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未遂
金宣宗拖家带口稀里哗啦地往汴京搬家,走到涿州良乡时,害怕从驾护卫的契丹乣军靠不住,命令将原先发放给他们的战马、兵器、铠甲统统上缴,然后从哪个军区来的乖乖地回哪个军区一边凉快着去吧!契丹军怒气冲天,拒绝执行命令,哗变起来杀了本军详稳(指挥官),公推斫答等三人为帅,结队北还直指中都。
负责留守中都的完颜承晖接到事变的消息后,火速派兵扼守卢沟桥,企图防止叛军北渡。斫答同塔塔儿部联合,派1千人从渡口渡河,绕道守军后边,前后夹击,守军大败。契丹乣军趁胜追击,抢走了守桥金军的马匹、武器和粮食。过桥后,又抢走了放牧在中都城郊的马群、羊群。他们倒是挺有自知之明没有去攻打中都,而是派出两拨人分别去向成吉思汗请降和同耶律留哥(割据辽东的军阀)联络。
大草原上,怯薛歹向成吉思汗禀告说:“大汗,我们派往宋朝的和亲使节,被金国扣留了。”
“哦?金国皇帝的胆子大起来了嘛!”
怯薛歹补充道:“金国的新皇帝迁都到南京了。”
成吉思汗思索了片刻,说:“有这两条就足够了!我要用马刀教训教训那个不讲信义的金国皇帝,敢忽悠我?是要流血的!”
1214年六月,回家休息了不到半年的蒙古军第二次讨伐金国,由北口进攻景州、蓟州、檀州、顺州等地。
金宣宗听说蒙古军再度攻打中都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召太子南逃。应奉翰林文字完颜素兰反对召回太子,术虎高琪:“不把太子召回来,你敢保证他的安全吗?”完颜素兰说:“不敢保证!但有太子坐镇中都,守军和百姓心里踏实,万众一心固守中都。安史之乱,唐明皇幸蜀,太子留在灵武鼓舞军心,指导全天下抗战,最终平定了叛乱。”金宣宗不顾天下得失,只顾及骨肉之情,执意将太子召回身边。
七月,金太子完颜守忠逃离中都回到汴京。皇帝、太子先后逃离中都,被抛弃的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中都陷落在所难免。
当时,蒙古军攻城掠地的目的基本上还是抢劫人、财、物。一旦遇到抵抗,攻陷城镇后,就毫不留情地血腥屠城。
在一个小县城的广场上,数千嚎哭的村民被叫嚣的蒙古兵驱赶过来。
成吉思汗斜倚在胡床上看着自己的军队驱赶这些惊慌失措的俘虏,露出饶有兴致的表情,四个儿子站在他的身后。这回他还特邀一位嘉宾——明安将军前来观摩。明安就是那位在野狐岭之战前夕被派去给蒙古军泄密的契丹人。
成吉思汗兴致勃勃地说:“来来,明安将军,你来看一看我怎么处置这些奸民。”
明安困惑地问:“这些人好像是城中的百姓?”
成吉思汗说:“不错,可他们在金兵逃跑之后竟敢拿起锄头镰刀擀面杖对抗我蒙古大军!那他们就是军人。”
纳牙阿的骑兵已经把百姓赶到小广场中心包围起来。
纳牙阿驱马到他们面前高声宣布:“听着!凡是木匠、铁匠、瓦匠、小炉匠、银匠、瓷器匠、篾匠、箍桶匠,总之,会手艺的都站到这边来!”
百姓们犹豫,站错队可是要掉脑袋的啊!纳牙阿又重新宣布一遍。
明安问耶律阿海:“阿海兄,这是要干什么?”
耶律阿海压低声音说:“除了工匠送回蒙古草原之外,其余的一律杀掉!”
今天天气不错,成吉思汗心情也不错,他问四个儿子和周围的将领:“你们都说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众人都不吭气,成吉思汗点将道:“镇海,你以为呢?”
