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三国交战整整打了四个多月,战火蔓延,并投入了更多的兵力。
玄武国强悍的战力令青龙国和金国吃惊,统帅又借助地利人和之势,坚壁清野,龟缩各处战略要地,顽强抵抗青龙国与金国的进攻。
这些天,耗费了三国大量的军用物资,粮食一度吃紧。
四通商会在此国家劫难之时,大张旗鼓的为朝廷输送大量粮食,大大缓解了户部和兵部的难题。
如此义举,代价是四通商会损失了无数财富,换来的是苍帝的龙颜大悦与民众称赞。
在许多商人大发国难财的时刻,这一行为便显得格外令人钦佩。
四通商会在民间舆论中的形象顿时高大光辉,许多人自发的去四通商会所开的店铺里买东西,以期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四通商会。
不过即便如此,四通商会的压力依然很大,与他们付出的财富相比,回报目前少的可怜。
与五味商会的明争暗斗,更是处于下风。
远在余杭的杨自珍每日忧心忡忡,杨泰平愁眉不展,不到五个月的时间,这对父子看起来像老了七八岁。
精神状态明显下降。
见惯风浪心志坚毅的杨自珍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听信墨家小鬼的观点,拉进与朝廷的关系,借助朝廷势力与五味商会争夺市场,这么做,真的会成功吗?
...
京师,太子府。
杨持这段时间的心情用过山车来形容绝不为过。
一方面,四通商会几乎使用了伤筋动骨的家族财富支援玄武国,在苍帝面前怒刷了一波存在感,又得到了太子的赞誉,这点,让作为商人子弟的他有些飘飘然。
试问,整个玄武国,有那个商人受过如此尊誉?
另一方面,杨家几乎是大出血似的花钱,可回报遥遥无期,令他有些心灰意冷。
看着与太子谈笑风生,镇静自若的墨九重,他实在是有些羡慕他的心态,面对太子这样的大人物还能安稳的坐在椅子上品茶聊天。
不像自己,见了太子就忍不住双腿哆嗦,下跪磕头。
“杨持,你起来吧,不要拘束,坐!”
公祖浩瀚命杨持起身,对这个年不过二十的商人后代,他还是有一点欣赏的。
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多少年来,在国家危难之时,有几个世族大贾能站出来,不顾忌自己的私利,毫不保留的捐款捐粮,帮助国家度过危机?
杨持缓缓起身,速度很慢,好像起的快了都是对储君的一种不敬。
落座时,他小心的沾了一点椅子,姿势很难受,但看到太子微笑鼓励的表情,就什么都忘记了。
“太子,四通商会这次可是为国家为殿下出了大力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杨持从未提起任何回报之语。
由此可见,四通商会无愧玄武国顶级商会的风范,比起那些抠抠索索,捐个几十万两就四处夸耀的某些商人强多了。
风骨高下立判。”
公祖浩瀚知道墨九重与杨持关系不错,也知道方才的话是给他上眼药。
想起某个叫五味商会的世家捐了一丁点钱,就哭穷哭疼的表现,那才让他这个太子真正糟心。
对于四通商会、对于杨持通过他的路子给国家捐物资这件事,他很满意。
这次,太子爷在苍帝面前大出了一波风头,得到苍帝赞许。
虽然不能给他带来实际的好处,但将前段时间挪借库银的不良影响在父皇心底抹除了,这也间接的表示,他的位子很稳。
稳得一匹。
因此,对联系四通商会的墨九重,也爱屋及乌,心里亲近。
毕竟是自己老师的儿子,在众皇子中还是向着自己这个太子的。
“杨持,这次你们立了大功,缓解了东边战局的压力,父皇很高兴。
他老人家命我代他向你们表示感谢。
珠宝了黄金了,这些东西都太俗气,本太子就送你们一幅字吧!”
太子爷的墨宝,放到几十年后,那就是皇上的墨宝,杨持激动的都快哭了。
机灵的张公公忙在一旁的书案上铺好宣纸,开始磨墨,伺候太子写字。
公祖浩瀚的字不错,颇有几分大家风范。
洁白的宣纸上写着大气磅礴的两个字,“义商”。
手脚颤抖的从张修为手中接过墨宝,看似轻如鸿毛的两尺来长的长方形宣纸此时重若千钧。
杨持忍不住眼眶一热,大滴的泪珠滚将下来,双手捧着字纳头便拜。
公祖浩瀚无奈的扶起杨持,笑着安慰这位心情太过激动的商人子弟。
好长一阵子,杨持才收了眼泪,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坐回去的,两耳只是嗡嗡直响。
“太子,不知道东边战事如何了?”
公祖浩瀚很自信,大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风采。
“青龙国与金国看似来势汹汹,实则不然。双方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让对方和我国血拼。
你想想,凭借我国将士上下一心,拼死血战,他们能讨的什么好?
你看吧,不出一个月,战事便止。”
“一个月?”
墨九重眯着眼睛眼珠子乱转,只要停战,他就立刻开启火锅连锁店计划。
这些天,姜修与几名四通商会的大掌柜在外全盘筹划,已经派了许多人去各地了解行情,商谈开店诸事。
不过,人手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至于朝堂的事...
武烈卫通过那名抓获的刺客牵藤摸瓜,抓捕了兵部右侍郎钱正卿,又通过一系列惨烈的手段,得到了光禄寺卿兰文瑜是幕后主使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