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
折腾
自从赵石回府,借着年关的余韵,得胜伯府中着实热闹了一番,但过得几日,也就消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也就显出赵石如今虽是显赫,但根基却弱来了,他在京师任职也有几年了,但结交的人却少了些,几天过去,过府拜访的人也就不多了。
而到府拜会的人中间,也多是京师的赵氏族人,其他的还有种家来人,商量婚期的事情,再有就是羽林左卫将校够得上身份的亲眷,几波人下来,也就没什么人来了,和他大婚之时是大相径庭。
根基薄弱,却又位高权重,让许多人望之却步,身份低的不敢上门,身份高的又没交情,所以就多出了许多的尴尬出来。
当然,赵石却不管那么多,先是去李府拜会了一趟,没什么好说的,李府上下现在颇有些同仇敌忾,所见皆为冷眼,但哪里吓得到赵石?理直气壮的在李敢当面前为自己和李金花择下婚期,走的时候,连句客气话都懒得说。。。。。。。。
后来听说自己走后,李敢当当即摔了杯子,连这位颇懂隐忍之道的老将都被气成这样,就更不用说李家其他人了。
但赵石只是在心里冷冷哼了一声,要说出使川中之前还有与李家修好之意的话,那么等到给李成义安个罪名押送回京,再挤走了李敢当的心腹刘忠国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几乎已将李敢当给得罪死了,没了多少转圜的余地,若非两家婚事几乎就是赐婚,想来李敢当都有可能悔婚的。
不过赵石也不放在心上,李家兄弟三人,一个差点被流放到边塞,一个则已是他的同盟,剩下一个李敢当,也不过是和他平级,爵位与他还远有不如,加之李家颓势毕露,李敢当去后,根本没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支撑局面,江河日下已是可以预期的了,比之那一***打下去还没打死的曲士昭都有所不如,还真没什么可让他多想的。
若非李金花一直与这个伯父还有些香火情分,李家会更难堪也说不定,这个时候赵石护短的性子就显了出来,心里一直在发狠,等你李老头去了,你那几个王八蛋儿子侄子的,看我不折腾他们出尿来。
其实说起来,李敢当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将侄女抚养成人,也算爱护有加,这些情分本是最大的筹码,但一来二去,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不但没得多少好处,反而结下了怨恨,要不怎么说呢,臣不忠则国败,子不肖则家亡。
只赵石那年去了李府一遭,听得那些闲言碎语之时,其实就已给李家埋下了祸根,再经之后一折腾,哪里还有什么情分能惠及子孙?不过话说回来,换个旁人,最多是与岳家疏远罢了,但碰上赵石,却也算是李家倒霉,便如现在,还没等媳妇过门,就已同岳家闹的势同水火的,除了赵石,满京师寻摸去,也不定能找出几个来。
不过这事在赵石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婚期定的快速非常,日子也近,李家那边估计也是被恶心的不行,巴不得将李金花这个丧门星嫁出去了事,所以赵石四月间就能娶李金花过门了。
李家这边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赵石则有那么几分欣喜,立即派人去西山大营知会李金花,让她也别回李家受那个闲气,若在军营中呆不住,就到原来她家老宅那里待嫁就是,到时候八抬大轿过去,就算没有一个娘家人撑着,他也能让李金花风风光光过门。
不提李金花得知消息之后的那份欢喜和担忧,之后赵石府上却迎来了的一群女才子,也没经赵石同意,只禀告了石头娘,就在府中堂而皇之的办起了女学。
赵石后宅女人本就不少,还颇多识文断字的姑娘,这么一来,生源可是充足的很呢,当赵石察觉出异样的时候,连赵翠儿,范柔儿之类的都成了人家的门生弟子,京师更都传遍了,都道得胜伯不知怎的获了香侯府青睐,竟得香侯府中人教授下人学问,当真让人羡慕云云。。。。。。。。。。
当然,这私下里到底怎么说的,传的,还真不好细纠。
赵石有些恼了,还真纠缠不清了怎的,于是将陈常寿叫来,措辞去信一封,大意就是说,这里闲杂人等颇多,若是香侯府中人往来过于频密,恐有损香侯府清誉等等。
不想,信是递过去了,那边几天没动静,然后就是宫里太后娘娘发了一封明旨过来,于是乎,香侯府的大姑娘小姑娘的竟然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出得胜伯府后宅了,让许多人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也有许多人羡慕的眼睛发蓝。
一个更加意外的后果就是,上门求幕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醉翁之意又岂在那酒里?连南十八都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了一句,这女人还真是得罪不得。
赵石则是心道,应该说是有很硬后台的女人得罪不得才对,瞧瞧这都是些什么事儿,文的武的一阵乱来,折腾不死人也腻歪死人,女人发起狠来的样子他不是没见过,但有权势的女人发起狠来,到是头一次领教,连太后那里的旨意都随便的请下来了,还能说什么?