镇海回答:“我从前是个商人,信足遨游,饱览天下美景奇观,流连忘返,倒是人生一大乐事。”
成吉思汗问:“术赤,你觉得呢?”
术赤回答:“儿臣以为,在春草萌发和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擎着鹰,驱着狗,纵马飞奔,满载猎物而归的时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成吉思汗摆手摇头。
明安问:“大汗以为呢?”
成吉思汗站起,豪放地笑着说:“人生之乐,莫过于战胜曾经压迫过、欺凌过、蔑视过、羞辱过却又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抢走他的老婆孩子,夺取他的财物,看着他们痛不欲生,以泪洗面,这才是一个草原英雄最大的快乐!”
术赤和察合台佩服地赞叹道:“父汗高见!”
明安莞尔一笑,心想:这哥们儿亟需要去找个心理医生做做心理治疗。
帐外,俘虏们已经有一部分人与大队分开。
纳牙阿又问:“还有没有会手艺的了?”
纳牙阿一摆手,四列骑兵将工匠和百姓分开。一队骑兵押着工匠走了(你瞅瞅,掌握一门儿手艺有多重要!),小广场上死一般地沉寂下来。步兵将百姓包围起来,开弓搭箭。眼看着无辜百姓就要在枪林弹雨中倒下去了。
幸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明安大声制止道:“等一等!”
成吉思汗眉头一颦,生气地问道:“明安将军,你有话要说吗?”
明安出乎意料地说:“我也想谈谈对人生最大乐事的看法。”
成吉思汗好奇地问:“哦,你说吧!”
明安侃侃而谈:“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以我认为,能够效命一个用长生天赐给的气力打败敌人,却又能宽容放下武器者——这样的贤明国君,是人生一大乐事。”
成吉思汗怔了一下:“你的意思是我不该杀这些敌人。”
“他们是你敌人压迫下的百姓。”
“可他们杀了我的人,很多很多人!”
“可是你杀了他们,就会有更多的金国百姓拿起锄头镰刀擀面杖,更多地杀你的人!”
成吉思汗怒道:“那我就再杀死他们,直到他们不敢再反抗为止。”
“金国有多少人你知道吗?他们二十个人换一个蒙古人的生命,你就得亡国灭种!”
成吉思汗怔住了,不相信地:“那——你说怎么办?”
“大汗,你知道这些百姓大多是汉人和契丹人,他们并不愿意帮助女真人。只是他们不了解蒙古人,不了解大汗的到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才铤而走险。如果大汗宽恕了他们,这消息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也许将来你会看到百姓们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响应大汗,帮你反抗金军。”
耶律阿海帮腔:“大汗,明安的话是至理明言。请大汗三思!”
开明的胡丞相劝道:“不是三思,而是要立即做出决断。”
成吉思汗转向小胡询问道:“他们两个都是契丹人。我想听听你这个蒙古人的意见。”
胡丞相:“他们说得那玩意儿——那家伙——那是相当的正确。”
木华黎声援道:“大汗,我也以为放了这些该杀的百姓是上策。”
成吉思汗虎目一瞪,不怒而威:“难道我的成命可以随便收回吗?窝阔台,你是怎么想的?”
窝阔台答道:“父汗,塔塔统阿老师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不因人而废言,能从谏如流也是帝王的英明之举。”
成吉思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大家莫名其妙。成吉思汗止住笑后叹息说:“我很高兴我的儿子和将领之中也有这样高明的见解。”而后他又对众将说:“你们之中难道真的没有人想过要纠正我的作法吗?我想一定会有!可是你们不敢说。大家不像我还没有称为成吉思汗的时候那么随便了;不像我们一起喝班朱尼混水的时候那样推心置腹了!我很生气!”他对小胡说,“胡丞相,你去让纳牙阿放了那些百姓吧!”说罢又冲那些不乐意放过百姓的将领们摆了摆手,毫不客气地说:“你们都给我退下,我不愿意看到你们板着脸的苦瓜相!”
众人灰溜溜地退下去了。
从此以后,蒙古侵金战争逐渐变杀掠为招降。【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