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山洞休息着。
许珍被雨声吵醒的时候, 摸了摸身上的衣服, 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换了身干净的裙衫。
大概是小叫花帮忙换的, 难不成又是偷来的衣服?
她左右寻找小叫花。
瞧见黑影, 便凑了过去。
雨夜中, 小叫花这种会武功的, 体温总是会比常人更高一点, 像个暖炉,许珍摸摸蹭蹭,钻进了小叫花怀中, 无比舒服的睡着了。
长安宫中,灯火通明,大雨砸在花窗上, 宫殿地板已经被擦洗干净, 但很快又湿了一大片。
有些高官没有回家,被困在暴雨中, 圣上干脆将几人喊过来上朝, 询问几人该如何做。
众人说的不过是开渠之类的话, 可具体开在哪, 没人能说出来。
雨声哐哐砸墙。
圣上心境难安, 又想发脾气。
这时郡主踹开门冲进来, 对圣上说道:“阿兄!快,派人将百姓送往北边高地,那里安全!”
圣上说:“山上容易坍塌, 不成。”
郡主道:“那许珍说了, 她说了会暴雨,又说了这句话,阿兄你说,不信她,还能信谁!”
圣上沉默片刻。
郡主喊:“阿兄!!”
圣上终于狠声和众人说道:“派人!去护百姓上北边城墙!”
郡主说完,拿了伞,冲出宫外一起帮忙。
暴雨持续,不知过了多久,微光终于透过云层,缓慢的照射到地面上。
许珍睁眼看洞外光景,看见外面倒塌的大树,满地落叶,终于想起了长安城中尚未安全的百姓!
她连忙往外跑。
落地后,昨日崴脚让她这会儿疼的不行,门口放着件蓑衣,许珍想要捡起来穿上。
刚弯下腰,便有一条温暖的臂膀搂住了她,将她揽入炽热的胸口。
许珍吓了一跳。
她靠着这片胸口抬头看,瞧见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
这抱着自己的人,身材高瘦,黑色头发垂在耳侧,皮肤白皙,鼻梁秀挺,脸颊略微凹陷,眼眸如海水般深不见底,非常好看。
许珍看了半晌,小心翼翼问道:“小叫花?”
荀千春平静的点头。
许珍略微有些诧异:“你,你怎么比我想象中的还高???”
荀千春看着许珍。
许珍也看着她,眼中全是不敢置信。
两人对视片刻。
荀千春轻声的笑,她笑颜若娇花浅浅绽放解释:“这几日,又高了点。”
许珍愣愣的接受了这个解释。
荀千春抱着许珍走到里头的稻草边,屈膝伸手从里头掏出一个水壶递给许珍,让许珍喝。
许珍喝了口,猛地记起自己还要救国救民,慌忙撑着小叫花的肩膀起身说:“我要回城!”
荀千春说:“雨大。”
许珍将水壶塞到荀千春怀中:“我去看看,就站在山顶看,要是大家都安全,我就回来。你在这等我!”
说完立马起身准备离开。
荀千春再度抓住许珍的手,这只手的手心十分灼热,像着了火,一层层的将火苗烧上许珍胳膊。
许珍劝道:“你松开,我马上回来,你在这等我就好。”
荀千春直直看着她,不说话。
许珍也看着她,看了会儿,重复道:“我得去看看。”
这非但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小叫花。
这群人对她来说,应该就只是书中的纸片人,可不知为什么,她现在却无法克制自己想要救人的心情。
难道是自己当老师当久了,教着那群热血好青年,自己也不小心成了社会主义热血青年?
许珍想不透。
她又说:“我去看看,就看一眼。”
荀千春皱眉,说道:“我带你去。”
许珍正要反驳。
荀千春说:“你不认路。”
说完背起许珍,走到门口捡起蓑衣套到许珍身上,随后顶着风雨一路朝着山顶奔去。
暴雨中,荀千春的衣服和头发很快就湿了。她个子比之前高,肩膀比以前宽,又因为习武,十分轻松的便抱起了许珍。
她的背部很温暖,让许珍差点舒坦的睡过去。
可眼前的情形很快便让许珍无法舒坦了。
因为越往南走,暴雨越猛,雷声愈发响亮,轰隆不绝,浪涛之声仿佛就在耳边响动,远处浩浩荡荡的潮水连成一片白色的线。
荀千春背着许珍到了山顶。
两人往下看,瞧见山下朱红的长安城中,海潮万马奔腾,一阵阵朝着城门扑涌。
雷声稍停,便能听见尖声喊叫出的惨叫!
山顶有逃难上来的。
许珍连忙从小叫花背上跳下来,跑到那几人跟前问:“城中尚未逃出的人多吗?!”
“多,多啊!!”那几人在雨中喊,“这啥雨啊,幸好有官家帮忙!!”
许珍问:“侍卫们已经在帮忙了?”
“是!”那几人喊,“在堵江堤!”
许珍略微松了口气,但瞧见下头惨状,于心不忍,还是继续往下走去帮忙。
荀千春在后头跟着。
沿路瞧见许多往城墙上跑的,许珍冲着那些人喊:“再跑高点!!这里不安全!”
下面还有年长老人们浮在水上。
许珍给几人丢了绳子,喊旁边有空的一块帮忙,大家踩着泥土用力往上拉。
荀千春在后头一起拽绳子,艰难的将水中的人拉了上来。
救人,救人,救人!
许珍心中只有这两个字,她要救人。
救人干什么?
她不知道。
只知道自己该救人。
荀千春要跟过去救人,走了两步,忽然听见身后有求救的叫喊混在风雨咆哮与浪涛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