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字公达,他论辈分虽然是荀彧的侄儿,但年纪却比荀彧还要大上六岁。
荀彧和荀彧二人走到祢衡跟前,向他和郭嘉都见了礼。
荀攸之前从未见过祢衡,不过对他的名字倒是如雷贯耳,来的路上听荀彧说,他已投在主公账下,今日夜宴正是为他接风而设,心中惊讶不已。
曹操账下,但凡此刻身在许都的,只要听到祢衡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此前的“光辉”事迹已经传遍曹营。
“在下荀攸,久仰正平先生大名。”荀攸戏谑道。
祢衡听出了他的调侃之意,却不以为意,只来回打量眼前的郭嘉,荀彧,荀攸三人。
他心里嘀咕者,没想到曹老板竟然还是个外贸协会的,看看这三个人的脸,组个男团都可以原地出道了。
组合名字他都给取好了,就叫大魏男团。
祢衡心中胡乱想着,表面上却不失礼数:“荀公达过奖了,当年董卓入京时,荀公达不畏生死,密谋刺杀董卓,此等壮举,祢衡仰慕已久,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荀攸一怔,爽声笑道:“祢正平抬举在下了,当年未能成事,何足挂齿。”
祢衡微微一笑,负手踱步道:“当年董卓之乱,朝野上下畏其威势,敢怒不敢言,荀公达一介黄门侍郎,却敢为人先,虽说未能得手,但荀公达此番大义,怎能不令人仰慕。”
在场众人纷纷附和,对荀攸当年的壮举连连称道。
【荀攸对您的好感度 10】
【荀攸对您的好感度 10】
祢衡看到系统快速弹出提示,心中暗喜,想着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哟,都来啦。”
说话间,身后传来了曹操的声音。祢衡转头看见他从厅内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个彪形大汉。
那人的长相,显然和大魏谋士男团不是一个画风。只见他身材魁梧,看上去粗犷彪悍,手持七八十斤重的双戟,若是被他瞪上一眼,都觉得瘆得慌。
祢衡心想,这人若不是典韦,我把这双戟吃了。
果然,曹操侧头对他说道:“典韦将军,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必守在我跟前了,入座吧。”
典韦声如洪钟道:“多谢主公!”
只见他大步流星,在厅内自行找了个空席,将双戟搁在一旁,坐了下来。
厅内一名小侍躬身上前想替他把兵器收置起来,他立即伸手拦住,沉声道:“不必了!”
曹操见状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且由着他去。
见众人都站在那,曹操微微皱眉,却不减笑意道:“你们都站着坐什么,入座吧。”
众人连忙道谢,回到各自的桌案前席地坐下。
祢衡坐在左边居首的位置,他右手边坐着郭嘉,坐在他对面的依次是荀彧和荀攸二人。
这个座次,祢衡坐着都觉得有些不踏实。
曹操白天虽说是给祢衡和瑶夫人接风,可今夜宴席上却不见瑶夫人,祢衡并不觉得奇怪,这个时代的女子,即便是曹操的姬妾,也不可能随意露面见客。
众人入座不久,一群小侍便有序地端上酒水佳肴,摆放在每个人的桌案上。
这个时代的宴席都是一人一案,分案而食,但祢衡很快就发现,自己面前的菜肴与旁人都不同。
他的桌案上除了其他菜肴,还豁然摆放着牛肉、羊肉、猪肉三种食物。
祢衡心中很清楚,《左传》有云,天子食太牢,所谓“太牢”指的正是牛、羊、猪这三种食物的合称。多用于招待贵客、祭祀等重要场合。
虽说祢衡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个乱世,很多规矩已经淡化,但乱世食物匮乏,更显得弥足珍贵,曹操以太牢款待他,这是何等的待遇,足见曹操爱才之心。
祢衡活了二十多年还没被别人如此待见过,心中不由得激荡起来,忍不住站起身对曹操作揖道:
“主公如此抬爱祢衡,祢衡无功无禄,实在愧不敢当。”
曹操摆了摆手,笑道:“正平不必自谦,许都初定,陛下收到臣子上贡,便将这太牢赏赐于我,我正好做个顺水人情,赠与你,这说明你有口福啊。”
“主公厚待祢衡,祢衡感激不尽,日后定当尽我所能,为主公效力。”
曹操朗声大笑,衣袖一摆,道:“如此甚好,你坐,坐下,这样站着你自己不嫌累,我看着都累。”
祢衡听他这样一说,也不再拘礼,坐了回去。
一旁的郭嘉端起酒樽,向曹操道:“今日主公账下又得大才,郭嘉敬主公一杯。”
曹操脸上笑意盎然,也举杯向郭嘉道:“奉孝,今日我与正平聊过几句,他对天下大势也颇有一番见解,你二人年岁相仿,想必能聊到一处,你足智多谋,今后多与他走动走动,多提点他罢。”
“敢不从命。”
二人一饮而尽后,郭嘉又斟了一樽酒,笑道:“主公,我方才进来时也和祢正平聊过,想不到他对绘制疆图也有些造诣,怕是我日后还要多向他请教呢。”
“哦?”曹操放下酒樽,眉间一挑,看向祢衡道,“正平竟还懂得绘制疆图?”
祢衡这会全然没有了刚刚面对郭嘉时的嘚瑟,腆着脸笑道:“略懂,略懂。”
郭嘉闻言笑而不语,曹操则是爽声大笑,指着祢衡道:“正平过谦了,这可不像你的性子啊!”
对面的荀攸也笑了笑,开口说道:“想不到祢正平不仅文采过人,还对天下大势,对绘制疆图都有些见地,实在难得,难怪主公要一再招揽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