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城,南齐新皇朝的皇都。
“皇上月落帝国在北苑地带屯兵五十万,准备再次南下”旧朝权臣蔡元现再次担任门下侍郎(右相)兼任右仆射尚书省六部,权倾朝野。
此人可以说是开盛、天佑朝堂昏聩的罪魁祸首。
大齐帝国无数百姓恨不得食其肉。
但此人在月落帝国大军围困帝都时,并不在帝都之中,由此逃过一劫。
而后又在两帝被俘后,号召南方文官,拥立赵祯为皇,有扶龙之功。
在新朝中依旧深得皇帝信赖,主要此人本就旧朝百官之牛耳者,又有扶龙之功绩,新帝上任且民心不稳,根本没有办法对蔡元下手。
幸好大齐帝国遗将,不乏忠于帝族之人,真心真意的效忠赵氏帝族,才没有让新帝一开始就十分被动,这其中大部分为主战派。
但是让新皇赵祯及其不爽的是,这些主战派一个个喊的竟然是收复北地,迎回二帝。
这让新皇如何能够喜欢主战派集团?
就算他们忠心耿耿又如何?
真的迎回二帝,他这个新皇如何自处?
要知道新朝蔡元,可是当年开盛帝最忠诚的走狗,当年开盛帝迫于月落帝国强大压力,畏惧月落帝国禅让给了天佑帝。
虽说是禅让但朝政大权还是掌控在开盛帝的手中。
天佑帝犹如一个傀儡一般,实行着开盛帝的政令。
如割让冀州,兖州,秦州三州,赔偿黄金一百万,白银五百万,丝绸无数。
这个在天佑一年发布的政令,就是由开盛帝为了讨好月落帝国制定的赔偿策略。
而后再有天佑帝发布,当时消息一出,举国震惊。
无一不痛骂天佑帝。
天佑帝最后也只能无奈为自己父亲背锅。
想想自己大哥的遭遇,赵祯就不敢想象如果把二帝接回的后果。
但大齐帝国百善孝为先,这在大齐帝国百姓的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事情。
如果赵祯就这么放任自己的亲生父亲和长兄身在敌国不管不顾,他这个皇帝的座椅根本座不长久。
不说别的就说主战派,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力挺于他都难说。
所以赵祯现在处于两难之地。
而他本人也倾向于议和,月落帝国大军的强盛有目共睹。
他本人在上半年担任鸾州节度使,主持鸾州军务,半年间也主持过鸾州抗击月落帝国的局部战役。
深知月落帝国强大,一个个如狼似虎。
半月之间就丢失鸾州撤向南方。
月落帝国的强悍给赵祯留下深深地烙印。
他现在只能默默的看着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的对是战是和的争执。
“皇上”这时蔡元再次站了出来打断了赵祯的思绪。
“蔡太师请说”赵祯看向站在朝堂之上的蔡元,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是被起掩饰的很好,没有人发现,而后亲切的对蔡元说到。
“北苑距离皇都不过一州之隔,且皇都守卫空虚,如果此时于月落帝国再次开战,恐怕皇都,就要步入帝都后尘,请皇上下旨,臣愿主动前往敌营与其求和,争取我朝尽量少点赔偿”蔡元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这句话后。
主战派可以说一个个咬牙切齿,目露凶光,恨不得当场生生活剥了蔡元。
就连赵祯听到此话后,双手握紧龙椅,尽量让自己表现的正常点。
丧权辱国啊,真真正正的丧权辱国,赵祯恨不得现在就安排禁军将其拿下。
想我大齐帝国先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威名,时至今日,何至于此。
“我觉太师所言不妥”这时将官队列走出一人。
“放肆,太师且是你等武将能够质疑的?”这个时候礼部侍郎直接站了出来,制止武将。
听到礼部侍郎的问话,这名年过半百的武将并没有理会,还是毕恭毕敬的半躬弯腰向龙椅之上的赵祯行礼。
“忠义候,忠武将军杨冶?”张祯看向此人。
杨冶开国功臣忠义候子孙,此人常年率兵在幽州地带于月落征战,且胜多败少,在幽州及周边州郡名声极大。
十年前参加过幽州会战。
杨冶率领杨家军为先锋军在会战中大放异彩,连招十二场皆胜。
最后要不是后方主力,被敌军偷袭得逞,全军撤退,幽州会战谁也不知道这支军队会创造出来什么奇迹。
虽说此人勇猛无比,杨家子孙更是世代效忠赵氏,但是赵祯并不喜欢此人。
此人为天佑帝最为信赖的将领。
当初要不是蔡元从中作梗,将此人贬出帝都,赵祯相信此人绝对会在守卫战中再放异彩。
十年沙场,谁人不知,大齐还有杨家军能败月落铁骑。
此时赵祯依旧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怒哀乐。
“忠义候请说”
“一味求和只会让敌军得寸进尺,天佑一年帝庭放弃兖州,秦州,冀州三地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是月落帝国的步步紧逼”
“皇上我大齐不是没有军队,不是没有粮草,为何就不敢于月落帝国决一死战?”
“这………”这让赵祯一时间无言以对。
大齐帝国能称之为帝国,难道真的不堪一击吗?
整个帝国就没有一个能战之师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至于大齐帝国为什么在于月落帝国对阵时败多胜少,究其根本,也就是重文抑武数百年,武将势力被压制的死死的,得不到任何发展。
朝政又有奸臣把控,就连兵部都是有书生执掌。
想想就知道,群臣之首是主和派,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压制主战派武将。
就连遏制武将喉咙的户部,掌管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的兵部都在主和派的手中。
大齐帝国怎么赢?拿什么去赢?
书生误国误民,不是嘲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但是赵祯就算知道也不会去改变什么,书生误国终究只是误国,而执掌兵权的武将那可是会灭国的。
当年赵氏赵先祖就是依靠兵权,黄袍加身,坐上的龙椅,这也导致数百年大齐帝国不重用武将的原因。
看到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没有说话,杨冶再次开口。
“末将愿率领宜州、北苑两州兵马,誓死将敌军赶出北苑”
“你……”就在蔡元还要说什么的时候。
赵祯直接打断。
“我北齐能有将军这样的忠义能战之将,是我北齐幸事,现命忠义候为北苑、宜州两州节度使统筹两州兵马,抗击月落,抗击时户部、兵部不能有任何阻拦,另外在从后方安州、青州、露州三州调遣兵马二十万支援杨将军”说完赵祯看向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
两位尚书看到蔡元脸色阴沉,但并没有出声的意思后,两人跪地领旨。
至于赵祯为何能够下定决心,积极抗击月落帝国,他自己的心里也是有小算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