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贾唯也顾不上周天了。
连忙命令一旁的衙役,“尽快赶到走水的平安坊,搬运水车救火!”
“是!”
贾唯带着一百衙役迅速朝着平安坊而去,至于身后的周天,脸色不停变换,最终也是翻身上马,跟随贾唯而去。
……
平安坊。
此时只见浓烟滚滚,里面的平民百姓一脸惊恐的跑出来,同时,也有人提着水桶冲进去,想要将里面的大火扑灭。
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此时在烈火的吞噬下,变得一片焦黑,在火焰的灼烧之下,最终轰然倒塌,成为一地的焦炭。
当贾唯带着一百人赶到的时候,已经焚毁了好几栋房子,在不远处,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闪开,闪开!五城兵马司的人来了!”贾唯看着依旧在燃烧,还有向周围蔓延的趋势的大火,对身旁的衙役命令道:“赶快救火!”
“是!”
虽然火势很大,但是救援及时,大火不到片刻便被扑灭,贾唯静静的看着一片焦黑废墟,这时,冯若上前禀告道:“大人,这里原是一处牙行,不知为何突然着火,只有牙行的掌柜被烧死了。”
“嗯!”
贾唯点头。
身后,周天也匆匆赶来,看着前方成为一片废墟的牙行,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当他听到平安坊走水之后,心中就是一沉,想到了平安坊中的一个地方,这才匆匆赶来。
而现在一看,却和自己所想的地方是同一个,顿时如遭雷击。
“完了,这下该如何与王爷交代!”
他面色惨白,即使是黝黑的皮肤也改变不了。他看向前方的贾唯,面色一凝,然后连忙掉头就走。
“怎么?来了还想走?”
贾唯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在他的耳边响起。
只见贾唯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同时,贾唯身旁的亲兵也不知何时围了上来,将周天围住。
周天黝黑的面孔凝重的望着贾唯,贾唯平静的目光让他更加紧张,“贾唯,你最好不要乱来,我可是朝廷命官!”
“朝廷命官又如何?”
贾唯不为所动。
“我背后之人乃忠顺王,你敢动我?”
周天咬牙,最终将自己的靠山说了出来。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贾唯因为忠顺王,而忌惮得放自己离去的模样。
然而,他看到的依旧是贾唯平静的面孔,“忠顺王,又如何?”
贾唯看着周天,道:“周天,你身为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却玩忽职守,上值之日竟然不来,导致平安坊走水,致使城中百姓遭受巨大损失!”
“所以,我身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现在夺了你的副指挥使之职位!”
说完,一旁的冯若立刻让亲兵将周天拿下,“有什么话,你还是在牢房里说去吧!”
贾唯厌恶地看了周天一眼,然后让人将其押回去。
“贾唯,你不要得意!”
周天一阵挣扎,扭头看向马背之上的贾唯,反而还再次出言威胁。
五城兵马司的人随着贾唯的离去也跟着离去,只留下了一地的焦土。
“公子,牙行里的人已经被我提前救出,而我也从别烧死的掌柜口中得到了关于牙行的一些消息!”
路上,冯若低声在贾唯耳边说道。
“很好!”
贾唯点头,继续道:“办事隐蔽一些,不要让人发现了马脚。同时……”
“将牙行里的人进行甄别,该杀的杀!”
“是!”
贾唯走进五城兵马司衙门之中,看着跪在厅堂中的周天。此时,周天一身狼狈,那里还有之前嚣张的模样。
贾唯懒得动手,可不说明贾唯的亲兵不会对周天动手。
“怎么?还不说?”
贾唯看着跪在地上的周天,道:“将忠顺王和牙行的情报告诉我,我可以饶你一命!”
“哼!痴心妄想!”
周天吐出一口血水,神色一愣,突然想到了什么,“你……,平安坊的火是你放的?!”
周天一脸的震惊与难以置信,没想到救火者就是防火者。同时,他也想通了贾唯为何如此做。
“你故意陷害我!”
“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何时陷害你了?可知当时我正在你府上和你友好的交谈,这火可不能是我放的!”
贾唯盯着周天,“你的事情我早就已经调查的清清楚楚,如果现在你说出来,还能免得皮肉之苦,不然……”
贾唯指了指自己身上的飞鱼服,“不知道你有没有享受过锦衣府中的招待?”
“你……”
周天神色一滞,锦衣卫之大名,他自然听说过。
一边是忠顺王,一边是锦衣卫,让他面临艰难的抉择。
“既然如此,你先好好想想!我给你一天的时间!”
看着周天被押下去,贾唯对冯若道:“派人在牢中盯着点,别让人杀人灭口了!”
“是!”
这才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今日朝会中的弹劾,也不过是忠顺王的一次试探,而贾唯做的这一切,只是相应的反击。
至于周天,在贾唯担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之前,就已经将他调查的清清楚楚。
至于平安坊中的火,自然也是贾唯放的,正好也算除去了平安坊中的牙行,斩断了忠顺王的一个钱袋子。
“想必以后能平静一阵子了……”
贾唯心中想到。
忠顺王的这一次试探,遭到了自己的强烈反击,当然,对方也必然会有着更为猛烈的攻击,但是也得酝酿一阵子。
同时对方也得摸清楚自己的底细。
想到这里,贾唯继续道:“南边的情报网铺开没有?”
“回公子,已经大致铺开了,只不过公子具体交代的扬州,却是有些困难……”
“无妨。”
贾唯摆摆手,“扬州被盐商和甄家经营了这么多年,恐怕也是铁桶一块,慢慢来即可!”
……
外面看似有狂风骤雨,但是贾府之中却岁月静好。
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峥嵘轩峻的建筑在秋意之中,似乎也染上了一层凋零的意蕴。树叶飘落,纷纷扬扬地落在石桌之上,铺上了一层,似乎是一块块的彩画。
林黛玉、探春、惜春、迎春四位姑娘正在院子中说笑,只听到黛玉细声细气的吟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细听一下,却是贾唯当时在荣庆堂中勉励贾宝玉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