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其他类型 > 将血 >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1 / 1)

韦州

两日后,韦州城下,秦军各部陆续赶到,一时间,大军云集,刀枪如林,旌旗蔽日,秦军营寨,密密麻麻分布于韦州城下,一眼望不头。sk82nf7。。

此时,西北已渐渐进入秋季,风沙之中,透出了一丝凉意,一面面秦军将旗在风中烈烈舞动,人喊马嘶之声,响彻天地。

数十年过去,秦人复来,声威更胜当年。。。。。。。。

韦州城静静矗立在那里,好似一点声息皆无,高大的秦人骑士,在城下纵横来去,耀武扬威,好似一点也没将城上守军放在眼里。

韦州城并不算高大,当然,那是和长安或是几座北地雄城相比,实际上,韦州城在西北,算得上是有数的大城。

因北接灵州,南连萧关,东控横山,实乃西夏一等一之军事重镇,一旦西夏有南侵之意,这里便是西夏人囤积粮草之地。

而秦人若是北来伐夏,这里也是必经之所在。

由此,西夏各大军司起伏不定,但韦州之静塞军司,却从来不曾轻动过。

而近十数年来,因与金人连年战于河南地,河东等处,左厢军司渐渐势强,西夏东南东北各大军司皆受左厢军司辖制,左厢军司也一跃而为各大军司之首,权柄比起当年西夏立国时来,更胜三分。

这样的势头,别说各大军司,即便是皇帝陛下,以及朝中重臣们,也无可奈何,因为如今的西夏国相大人正是出身左厢军司。而继之者。更是国相大人的侄儿。如今的西夏名将李元翰。

当然,左厢军司之所以膨胀到如今地步,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却是,可以任意取用东南银州等地之粮草,而其北面,又是西夏最重要的养马所在,如此粮马不缺,又常年与金人交战。将强兵精之下,其势也更是难制。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东边的各大军司失去了制衡左厢军司的能力,在这个上面很多睿智之人就算不愿意,也必须承认,若没有李元康叔侄两人励精图治,如今的左厢军司也不定会比西南的右厢军司强的哪里去才对。

可以说,时事造就了如今的左厢军司。。。。。。。。

不过与其他各大军司俯首于其下,却也无可奈何相比。静塞军司却渐渐脱离了左厢军司辖制。

说起来,并不算奇怪。的接任了静塞军司司主之位,成为了西夏军中屈指可数的大人物。

现在,他在城头之上,一脸平静的望着城下秦军的大营,既无沉重的神情流露,也无轻松的表情展现。

也许是觉得气氛太过压抑了,这才笑了一声,外貌粗豪的他,却有着清亮的嗓音,“也不算多嘛,只有十几万人马,如此不将人放在眼中,看来秦狗的那位大将军,胜仗打的太多了些。。。。。。。”

根本未提前几日的失利,这番话也更像是自言自语,但却一下安定了众将的惶恐之心。

阿绰虽任静塞军司司主日短,但上有国相大人支持,下有旧部听命,身上又有着那许多的军功,虽渐渐脱离左厢军司辖制,却又与左厢军司司主李元翰有着交情,在静塞军司威望实已是不作第二人想。

一番话,略微带着些调侃,却有着难以想象的效果,凝重的气氛一下便松缓了开来,其中有人想说什么,但不由自主的望了望城头旗杆上的那颗人头,也就立即闭紧了嘴巴,要知道,那颗人头的主人,却是正经的国朝贵戚。。。。。。。。

就这么被砍了脑袋,顺带着,还断送了好些着力巴结他的汉军将领的性命,不过现在想来,秦人也是汉人,有那许多汉人在城中,可不让人觉着不够踏实?加之此人向来骄横,军中众将与其人结怨者,不在少数,此人死了,却也可谓是大快人心。

如今败是败了,也损了些人马,却也不虞城内汉军闹起来,又让麾下军兵,见识了一番秦人的厉害,虽有损于士气,却也凝聚了人心。。。。。。。

嗯,在十余万秦人大军面前,谁见了这等威势,也只会头皮发麻,又谈得上什么士气了?

在大敌来临之前,铲除异己,又能凝聚军心,这等手段,在党项人中,可不多见。。。。。。。。。。。

他们这些人,还是少说话为妙,不然不等秦人攻城,不定就要派了他们出城送死了呢。(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最新小说: 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 穿书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媚娇 奇谋问道 别来了,堂口都坐满了 耳畔尸语 邪幽鬼道行 开局血月照上空 通灵神探 百年人鬼情 我在游戏世界中求生存