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拉越大?
网友们评论了很多,但观点却出奇地一致:
答案很简单,无非“习惯”二字。
是啊,在生命的最初30年,你养成习惯;在生命的最后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就像培根说的: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好习惯是让你一步一步踏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垫脚石。而坏习惯则是你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只有踢开了它,你的人生路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人到中年,必须学会戒掉这3种坏习惯。
戒掉无用的饭局,学会放下
前几天,一位医生朋友在凌晨两点钟,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又是在手术室度过的劳动节。
就像他经常说的,当医生最怕的就是过节,因为一到过节就绕不过饭局,饭局多了,病人也就扎堆的来。
有胃出血的,有食管破裂的,还有酒精中毒的。
幸运的,抬着进来走着出去;不幸的,抬着进来抬着出去。
很多人的一生,就被这些可有可无的饭局毁掉了。
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
43岁的龚某是一个物流公司的经理,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饭局邀约。
他自己也清楚,有些饭局并没什么作用,纯粹就是一群人凑在一起打发时间,但碍于情面,即使他不想去,也会强迫自己参加。
每次参加完饭局,喝完酒,他都感觉腹部疼痛。
但他觉得自己身体好,也不当回事,一如既往地出现在大大小小的饭局上。
直到有一天,他去医院做检查。
结果显示,他得了壶腹周围癌。
原本看似健康的身体,其实早已被酒桌饭局侵蚀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每一场不必要的饭局,都是对生命的一次透支。
也有人说,自己参加各种饭局,就是为了结交更多的人,积攒人脉。
但扎心的真相却是,一个人酒后的话有多真,酒醒后就有多假。
导演王岳伦曾说:
“以前每天都喜欢认识新的朋友,朋友一叫就出去喝酒,不管谁叫都出去。
但是近几年就觉得人生要做一些减法了,少去一些不必要的聚会,少认识一些不必要认识的人。
其实有些聚会真的好浪费时间,喝的时候大家山盟海誓,第二天谁都不认识谁。”
事实的确如此,往往在饭局里结交的朋友,最后都变成了微信里灰蒙蒙的头像。除了让你的好友人数增加一个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
人脉是一场资源的互换,当你“没用”的时候,你认识再多的人也没用。
人到中年,必须懂得,不要做一个被饭局毁掉的人。
社交固然重要,朋友也要交往,人脉更要积累,但你不需要一场又一场无用的饭局,你需要的是一次次有价值的遇见。
别再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消耗自己的身体,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与其在变味的饭局里逢场作戏,不如简单一点,花点心思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
戒掉无用的饭局,把时间还给自己,耐心雕琢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戒掉无能的抱怨,学会坦然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早晨,丈夫洗漱的时候,随手把名贵的手表摘下来,放在了洗漱台上。
妻子怕手表被水淋湿,就拿到了餐桌上,没想到,儿子到餐桌拿面包时,一不小心把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丈夫看到手表坏了,抱怨妻子多管闲事,埋怨孩子做事毛手毛脚,丈夫一直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孩子委屈的哭了起来,妻子忍不住跟他吵了一架。
一气之下,丈夫早餐也没吃,直接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才发现,刚才只顾着抱怨和争吵,忘了拿公文包,又立马回家。
可是家里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孩子上学去了,丈夫的钥匙又放在公文包里,他只好打电话让妻子回家开门。
妻子匆忙往家赶,不小心撞翻了路边的水果摊,不得不赔了一笔钱。
回到公司后,丈夫因为迟到太久被上司批评,妻子也因早退被扣全勤奖,儿子这天原本参加比赛,有望夺冠,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最后,手表还是坏的,每个人却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很多事情,你越是抱怨,生活就会越糟糕; 很多遗憾,你越是抱怨,就越觉得懊悔。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让你更加痛苦。
当抱怨成了习惯,就像用海水来解渴,你喝得越多,反而越渴。
不抱怨,才是对人生最好的成全。
林徽因自幼喜欢建筑,出国留学时,也是一心想报建筑系。
但因为种种原因,林徽因并未如愿学习建筑。
她没有抱怨,反而常去旁听建筑系的课程,主动加强学习。
后来,她学成回国,只身穿越荒无人烟的山林,踏遍全国15个省,考察两百多个古建筑。
面对世人不解的眼光,考察路上的苦难重重,她不抱怨,咬着牙向前走,用柔弱的肩膀一力扛起中国建筑史的半壁江山。
谁的人生没有艰难和坎坷呢?
聪明的人知道,抱怨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让别人讨厌之外,无一用处。
与其花时间抱怨,不如把抱怨的时间转化为行动,寻找可能的出路。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在于咽下抱怨,藏起牢骚,用一种更平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发生的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