了怎样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道理。那太极的内家拳法和少林拳法到底有何区别呢?”
悟实老和尚继续说:“少林拳注重筋骨皮肉的外部训练,也注重练内力;然而它在拳理上,仍然把重点放在力量的训练上,所谓“一力降十会”,意思是不管你会什么拳法,我只要力量大就可以降服你;它的风格是勇猛、快速、直取。而太极内家拳恰在其反面,它偏重精、气、神的内部修炼;注重意念的训练,所谓“用意不用力”,风格是安舒、沉稳、圆活;注重后天克服本能的训练;至于“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的说法,也许有夸张的成份,但太极内家拳法建立在深入分析少林拳法的基础之上,力求在技击的理念和策略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悟实讲完一大堆理论,转头向着还在认真听的悟清笑着问:“后生仔,听懂了没?”
“恩,那说来,太极拳就是少林拳的孙子,咱们可就是那些道人的老子咯!”悟清见师父讲地头头是道,马上热血沸腾,浑身充满正能量,感到对自己对寺庙都很有信心,双眼闪闪发亮瞪得大大地看着老和尚,神气十足地追问:“那,那,师父,什么时候教一下我练习少林拳!”
老和尚立刻把笑容一收,顿时无语。
说也是,山上庙里没什么玩的,整天对着三个大男人,悟清五岁就开始跟着他们玩起太极,可是一玩就是十多年,整天对着空气搧来摸去,烦都烦死了,现在正处于青春期,血气方刚的时候,悟清早就没性子玩着老掉火的太极拳,总想找点刺激一些来学一学,做一做。
悟清见到师父不回答,只好无奈地回寺内取制茶用具。
悟实这老和尚见到他进了屋里,嘴角往上一提,微微笑了一下,从睿智的双眼那可以看出似乎要给悟清准备着什么,且也不慌不忙地卷起了袖子。【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