还好的是,显然香侯府那里还算克制,只好像赌气般闹来闹去,小伎俩是有些,但还没闹的不可开交。
奶奶的,老子忍了,赵石无奈的在心里咒骂了一句,接受了眼前这个局面,但就好像在大炮隆隆声中轰开的国门,不平等条约那叫接踵而至。
过不了一月,让赵石吓了一跳的是,两个信佛的皇贵妃登门儿了,当然,这两个皇贵妃可不是景帝李玄谨的贵妃,而是正德皇帝的,正德皇帝过世之后,这二位便出宫到香侯府荣养,这种情形,在大秦历代皇帝默许之下发生,让宫中妃嫔在皇帝驾崩之后,多少有些盼头儿,算是个善政。
而香侯府为何多年屹立不倒?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有这些女人在护着,香侯府历代府主又都谨慎,没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发生,皇家这边渐渐也就没了多少顾虑,听之任之了。
在香侯府当然要比在皇宫自由的多,但再自由,对于这些身份特异的女子也是有限的紧,多少年了,规矩齐全,想改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今太后一封明旨,却是又让香侯府的女人找到一个去处,于是乎,皇贵妃出现了。
这种动物走到哪里规矩都是奇大,车马依仗,一样不少,让赵石一个头变两个那般的大,说是来这里谈佛论禅,其实还不是来散心的?
忙活了一天,石头娘那里的诚惶诚恐自不必提,当晚赵石就摔了杯子,将自己那里种的大树砍倒了两根,黑着脸让南十八写信给香侯府,老子这里不伺候了,南十八这里好说歹说才给劝住了。
使的还是个拖字诀,圣旨一直迟迟未下,西山大营的军将都已加官进爵,回家逍遥去了,唯独赵石这里一连一个多月也没得到传召入宫的消息,赵石到是不怎么心急,李士芳偶尔过来一趟,也说耐心等候,必有恩旨到来,朝廷诸事,没传出什么旁的风声出来。
等就等吧,清静些也好啊,每天陪石头娘说说话,再去瞅瞅儿子,小丫头那边也安抚好了,不再有什么现在就想要个孩子之类的荒唐念头,多清闲的日子,经过一载杀伐,又受了重伤,多少杀气雄心都留在了金戈铁马的战阵之上,回到家中,只想清闲几天罢了。。。。。。。
但被这么一折腾,赵石也耐不住了,虽未直接去寻香侯府的晦气,却是在第二天就让人递了折子去宫内,要面见太后娘娘,以侄孙的身份给太后娘娘请安。。。。。。。。。
(阿草也说两句,为什么小说中冷酷的主角没几个呢?因为冷酷到底的人不好描写,为什么呢?因为写的过了就是残暴,残忍,暴虐,那样的人相信没几个人是不反感的,就像阿草看了一部修仙小说,杀完这个杀那个,勉强找个理由就开杀,冷酷是有了,但阿草觉着,那就有些过了,冷酷不等于残暴,也不是说非要血流成河,六亲不认才能衬托出主角是多么的冷酷无情。
而且写到现在,阿草已经努力在将主角的性格向较温和的一面在转变,也尽量做到自然而然,但笔力不够,还是多少有些僵硬,不过阿草还是坚信,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不停在变化的,不可能冷酷到底,只有这样的人,也才更有发展的空间。。。。。。。。)【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