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孟防的千人队强攻一次,若是这次不能拿下荡阴城楼,就算他是将军曾经的亲卫百人长,我也要杀他祭旗!”
脸上没有丝毫异色的赵辰对着传令兵平静的叙述道。
孟防的着急上火赵辰很清楚,因为这已经是攻击荡阴的第三天了,原本他们赶来荡阴的时间非常及时,城中也没有什么防备。
但是因为第一次夺门被守军击退,荡阴的攻城战就陷入了僵持。
但身为主将的高焱没有加以催促,也没有派任何人来接洽询问,原本赵辰心中的平静已经带上了些许忐忑。
如果高焱猜到了他的用意还好,但如果没有猜到呢?
患得患失的赵辰终究忍耐不住了,原本准备再攻几次城的赵辰选择了尽快结束战斗。
接到赵辰命令的孟防脸色也不好,这次被拦在小小的荡阴城外已经三天了,就算上面没有任何责备传来孟防也心中焦急,距离最后的期限已经很近了,而且赵辰的举动也让孟防有了些许怀疑,毕竟赵辰曾经可是赵国人啊!
其实孟防心中也有些窝火,他有些高估自己麾下士卒的实际战斗力,现在他麾下的这些人已经不是高焱精心调校过的亲卫队了,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两个月之前还是农民,因为过分的高估自己麾下的战斗力,他也错失过一次夺城的机会,只是孟防不知道这一切都在赵辰的预料之中。
经过三天的打磨,孟防麾下的农民已经有了些许战兵的样子,而且三天的猛攻让城内的赵军异常疲惫,再一次拿到攻城机会的孟防心中暗中发狠,这一次他一定要一举拿下荡阴。
高焱站在荡阴城外数百米的一个小山坡上。
看着城楼上最后一名秦卒被掀下城楼嘴角微微一抽。
他终究还是高看了自己麾下的士卒的战斗力,此时他麾下大部分人依旧只是农民,距离被他操练了一年的麾下精锐到底还是不能比。
不过为什么今天是距离樊於期提出攻下荡阴的最后期限他也没有着急,因为他看出了赵辰的打算。
一万人军队轮番进攻,没有给荡阴城任何喘息的机会,甚至好几次有机会拿下荡阴,赵辰也悄然收兵,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练兵。
荡阴的守军其实仅仅只是当地的戊卒,而赵辰手中又大部分是新兵,如此好的练兵机会赵辰自然要将这些赵军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尽管赵辰麾下也有不少伤亡,但这些伤亡在赵辰眼中是值得的。
至于最后的期限,也许赵辰根本没有在意。
但这些是全部吗?高焱不敢肯定,因为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揣测的东西。
就在高焱思索的时候,赵辰用出了在一般人根本不算手段的手段,那就是将已经修整好的军队,呈梯次猛攻荡阴城。
虽然简单但效果却不俗。
只是一个冲锋秦军就再次登上了荡阴城楼。
而登上城楼的人正是孟防。
手持金蛇剑的孟防在人群中相当显眼。
孟防的战力虽然连墨鸦的程度也达不到,但对于这些赵军戊卒来说,金色的剑光就是死亡的颜色。
孟防仅仅只是一人一剑就快速的在城楼上站稳了跟脚,后续的秦军源源不断的爬上了城楼。
但就在孟防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一个身着残破甲胄的老者从赵军中杀出。
此人一脸沧桑,凶狠的眼神在银发的发梢之间若隐若现,他一出手就与孟防拼的半斤八两,将原本在城上纵横无匹的孟防死死缠住。
“兄弟们,长平的四十万英魂在天上看着呢!”
“杀秦狗,祭英魂!”
老者的话似乎一下将城上已经节节败退的赵军,唤醒了过来。
一时间城上的赵军似乎已经将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不要命的同秦军拼杀起来。
原本占尽优势的秦军转瞬间就被拖住了进攻的脚步,两军瞬间陷入了僵持。
但秦军多是韩地新卒,僵持对于孟防来说就是失败的征兆,因为现在他麾下的士卒是一只没有灵魂的队伍,顺风仗还好,一旦僵持或者陷入逆风,溃散只是时间问题。
此时心中异常恼火的孟防如何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老家伙,你真是活够了,既然你想念在长平的英魂,那我就送你下去见他们!”
心中已经被愤怒填满的孟防将金蛇剑法用到了他能运用的极限,为的就是将这老家伙尽快击杀。
“燕赵之地果然多慷慨悲歌之士!”
此时站在全神关注战局的赵辰猛的肩头一震,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
“赵辰你说这句话对吗?”
扭头看着缓缓踱步而出的高焱,赵辰不由自主的握住了腰间的火麟剑没有说话。
但高焱似乎完全没有察觉赵辰双手位置的变化。
似乎见赵辰没有回答,高焱转身将后背对着赵辰继续说道:“其实这话说的不错,当年秦国立国之初,秦赵两国乃是兄弟之邦,甚至同出一祖。”
“可惜时光荏梭,岁月无情,原本的兄弟之邦已然成为了最大的仇寇!”
“没有人能让当初的兄弟之邦恢复旧观,就如同断了的剑再也无法恢复如初。”
“不过,这纷扰数百年的天下终究还是要恢复三皇旧观,天下为一!”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但终究还是在人的手中,只是看谁的手段更加高明罢了!”
“赵辰,你是赵人,底下这些士兵大多是韩人,天下动荡百年,终将会结束在我们手中!天下将没有七国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